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什么)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3-30 18:33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介绍及就业要求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介绍及就业要求

填志愿选择专业是比学校选择更为重要的战略环节。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考填志愿其实就是入行的又一个起点。一般情况下,绝不能选择自己没有优势、没有擅长及兴趣的.专业。那么具体该如何选择专业呢?应当在认识自我、预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我下面就带来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

学年:4年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开设院校数量:142所

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远距离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

包括媒体制作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一般安排不少于20周。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媒体(幻灯投影、电视电声教材、计算机课件)制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教育技术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

5.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重庆]西南大学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山东科技大学

[广东]深圳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燕山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东华大学

[浙江]浙江工业大学[河南]河南大学

[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华南农业大学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

[江苏]扬州大学[江苏]南京师范大学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宁波大学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航空大学[江苏]江苏大学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铁道学院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贵州]贵州大学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陕西]西安工程大学

[山西]山西师范大学[浙江]杭州师范大学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吉林]长春大学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工业大学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山东]聊城大学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希望我给大家带来的资料,能给各位学子们一点帮助,最后祝同学们在高考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什么

1、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工科专业,以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各级学校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个专业重视技术与教学结合的环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它是教学实施的前一步:它准备了资源、设备、手段、路径。

2、这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科涉及面广,而且与国际前沿的教学接轨。教育技术起初来源于美国,后来在中国开设了课程,学习教育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用媒体这种富有特色的传播方式与传统教学结合,从而达到普通教学方式尚未达到的预期效果。

3、此专业的主要方向是教育软件与网络工程方向和数字媒体技术。日常课程学习的内容也涉及方方面面,有编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心理学等,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想要发展的方向选择专业选修课,比如智能机器人、JAVA、PS、摄影等。

4、教育技术学课程包括两大类,教育学类和计算机学科。我本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主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学基础、教育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语言行为与艺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等,此外还有C语言C ,摄影摄像,PS,Flash以及3DMAX等等。

5、这个专业,越学到后面,就会越有趣。忘记一提,有的学校这个专业还要学高数。教育技术学,欢迎你的加入。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什么

1、基本学制:四年|招生对象:|学历:中专|专业代码:040104

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4、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5、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7、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8、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9、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10、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1、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2、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13、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14、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15、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16、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17、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18、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19、《中外文化史》、《文学概论》、《社会学研究》、《美学原理》、《管理学通论》、《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汉语》、《中外名著选读》、《自然与人文》、《科学与人文》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设计、信息技术教育、网络与数字媒体、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

20、中小学校:电教管理、课件制作、信息技术教学、校园网管理;广播站、电视台:教育节目制作。

21、就业前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需要将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等多途径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教育技术学培养学生一种高效的学习技能与能力,让人们迅速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快速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使教育技术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未来信息化教育,急需这样的人才。

22、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远距离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远程教育应用等。

23、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技术学的毕业生可以报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岗位和教辅岗位,主要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和教辅、企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者与培训设计师工作、教育科技产品研发与应用工作。

文章分享结束,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什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