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6 21:47:47
一、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导语:大家都清楚,南水北调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它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那么,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终点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简称东线工程,是指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级跨省界区域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于2001年修订完成,东线工程通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据1998年统计,区内人口1.18亿,耕地880万公顷。
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工程实施分三期,第一期工程共计增建泵站21座,工期6年;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基础上增建泵站13座,工期3年;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基础上增建泵站17座,工期5年。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三期主体工程共计投资420亿元。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把水引入地势高的地方
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将南方充沛的水资源引流到我国北方,因为我国北方干旱的地区较多,只有南水北调才可以缓解这一现象。自古以来水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我国本就西高东低,要想将低处的水调到高处,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这个原理。
我国南水北调主要分为三线,分别是东线、中线、西线。东线和中线已经基本竣工,西线还没有开始动手。那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上述的那种情况。其实这引水主要分为人力和机械两大类。所谓的人力引水就是人们在浇灌农田时,所使用的踩水工具,必须人为才能完成浇灌。而机械引水则是最原先的水车,就向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那种引水风车,像摩天轮一样转啊转,主要是利用风力将水带到风车里,经过风车流向四处。这种工具是最原始的。
现在我国在南水北调上,发明了抽水机和液压工具。这两项得相互配合使用,就是为了解决将低处的水往高处引的困难。抽水机比较常见,重点就来说这液压工具吧。这液压工具指的就是倒虹吸,倒虹吸是一种输水管,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水流毕竟会流经山谷这样的地方。当渠道的水经过山谷,难免会遇到阻碍,或者山势高俊的情况,这时水位会由于上升的压力而上不去,倒虹吸就派上用场了,可以有效的将水从低处引往高处,丝毫不费劲。
倒吸虹不同之处就是立面呈弓形,其弯弓的的出水口向下,出水口通常低于水面。这其实和我们在家为鱼换水的原理是一样的,一般我们给鱼换水,都是采用液压工具,不是直接倒的,这种液压工具就与倒吸虹原理一样,分别有两个接水口,进水口的管子在下面,出水口的在上面,将进水口伸入水中,轻轻按压中间的液压工具会就会毫不费劲的流出。其实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把低处水往高处引流是一样的道理。
二、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
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在于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将有效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调动这些地区的增长潜力,扩大发展机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证。我国虽然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渐突出。造成这种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华北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将达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将为北京送水10.5亿方,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
按照北京约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水资源量50多立方米,增幅约50%。工程通水后,不仅可提升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还将增加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使用本地水源地密云水库水量,并将富余来水适时回补地下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水北调
三、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有什么重要意义
南水北调是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开始,到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结束。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南水北调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东线的起点是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是天津;中线的起点是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西线未开工,无起点和终点。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以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到天津结束,贯穿了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等五个省、市。
中线以丹江口水库为起点,途经唐白河流域、过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方城垭口,从河南通过隧道穿过黄河,一路北上到北京城的水源地团城湖。
截至2021年查询,西线目前处于查勘阶段,还未建立项目,在西线工程的方案中提出以四川长江上游的支流为起点,把水抽调入黄河,主要解决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的缺水问题。
1.解决北方缺水,缓解北方缺水的状况,为北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紧缺,南方洪水频发。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能实现现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保证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又有效地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3.加快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基于工程建设需要,如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带动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
4.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改善北方部分地区的饮水质量。南水北调能让北方缺水的尴尬状况有所改变,让北方部分地区的饮水问题改善。
5.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拉大内需和扩大就业。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的工农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让北方工农业急需用水缺水的问题得以缓解,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南水北调工程十分浩大,这就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岗位,拉动内需。
1.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回收成本缓慢,对我国的财政是个负担。
2.南水北调需要大量的移民工作,让许多人被迫离开熟悉多年的家乡,这对很多人都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家乡情怀浓重的老人家。
3.对少数民族居住区文化、宗教信仰的冲击。西线一期工程涉及藏族群众聚居区,这些地区藏族同胞由于历史原因,迄今基本都信仰藏传佛教。工程的实施对藏传佛教教义宣传内容产生冲击与影响,并进而引起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反应。
4.工程涉及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减少森林植被面积,植被涵养水能力减弱,干旱、沙漠、荒漠化的面积扩大。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造成影响,使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减少,汉江中下游水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与鱼类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关于本次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和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