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代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什么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7 12:10:56

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代码是多少呢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6205。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University),学校地处有着“绿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成立于2002年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21年5月31日,教育部批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748人,获得高级职称人数181人,占比为24.2%;获得中级职称人数350人,占比为46.8%;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共217人,占比为29%。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48.9%,双师素质教师占72.4%。教师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什么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6205。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University),学校地处有着“绿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成立于2002年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21年5月31日,教育部批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748人,获得高级职称人数181人,占比为24.2%;获得中级职称人数350人,占比为46.8%;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共217人,占比为29%。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48.9%,双师素质教师占72.4%。教师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

三、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代码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征集志愿计划表学院代码:12382,学制三年。

专业名称单招征集计划畜牧兽医:05,2、作物生产技术200,(含现代农艺方向、生态农业方向、有机农业方向),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205,种子生产与经营150,5、农业生物技术220,6、中草药栽培技术305含(加工与营销方向),7、药品生产技术110,8、园艺技术300(都市园艺方向)(设施园艺方向),9、园林技术165,10、园林工程技术255,11、工程造价170。1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130,13、环境艺术设计160,14、食品加工技术236,(食品机械应用与管理)15、药品经营与管理220,16、药品质量与安全200。

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多少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177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单位,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作分院(本科,1977年)、广西农垦职工大学(1982年)、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1996年)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1968年,南宁市中等农业学校农技班并入广西劳动大学。

1977年4月,广西农垦局与广西农学院在邕宁县吴圩明阳原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校址,建立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由自治区农垦局和广西农学院双重领导,以自治区农垦局为主。同年秋,招收亚热带经济作物专业和茶叶专业4年制本科生64名。

1982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的基础上组建了广西农垦职工大学。

1952年,广西开始举办农垦短期培训班;当年培训会计、统计、初级农业技术人员、护士等各类急需人才564人。

1955年4月,将短训班改为轮训班,5期培训班培训兽医、测量、助产士、生产队长、热作植保等人员167人。

1956年,华南垦殖局广西垦殖分局改为广西省垦殖厅, 4月,将轮训班扩建为广西省垦殖厅干部学校。校址设于南宁市郊腰塘。

1965年,开展“四清”运动,干校在校学员参加“四清”工作队而停办。

1973年10月,恢复自治区农垦局建制,于1974年利用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的房屋设备,开办干部培训班。

1977年,迁入广西农学院热作分院。

1978年,正式恢复为广西农垦干部学校。

1985年,广西农垦干部学校并入广西农垦职工大学,成为该校干训部。

1996年,广西农垦职工大学更名为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

1998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同意在广西农工商职工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0年9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有校内教师711人,折算校外兼职教师后,生师比为17.93: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占比56.42%,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71%,“双师型”教师占比81.90%;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

截至2021年1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5人,首届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1人,国家级、自治区级民族文化传承、技艺技能大师8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卓越学者2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自治区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对象2人。

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10个教学机构,招生专业53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7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9个,建成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3个、自治区级专业资源库立项3个、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9门。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

国家骨干高职示范院校项目专业(群):园艺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园林工程、计算机网络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现代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等

国家级重点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室内艺术设计、食品智能加工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省级重点专业:食品检测及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茶艺与茶叶营销、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传媒艺术、环境艺术设计、会计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建成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服务)中心7个。

截至2021年1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有农产品高值化加工等中心解决区域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及工艺革新问题60余项;完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广西糖厂农务信息服务系统等省部级信息化技术服务项目,在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实现企业增效近亿元。教师开展企业横向技术服务项目90余项。另外,学校共获得广西社科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发明奖2项、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市(厅)科技进步奖2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7件,实用新型480件、外观专利53件。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1503项,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达707项,通过成果验收国家科技部1项,自治区科技厅29项,获科技成果登记94项,育成并获得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的新品种16个,编制并通过审定发布的广西地方标准13个,获得权属为学院的国家专利510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44部,其中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技术发明奖2项、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市(厅)科技进步奖20项。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职业教育服务,吸纳东盟国家10所职业院校、中国国内6省区50多个职业院校和企业,与东盟国家二十余所高校合作,开展了中国-东盟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学生交流互换、师资培训、“中文 职业技能”等实体化运作项目。每年举办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论坛,联盟培养培训留学生、交流生、语言生2000余人,面向东盟国家职业院校输出教学标准5个、共享课程40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