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外交学专业排名(外交学专业排名大学)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1-26 14:47:01

一、北京外交学院排名

北京外交学院排名:位列2023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第4名;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50名。

外交学院(China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坐落于北京市,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院校,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学校共有展览馆路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拥有9大教学单位,30余个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关系、外交学),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11个本科专业。

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政治学(自定);国家重点学科(2个):外交学、国际关系;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政治学、英语语言文学。

2、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国家安全学(目录外自设)。

3、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法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目录外自设)、国际安全(目录外自设)。

二、2023全国外交学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哪些

外交学就是学习如何在不损害他国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国的国家利益。外交学意义重大,外交官超强的交际能力与谈判能力,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和平、减少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那么国内外交学专业哪所学校好呢?下面高职招生教务老师收集整理了国内外交学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及其排名,包括外交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学院是全国首先设立外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专业硕士和博士授予单位;学院拥有国际关系、外交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政治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及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10个本科专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较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培养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4个本科、9个硕士和6个博士专业对外招生,即本科的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管理;硕士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博士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外交系及其下设的中国对外政策教研室。1997年原国际政治系恢复重建外交学专业并成立外交学教研室。2000年组建国际关系学院,在原国际政治系外交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新的外交学系。外交学系主要负责外交学专业本科生和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负责外交学理论与实践以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学院通开课程和外交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建于2006年,由原英语学院外交学系与原国际问题研究所合并组成。2010年,学院外交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内相同专业中的首个。学院外交学专业继承和发扬北外“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传统,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逐渐形成了北外外交学特色,取得各界认可,在中国校友会2017年中国大学外交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2017-2018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名中进入前十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自2014年起招收外交学专业本科生,2019年公共外交学院迎来了第一届外交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学院除培养外交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之外,每年招收50名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全英文教学硕士、博士留学生,还承担商务部委托的一年制发展中国家“公共外交”硕士项目。学院将国内学生与国际学生的培养整合起来,着力打造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平台,推进公共外交、中国研究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培养一批新时代的文明使者和沟通专家。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699号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由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创办的南洋研究所,是国内较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也是国内较早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学院拥有国际政治、外交学2个本科专业,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史3个硕士点和国际关系、政治学理论、世界经济、世界史4个博士点;学院还与厦大公共事务学院、台湾研究院共同设立了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人文学院共同设立了世界历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招生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按政治学类大类招生;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按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1个“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Ι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985工程”二期拓展项目。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业务技能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特色的二级学院,设有国际政治、外交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国际问题研究所、拉美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中美“1 2 1”联合培养项目,前往美国学习两年,毕业时可分获该校和美方高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科研成果、完备的教学体系和专业的配套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交外事、国际问题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地址:西安市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09年7月,历经1984年对外汉语系、1990年英语二系和1998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院本科开设英语、外交学、国际政治三个专业,其中英语设有国际关系、外事管理和公共外交三个方向;有比较制度学一个硕士专业。学院拥有一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外交外事实验示范中心”,包括外交外事语言训练、外交外事实务训练和国际事务科研创新三大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实践环境。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1992年成立国际问题研究所,在2000年设立外交学系,在2003年设立国际政治系。2018年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成立。学院拥有本科、硕士两个办学层次;设有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两个本科专业,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外交学3个二级硕士点。政治学理论和国际关系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三、外交专业排名前的大学

基本学制:四年|招生对象:|学历:中专|专业代码:030203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外交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研究分析、对外交流和涉外管理能力,在政治和业务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各级政府的涉外事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国际组织、大众传媒及其相关部门从事对外交流实务、政策分析、教学研究和新闻宣传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交学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接受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字写作、国际谈判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涉外实务、研究分析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中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育和养成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政治学理论与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学、外交学、行政管理和国际法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

2.系统了解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演变,把握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重要政策和立场,了解有关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的体系结构、对外政策的决策过程和基本立场与基本特点,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3.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研究、行政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部门从事对外交流实务、政策分析,教学研究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4.掌握国际问题研究和外交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系统分析、统计调查、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科学方法和分析手段,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加以运用;

5.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拓展全球视野,培育人文情怀和文明教养,具有健全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和集体意识,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培育和养成批判性思维、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6.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强健康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乐观通达的心态,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培育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核心课程:外交学概论、当代中国外交、中国外交史、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含近现代与当代部分)、国际组织概论、国际法、政治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外国政治制度、对外政策分析、地区国别政治经济与外交(美日欧俄及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与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教学实习,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等,时间安排一般为12~16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0303社会学类

《交流语言学》、《交流中的媒体应对》、《领事与侨务》、《外交外事调研》、《比较政治与经济》、《大国关系研究》、《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东方外交史》、《国际公共关系学》、《国际危机管理》

政府、事业类单位:外事外交、对外宣传、政策研究、国际公关、国际新闻采编。

就业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流,但也存在一些纷争的当今世界,外交学专业的毕业生可谓是时代急需,必将大展宏图。该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主要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进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从事需要外语能力相关的职业。

1.外交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所有专业中排行第831位,并且在所有外交学专业毕业的同学中经过数据分析得知,其月平均工资约8465元,最低工资约2449元,最高工资为81000元以上,其中37.9%的同学选择在北京发展;您可以根据以下就业前景分析报告做出自己的决定,但该数据仅作为参考,特此声明。 2.外交学专业是研究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行为的实施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外交行为和国家实施对外政策的外交实践经验。本专业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外交学专业侧重于研究国家对外交往的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四、外交学专业排名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外交学专业排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外交学专业排名大学、外交学专业排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