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西方普里斯特里化学实验室 普利斯特里传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8 13:23:12

一、气体化学之父”普利斯特里的事迹

1、普利斯特里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以下是我整理的“气体化学之父”普利斯特里的事迹,欢迎大家阅读。

2、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成人。175年进入神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1764年他31岁时写成《电学史》。当时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由于这部书的出版,1766年他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3、 1722年他39岁时,又写成了一部《光学史》。也是18世纪后期的一本名著。当时,他在利兹一方面担任牧师,一方面开始从事化学的研究工作。他对气体的研究是颇有成效的。他利用制得的氢气研究该气体对各种金属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还将木炭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发现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他虔信燃素说,因此把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

4、显然他用木炭燃烧和碱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和碳酸气,制得了氮气。此外,他发现了氧化氮(NO),并用于空气的分析上。还发现或研究了氯化氢、氨气、亚硫酸气体(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气等多种气体。1766年,他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三卷本书出版。该书详细叙述各种气体的制备或性质。由于他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5、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

6、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7、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8、普利斯特里,英国化学家及神学家。1733年3月13日生于利兹城的一位裁缝店主的家中,幼年丧母,由其姑母抚养长大。他在一所私立学校里学习了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阅读了宗教、数学、化学等书籍。在青年时代就开始担任牧师,但对化学十分爱好。由于他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几次讲演,受到一些保守的英国人的反对,烧毁了他的住宅和实验室,使他不得不于1794年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化学教授,1804年2月6日去世。

9、他的父亲约万斯·普利斯特里经营着这个收入微薄的小农庄,兼营毛织品的加工和裁缝,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是家中的长子,由于家境艰难,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了大部分童年。1739年,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又被送到姑母家里居住。姑母家里经营着一个大农庄。普利斯特里在那里不用干活,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姑母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名神甫。但是,他的优裕生活没过上几年,姑夫就突然病逝了。心情悲痛的姑母成了靠遗产过活的寡妇,她身边没有一个子女。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她把普利斯特里送进了教会学校,后来又把他送到离利兹城不远的布莱克先生家中。布莱克是一家啤酒厂的职员,他曾是普利斯特里的姑夫的朋友,家里生活比较富裕。

二、普利斯特里传

1、普利斯特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收入微薄,不能够很好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普利斯特利的大部分童年时光都是跟外公外婆在一起度过的。

2、 1939年,他的母亲去世,于是他寄宿到了姑母家里,他的姑母很想把他培养成一名神父。在姑母家里,他不需要做什么,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姑父就去世了,18岁的时候,他因为和基督教的牧师来往,所以遭到了姑母的谴责,此后他成为了家庭的叛逆者。

3、普利斯特利从小勤奋好学,曾经学过很多领域的知识,但是由于他从小体弱多病,所以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等他康复之后,进入了一所专科学校学习。因为成绩优异,学校同意他免修一、二年级部分课程,后来他发现他的数学和德语非常之差,于是他补休了这两门课。由于他在神学方面的知识非常广博,当时他经常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而且经常获胜。

4、毕业以后,他当过教师、牧师。他当教师的时候,他讲授过多门课程,甚至包括解剖学,并且出版了几本著作,例如《基础英语语法》、《语言学原理》等,1764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了科学生涯,著有《电学史》。

5、 1766年,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投身科学。1762年普利斯特利结婚,他的妻子是当时一位富商的女儿,1767年,随着他的儿女,先后出世,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于是他放弃了教师的职业,开始作为一名牧师。但是,他作为一名牧师,反而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来进行科学研究,《电学史》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不久以后,他感觉自己非常缺乏化学方面的知识,于是开始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由于他发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在密闭环境中的小鼠会死亡,在密闭环境中的蜡烛无法燃烧,于是他开始进行空气学方面的研究。对此,他提出的猜想是:空气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在燃烧时会释放有毒的东西,空气就会被污染,而这种污染物会导致火焰熄灭、动物死亡。于是他做了以下的实验:用水来洗涤空气。但是他发现,洗涤过后的空气,还是不能供给燃烧,老鼠在其中照样会死去。普利斯特利善于钻研和思考,他猜想:动物在被污染的空气中会死亡,那植物呢?于是他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将一盆花和一支蜡烛放在一起,然后用玻璃罩将两者罩住;实验的结果是:蜡烛熄灭以后,那盆花活的依然很好,甚至在第二天长出了花蕾。他猜想,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快速的放到了玻璃罩中,发现蜡烛可以正常燃烧,过了一段时间才熄灭。他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吸收“固定空气”,放出“活命空气”,还发现活命空气既可以维持动物呼吸,又能使物质更猛烈地燃烧。

6、其实早在1771年,普利斯特利把硝石加热时,就已经治得了氧气,但是他把当时这种气体,混同于一般的空气,所以未能发现氧。后来,谢尔本勋爵提供科研经费来支持普里斯特利的研究工作,1774年,谢尔本勋爵带着普利斯特利一起访问欧洲大陆,在欧洲他们结识了很多的科学家,其中就包括拉瓦锡。他向拉瓦锡介绍了自己的实验,拉瓦锡重复了他的实验,并且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和他本人的实验结果联系起来,拉瓦锡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大胆地提出了氧化的概念,形成了燃烧的氧化理论。指出“脱燃素空气”实际上就是氧气,推翻了统治化学近百年的燃素学说。由于这个原因,拉瓦锡和普利斯特利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后来他们之间的辩论,被编辑成了一些小册子。在争论的过程中普利斯特利发现,不是所有的酸都含有氧,他用盐酸的例子,来反对拉瓦锡的氧化理论。

7、普利斯特利从37岁开始研究空气化学,直到去世。他可以说是13世纪下半叶的一位业余化学大师,他发明了带有酸味的汽水。由于他勤奋刻苦,靠着对化学的极大兴趣而走上了研究之路,成为了一名化学大师,所以非常的令人敬仰,堪称今人之典范。

西方普里斯特里化学实验室 普利斯特里传

三、普利斯特里的人物事迹

普利斯特里在化学、电学、哲学和神学等方面都有不少著作。1764年与1772年先后出版了《电学史》与《光学史》。他对化学的贡献是于1774年8月1日用凸透镜聚光,加热氧化汞时,发现了氧气。那时他是一位燃素说的坚持者,他把氧气称为“脱燃素气”。他在实验记录中写道“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素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后,……又亲自加以实验,……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1774年,在他所写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一书中,详细地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

西方普里斯特里化学实验室和普利斯特里传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