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湖北工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17 11:40:15

一、湖北工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1、1952年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创建。

2、1952年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

3、1957年武昌农业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武昌畜牧兽医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农业学校。

4、1958年湖北省农业学校升格为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

5、1970年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与武汉工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参与合并组建湖北农机学院。

6、1973年湖北农机学院(原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湖北省农业机械学校。

7、1975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学校并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8、1979年华中农学院农机系(原湖北省农业机械学校部分)改建为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

9、1984年湖北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与湖北轻工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 1956年武汉食品工业会计学校创建。

10、1957年武汉食品工业会计学校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管理学校。

11、1958年武汉食品工业管理学校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校。

12、1958年湖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创建。

13、1961年湖北化工专科学校、湖北建筑工程学校、湖北燃料工业学校、武汉食品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

14、1972年湖北省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湖北省轻工业学校。

15、197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湖北轻工业学校轻工、纺织专业分离的基础上组建四所新学校。分出纺织专业成立武汉纺织工学院(今武汉纺织大学前身)和湖北省纺织工业学校;分出轻工专业成立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轻工业学校。

16、198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湖北轻工业学院(当时中南地区仅有的两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和湖北农业化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 1950年中南兵工职工学校创建。

17、1951年中南兵工职工学校更名为中央兵工总局中南兵工学校。

18、1952年中央兵工总局中南兵工学校更名为中央兵工总局中南中湘学校。

19、1953年中央兵工总局中南中湘学校更名为第二一二技工学校。

20、1956年第二一二技工学校更名为武汉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21、1958年武汉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湖北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22、1960年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湖北工学院。

23、1960年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汽车拖拉机专业等并入湖北工学院。

24、1961年湖北工学院(本科部分)并入武汉工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冶金机械)并入武汉钢铁学院(今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专科部分)改建为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25、198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将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湖北工学院并决定重点建设湖北工学院等两所省属重点大学。

26、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最早从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省属院校之一。

27、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28、2003年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整体并入湖北工学院。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

29、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

30、2007年始建于1977年的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和湖北省农机鉴定站(湖北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整体并入湖北工业大学。

31、2010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32、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33、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34、2013年学校下属机构——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经批准设立“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5、2014年经湖北省招生委员会批复,湖北工业大学正式成为一所以在湖北省本科一批次招生为主体,全国大部分省份本科一批次招生为次的一本大学。

36、2015年经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共同批复,学校获准新设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汉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湖北工业大学基本介绍

湖北工业大学属于武汉人文景观的著名旅游去。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校址位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中部重镇武汉市,主校区坐落于武昌的南湖之滨,位于武汉三个高新开发区走廊腹地,艺术设计学院设在武昌马房山,机电研究设计院设在武昌石牌岭,校园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6.95万平方米。花园式的校园里,楼宇错落,绿草如茵,环境幽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学校按照坚持三个面向,服务湖北建设,培养应用人才,办出鲜明特色的办学方针,走改革兴校之路,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商贸学院、机电研究设计院等16个院(部)级教学单位及科研机构。学校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还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产品质量检验基地、湖北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学校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科性大学的学科布局。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湖北省属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学科,8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1门湖北省优质课程。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自1993年起,学校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若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工作。2001年,学校通过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整体条件省级评估。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5万余人,教职工19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员500余人;专任教师960余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超过总数的60%,副高以上职称近400人;受聘于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导师7人,还聘有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陈惠发教授在内的校外兼职教授百余名。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与选拔,艺术设计、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三个学科被湖北省政府评审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校在其它重点学科和校内主干课程中分别设置了校内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主讲教授等特聘岗位,目前已入选12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名、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首批国家、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人选27名,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名、学术骨干12名;有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省级以上劳模,8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省名师。

学校图书馆面积9000平方米,藏书166万余册及电子载体文献资料,中外文期刊3300多种,是湖北省优秀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学校拥有较完善的教学、体育和后勤服务设施。

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与英国、美国、芬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派出并接受留学生。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学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奖84项。九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836项,包括国家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级重点攻关计划等项目。学生科技活动成果丰硕,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系列奖项。

学校以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风,呈现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精彩纷呈,各种学术型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群众性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呈现出浓厚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

学校发展前景广阔,《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再次将学校列入省属骨干建设高校。全校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办成在全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湖北工业大学在哪里

一、湖北工业大学在哪里湖北工业大学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该校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4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2年、2016年连续两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和后勤服务设施,门类齐全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和开水、热水供应设施。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m2,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各类藏书600余万册。学校建有安全通畅的校园网络、智慧快捷的校务平台。

学校设有16个学院,有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股份公司、湖北省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和湖北省农机鉴定站等省级科研院所,办有1个独立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在读研究生共63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71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1%以上。现有国家级人才34人、省级专家152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特聘专家3人、“*”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高端外国专家5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湖北省“*”专家24人、楚天学者99人、湖北教学名师4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楚天园丁奖1人。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包括8名国内院士和12名国外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286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4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0项、湖北省品牌专业8个、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及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24个;3个湖北省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湖北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含重点2个)、实习实训基地6个(含示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湖北省各类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5门。

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的战略需求,大力实施以绿色工业为主导的“135 ”学科发展战略。现有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6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4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工程实验室、6个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台、28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2012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00多部;发表SCI论文900余篇、EI论文1600多篇;获授权专利1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3项,其中国家奖1项、省级一等奖18项。学校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技,与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长期合作,科技服务湖北位居省属高校前列,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重要媒体的关注和专题报道。

学校主办、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湖北农机化》《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其中,《中国机械工程》入选EI源刊目录,连续12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学生为本,教师至上,自由发展,国际视野”的治学思想,凝练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健全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按照“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2100余项,在“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家级重大竞赛中均获有最高奖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位列全国第81名。体育赛事获得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十六强、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超级组男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单打冠军。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是湖北省就业核查免检单位。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并入选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涌现出一批“全国村官创业百强之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等学生成功创业典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捷克、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办有本、硕、博不同层次的联合办学项目10余项,合作项目学生1300余人。在校国际学生800余名。常任外籍专家、教师50余名。先后成立“湖北工业大学菲利普斯亲水胶体研究中心”、“中英联合超快激光加工研究中心”、“中法岩土力学与混凝土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中心)。学校是唯一获国家外专局授权开设“TEFL in China”外籍教师执业资格培训项目的高校。2017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为湖北省首家获批的省属高校。2018年,学校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获批全省首个省级国际化发展示范学院。

学校多次获得各类表彰,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美誉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外事(侨务)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委先进党委中心组”“省属高校‘五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正深入学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扎根湖北大地办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度对接湖北“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扎根湖北、服务湖北,立足工业、融入产业,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文化创新和管理服务上形成特色,奋力建成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工业大学。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