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教育?英式教育理念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1-27 21:05:38
一、英式教育理念
英式教育理念,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与理念,西方教育中,全人教育理念最为领先,随着教育方式与观念的不断更新变革,终于得出了这一大多数学校认同并践行的理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英式教育理念。
英国的低龄教育历经800余年不断地磨炼、变革、创新和完善,其教育体系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和借鉴。英国私校不仅培养出了众多英国首相和诺贝尔奖得主,更是各国王室、政要、著名企业家们培养子女的圣地。
传统的英式教育又被称为贵族教育和精英教育,其一大核心教育理念是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或Whole-person Educationg)”。全人教育是西方教育中被频频提及的一种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顶级学校都在认同并实践着这一理念。
国内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名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人本教育等等,无不折射出“全人教育”的思想,它们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人教育在本质上相辅相成,但目前国内的“全人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包含人之为人的教育、传授知识的教育以及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这是一种把个体的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为一体的教育,是一种完全人格、和谐人格的教育。
全人教育始于古代,兴于近代,完善并实践于现代。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念,从本质上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拉伯雷、蒙田等提倡从“人性”出发,将人的身心或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自由是人的一切能力中最崇高的能力,也是人的天性和最重要的权利,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生而具备的自然性无限制地自由发展,培养自然的人;
19世纪初,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洪堡,提出了培养“完人”的教育培养目标;
19世纪中,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坚持教育要培养“基督教绅士”,约翰·亨利·纽曼则认为教育应培养具有智力发达、情趣高雅、举止高贵、注重礼节、公正、客观等优秀品性的绅士;
20世纪至今,无数的学者和从业者都在不停地提出和完善着“全人教育”这一理念。
英国的全人教育理念体现在英国低龄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
英式学校多采用GCSE/IGCSE A-Levels的体系,英国教育部规定的小学必修科目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设计与科技、信息与通讯技术、历史、地理、艺术与设计、音乐、体育。
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些科目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课程。课程内容一般会包括:语言课程(英语和法语),数学、环保、表现艺术、宗教与道德、信息与通讯技术、卫生与健康。
这些课程没有主副之分,所有课程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体育、音乐、美术、手工、烹饪、栽培等课程每周都有,甚至还会开设裁缝课。另外,学生也不是总呆在教室里上课,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一学期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参加课外活动。
英式教育作为最为传统和历史悠久的教育大国之一,其教育以完备的体系及高质量的水准普遍被英联邦国家借鉴和采用。
英式的教育理念和成果先进而深邃,教育的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其完善的高等教育上,且英国的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也同样是世界顶尖的。可以说英式教育在领域、理论、体系、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都处于世界的前沿,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事实。
1、英式教育注重追求多元化并孩子的兴趣培养:
英式教育体系的多元化是它能处于一流地位的原因之一。除了在课堂中能获得专业知识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创造力、执行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除此之外英式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将自身的天赋进一步发挥出来;像是目前流行的英语戏剧及本来就很重视的体育教育,这些都能培养孩子的信心、独立意识、坚韧的毅力以及进入社会所必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英式教育里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因而课程都是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满足不同的需求及学习深度来进行拓展,为不同的孩子量身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并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知识程度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实时进行调整。
在英式教育中,老师是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孩子不是遵循老师教的“照葫芦画瓢”,逐渐消磨自己的天性、想像力和创造力;
而是让孩子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老师从旁和孩子互动、观察他们的反应和表现藉此引导孩子并询问问题;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并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式教育除了平常的基础课程外也注重“课外课“像是艺术、设计、音乐等,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就像是有些人数学不感兴趣可是体育方面很拿手,英式教育就是把这些方方面面的潜能都摆在每个孩子的面前,让他们都去学习,当他们找到自己的专长或是兴趣之后,学校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优势,让孩子学他们想学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您考虑让的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优雅、自信而独立的优秀品质,英式教育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不只是英国才有英式教育,如果您考虑成本可以考虑马耳他和爱尔兰以英语和英式教育为主的国家。
二、国际学校的美式教育和英式教育有什么区别
1、英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比较传统,因此英式的教育注重品德和教养,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要求更严格。在英式的学校里,基本不太可能看到学生抽烟化妆打耳洞,孩子们总是西装整齐,彬彬有礼。因此英式教育的教育理念更接近东方。
2、美式教育强调崇尚自由、平等和创新,因此美式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自主性。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创新精神,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并不是指美式学校对学生没有规范,只是他们在学习的兴趣和才能上,美式教育制度给予更大的自由度。
3、目前国际学校主流的三大国际课程体系为IB、AP、A-Level。粗略划分,开设IGCSE和A-Level课程的学校肯定是英式国际学校了,开设AP课程的属于美式学校,而现在大热的IB课程最初源起于瑞士,是全世界通用标准,很难界定是英式还是美式学校。
4、IGCSE课程,相当于中国中学的9-10年级课程,A-Level即英国的12-13年级课程。英国本土学生需要在上完IGCSE后读完A-Level才能申请大学。在中国很多国际学校IGCSE和A-Level课程是分开的,在高中开设IBDP之前用1年时间学IGCSE。A-Level考试的标准化程度更高,比较适合中国学生发挥数理化的特长。而且A-Level的选课更为灵活,即使是文科学生也可以完全避开短板,因此A-Level难度相比其他两个课程体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难度最低。
5、AP,美国大学预科课程,公立学校国际班和美式学校中最普遍的课程,AP的理论知识难度相对较大,相当于美国大一期末考试。中国学生一般选择的AP课程是数学、物理、化学或经济,不过AP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数量没有限制,选择3-4门即可。
6、主要看学校的课程设置,如果是AP或者SAT课程的基本上只能选择美国大学,如果有IBDP课程的可以选择任何国家的大学。因此通常来说美式学校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比例较高。美国的本科头两年注重通识教育,学生可以在这两年中决定今后的研究方向。
7、如果是A-level课程的话,主要申请英国,澳洲等英制国家,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大学。美国大学对A-level的认可度略低。如果有IBDP课程的话,可以申请任何国家的大学。英国的本科头一年就开始进入专业学习,专业基本定死。因此从学术的角度,英式教育比较严谨,更适合专才;美式教育比较开放,更适合通才。
三、英式教育详细介绍 英国大学是怎样授课的
英国的教学模式和国内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大家要想适应,必须要保证自己对基本情况比较熟悉。下面和来看看英式教育详细介绍英国大学是怎样授课的?
班课分为大班课和小班课两种形式。
将要去英国读文科和商科的同学们,你们的学习安排当中,占比重最多的就是讲座(lectures),也就是大班课。文科专业以大班课为主,有一些课程是十几个人的小班课,也可以称之为seminar group。
至于大班课和小班课是如何分的,英国是没有行政班级划分的,大家在一个班级上课就是一个班,比如教育心理学这门课,除了教育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学,教育领导力专业,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哲学专业等其他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当中也会出现这门课。但是像阅读障碍这种课,基本就只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上。
艺术类的学生不管是设计类,还是表演类也同样面临着一部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
至于理工科的学生,因为专业分的比较细还是小班课更多一些。
英国大学课堂的讲座,一般由一名或多名教授或讲师为大家讲解专业知识、理论、近期学术发展等。这对大家来说,是最好的搭建专业理论框架的方式。
教室一般会选择阶梯教室或空间较大的房间,就是像国内大学一样,一大群学生在一听老师在台上讲课,一般时长为2个小时或以上,中途授课老师会让你休息10到15分钟出去上洗手间或是买杯提神的咖啡。
在Lecture上,学生允许带任何电子设备像电脑,iPad等,很多外国学生都喜欢带电脑上课然后直接在电脑里的课件上做笔记,也有很多外国学生喜欢用这样的大本子做手抄笔记。
大部分在课上向老师提出疑问和表达意见的几乎都是外国学生,有些中国学生总是"KEEP SILENT",一方面可能出于刚开始的语言沟通障碍,另一面也是受到国内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
讨论课,一般在Lecture后进行,一周1次~两周1次,课时一般为30分钟~1小时不等,人数在10-20人左右。引领讨论的人有时是教授,有时是同一专业的在读博士生。
通常各个科目的老师会提前在该科目的网上教学平台上传lecture的课件和seminar要讨论的资料,学生们用自己的账号登陆学校网页,在课前打印好课件,研究准备seminar要讨论的东西。
这种课在形式上也比较轻松随意,大家围坐成一圈,或三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或具体情况进行讨论。讨论过后,老师会听每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或者小组选派一名至多名成员进行自我陈述(presentation),老师会就讨论过程的表现和结果给出评分。
虽然与研讨课相比,研讨会与之只有一字中文的偏差,但从内容到参与人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课程形式哦!研讨会是讲师根据自己要讲的某个课题,邀请其他讲师过来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在商学院尤其常见。讲师会提前把自己邀请来的讲师背景和主要议题发给同学们,所以有不少有心的同学,会根据客座讲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在研讨会上,就可以用自己的观点与客座讲师展开讨论。研讨会的规模有大有小,有的小型以专业为单位的研讨会,在结束之后同学们也有更多的时间与客座讲师进行交流。
英国大学的建筑、考古、城市规划等专业,会经常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旅行。学生将会前往不同的国家或城市,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学习知识。理工、医药、新闻等专业也会前往行业公司或工厂进行参观访问,让大家对真实企业环境和工作流程有所了解。
每个学生都会被分配至一位老师或学院研究员做他的个人导师,导师会不定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得到他学习进程的反馈,导师也会从学期一开始就询问、辅导、跟进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包括前期的立题目、每一阶段的研究方法、如何操作、最终的成文等等。每一专业的老师也会相应开放自己的辅导时间表,学生可以预约辅导时间。在15-30分钟不等的个人辅导时间,学生可以就课程上的任何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英国大学老师不会每日都在学校,因此在仅有的办公时间(officehour)里,老师接待的学生数量有限,于是,一旦本周的辅导时间贴出来,学生就要立刻去填上自己的名字。
1.在读本科或者硕士一开始就转专业
一般情况下,英国不推荐重新申请同一级别的课程,下了决心要换的话,这里说明下
1)如果你想转读的新课程,与之前的课程相关,两者属于同范畴,或更深层次更专业
比如学院之间转专业。举例子,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爱丁堡大学艺术、人文学院有相关说明学院之间转专业的小伙伴需要联系校方说明自己的情况。并且学年中期不允许转专业。
2)两个专业毫不相关,但能够支撑你的某个理想抱负
这时候就需要你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能力去说服校方,说明自己为什么如此坚定的转专业。但很有可能需要你从大一开始重读。
满足以上任何一个条件,成绩过关,也达到了意向专业的入学要求,学校也是乐意帮转的。并且有些英国大学设定了转专业申请截止日期,超过这个DDL,学校都有足够的理由否掉申请。
有些同学是在读完本科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于是,在升读硕士的时候,就想跨专业申请别的学科,但要知道某些学科是有学术背景限制的,比如建筑学、法学、医学等。
3.也可以选择不需要学术背景的商科
以金融专业为例,有的专业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也有完全不需要专业背景的。
布里斯托大学的金融会计管理和利兹大学商学院大部分专业需要相关专业背景。
约克大学、雷丁大学、巴斯大学等的金融专业则需要学生最好是工程或者数学背景的。
金融学,贸易学太过于宽泛,与其全部涉猎没有专长,选择一些细分型、交叉型、实用型专业,如精算、保险、资产评估、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可以让你在未来的求职路上占据有利位置。
商科类专业包括: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等方向,学校的选择也比较多。
如拉夫堡大学、杜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85 加211 985问题不会太大。
法学虽然大多需要有相关背景,但是也有例外,谢菲尔德大学的法学专业,有个两年制的法学硕士,专门为了希望学习法律而没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准备。
实在不行,那就读个(pre-masters)硕士预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英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理念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