专业介绍
1.专业发展沿革天津农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于2000年,历时五年发展,现已有在校学生298名,毕业生78名。
生物技术专业目前主攻方向是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筛选和改良;微生物的发酵工艺;生物技术产品的制造、分离提取和分析检测;微生物在农业、环境、制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等。
2.专业前沿主要有:⑴基因表达和调控技术;⑵DNA重组及转基因技术;⑶蛋白质工程技术;⑷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⑸现代生物反应工程技术;⑹现代生物分离工程技术;⑺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⑻酶和细胞固定化技术。
3.专业定位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方针,遵循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研究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瞄准农业发展关键领域的难点问题,发挥农业院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协同攻关,努力实现生物技术本地化,推动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
目前,依据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资源和条件特色,重点开展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农业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新、奇、特食用真菌的栽培、发酵以及深加工技术,为推动天津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4.教学计划4.1主干课程说明微生物学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必修专业课,是研究微生物遗传变异的一门科学,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微生物学和分子微生物学的分支科学。
由于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涌现,以微生物为材料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使整个微生物遗传学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和带头的学科,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学科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和必修课程。
另一方面,遗传育种也是从事微生物研究重要的实验手段,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实验的催化下完成的,因此微生物遗传育种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很重要的科学。
在生物类专业开设微生物遗传育种,使学生掌握微生物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遗传育种实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以工业发酵过程的调控为主线,将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运用于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规律,并结合生化反应过程原理,解释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因素,如何进行数据分析,过程正常与否,怎样实现优化控制。
介绍各类典型代谢产物的生产与调节和各种用于判断发酵进程的参数,分析各种参数与产物合成之间的关系,介绍计算机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和定量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以及代谢调控的新进展。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经典与现代相结合。
生物工艺学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课。
生物工艺学是一门内容涉及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机械学、工艺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应用性边缘学科,重点介绍生物反应过程原理、生物物质分离纯化原理,以及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为学生将来从事生物技术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从理论上掌握菌种选育、培养基设计、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发酵工艺控制等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理论和相关技术方法;熟练掌握生物技术产品的分离、提取、纯化原理和方法;熟悉常见的生物技术产品种类、生产工艺和相关技术。
蛋白质与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本(专)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酶工程是一门新兴的、发展神速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酶的发酵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和细胞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酶的应用等方面。
从学科角度来讲,酶工程涵盖面非常广泛,属于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又有其独自的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一方面力求简明的阐述酶工程的基本概念,着重使学生掌握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实验方法;另一方面要力求反映酶工程的最新进展。
同时,本课程的另一大重要任务是使学生们能习惯于用英文听、思考和表达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双语思维模式。
同时尽可能多的为同学们介绍有关酶工程的专业词汇,使同学们适应未来的专业课学习和科研工作。
细胞生物学专业基础课。
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汇聚点,因此,细胞生物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综合素质教育及实验技能综合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又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生物制药专业选修课。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多学科综合形成的新学科,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制造药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制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21世纪生物制药工业的发展及药物生物技术新进展,为学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新药和从事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奠定基础。
普通生物学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着重介绍生命科学的普通规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生命的自然史、细胞学基础、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行为,生命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等。
遗传学专业基础课。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遗传与变异的一般规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
通过对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和遗传与个体发育及基因的表达的章节学习了解并掌握基因的本质。
关于细胞质遗传与数量性状,要求学生了解基本概念,不作深入的分析。
遗传工程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因此有必要作概括性的介绍。
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对植物和微生物进行生化分析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生化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化学知识基础。
分子生物学专业基础课。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在生命科学、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了解分子生物学在有关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特点;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及其调节控制、肿瘤病毒与癌基因、分子病、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专业选修课。
使学生初步掌握植物、动物细胞的培养、融合和核移植等细胞水平上遗传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细胞工程技术在农业、园艺和医药业等的应用。
基因工程专业选修课。
它是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而开设的。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设计策略,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研究生学习科研或工作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
分离工程专业必修棵。
分离工程是将混合物分成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它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重要专业课,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技术知识后的一门必修课,它利用这些课程中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已学习过的物理化学及化工原理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对化工中应用较多的分离方法作进一步的讨论。
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
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4.2主要实践环节要求入学教育和军训2学分、科研训练4学分、微生物学技术大实验3学分、生化技术2学分、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2学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1.5学分、仪器分析实验2.5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共计为22学分。
4.3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毕业论文5学分。
学生在第八学期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其中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外文翻译等内容,要求论文结构合理、严谨,数据真实,逻辑性强。
毕业论文需经过论文委员会审定后才能通过。
论文成绩分优秀、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种。
4.4必修学分本专业必修课2274学时,共114.5学分4.5限选学分520学时,28.5学分。
4.6选修学分专业选修课27.0学分;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修满12学分。
5.学生培养目标要求通过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学生;成为能够在生物技术产业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工艺过程操作和监控、产品的分析检验以及在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5.1基本专业能力本专业主要学习基础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学习微生物生物技术产品的菌种选育、发酵工艺流程设计、产品的分离提取、分析检测等原理和技术。
5.2基本素质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及植物、微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具有阅读专业外文和查询外文资料的能力,英语成绩达到国家四级要求。
5.3学习能力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产品,尤其是微生物产品的菌种选育、发酵工艺流程设计、产品的分离提取、分析检测等原理和技术;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熟悉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产品检测、环境保护、产品进出口检疫等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4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有较强地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做毕业论文设计。
能够在学习中及时总结好的经验,找到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6.培养规格6.1掌握的专业基本技能⑴微生物学系列技术如微生物菌种的接种、分离、纯化、染色、培养基制作、灭菌消毒、数量和大小测定、菌种的诱变和基因工程等改良选育技术。
⑵生物工艺学技术发酵配方和工艺参数设计、发酵罐运行操作等。
⑶生物产品下游技术动植物和微生物产品的前处理、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定量和定性测定。
⑷生物化学技术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电泳、离心等分离技术;氨基酸、蛋白质和DNA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技术;PCR原理和操作技术等。
⑸仪器分析技术分光光度计、紫外检测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
⑹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⑺生物技术产品制造综合技术生物技术产品从设计制造、生产、产品分离提取、检测等一整套技术。
6.2基本写作能力通过论文写作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3篇以上专题报告,报告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各个学科的内容。
形式可以是导师布置专题,学生通过查找文献,综合论述后写出报告;也可以是学生自行查找有兴趣的专题,上报导师批准后,撰写报告。
通过专题报告的写作,锻炼学生的查找能力、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论述能力。
6.3基本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讲课和课余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各课程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上讲台讲课,通过学生自己讲,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口才。
同时,可配合专题报告写作,将好的作品演说给大家。
系学生会和团总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加强各专业之间学生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交能力。
6.4英语能力通过专业英语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献翻译技能。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累积完成2万字文献翻译,并将完成的好坏列入相关课程考核范围。
6.5计算机能力通过天津市计算机二级考试,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并掌握基本绘图软件的使用。
7.培养手段⑴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
⑵重要课程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⑶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8.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和就业能力就业去向及能力:面向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农业相关的各类企业的管理经营与生产等相关工作;医药管理部门、制药企业、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在食品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食品分析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及卫生防疫部门从事质量监督管理和分析检测工作。
9.系重大科研成果及在天津市乃至全国所处地位1.锯末开发利用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2.有毒饼粕生物系统脱毒工程研究,国内领先水平。
3.二次发酵血粉的菌种选育及生产工艺研究,已开发实施多年并获1998年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奖。
10.专业实习基地⑴天津市北方食品有限公司⑵河北省华雨制药有限公司11.考研11.1考研去向可选择报考的主要专业(方向)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学;其他专业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11.2考研必须具备的能力重点要学好的公共课程有:英语、政治、数学需要牢固掌握的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等。
16实验室(1)100升发酵罐和10升种子罐各一台,价值30万元。
(2)大型摇床3台,价值6万元。
(3)二氧化碳培养箱1台,价值3万元。
(4)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价值4万元。
(5)大型高压灭菌器2台,价值2万元。
(6)全自动收集器1台,价值2万元。
(7)真空冷冻干燥机1台,价值2.5万元。
(8)浓缩蒸发仪1台,价值2.万元。
(9)PCR仪1台价值6万元。
(10)多功能数码显微镜1台价值15万元。
(11)超低温冰箱1台价值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