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中学是重点高中吗 天津市和平中学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12 06:58:25
一、天津市和平中学
我应该是和平中学第一批学生,大概1980年三十七中学与原贵州路中学合并成和平中学,就是和平区的中学的意思,地址在沙市道与贵州路交口,当时贵州路中学是个比较差的中学,混社会的学生很多,主要是三十七中学原校址让给了实验小学,而实验小学当时是全国重点小学。三十七中学当时虽然是普通学校不是重点学校,但那时势头很猛,管理也严格,如果保留下去有可能升格为区重点,后来那个时期的校长张好生因为教育工作有方有成绩提拔了,最终仕途到天津市副市长。教育局可能打算拿三十七中学提携一下贵州路中学。刚开始,班级多,教室少,结果我们那时高兴了,每天只上半天课,一周上午课,一周下午课,轮流倒着上,最喜欢上午课到周末,下午有半天,然后下一周下午上课,这样可以多出一天时间,可以玩一天半,作业非要等到最后一天才做,好玩的初中生活。和平中学什么时候没的,还真没注意。
二、和平中学的学校简介
1971年3月,将小学改办中学,校名易为和平公社继抗中学。时有教学班5个,学生227人,教师13人。1972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初、高中实行“二.二”学制,当年招收高中学生97人。1972年开始,师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1975年省上组织全省勤工俭学成果展览,继抗中学作为先进单位参展,成为全省学习的榜样,在全地区掀起“学继抗活动”。
1977年,贫管会代表退出学校。1978年,校名改为和平公社中学,撤消学校革委会,恢复校长建制,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团总支、学生会等组织机构。1982年撤消高中部,成为三年制独立初中。时有教学班11个,学生523人,教师24人。
1983年公社改乡后,更名为和平乡中学。1986年,撤区并乡,校名改名为金塔乡和平中学。1992年春,金塔乡分设为金塔乡、和平乡,校名又改为和平乡中学。1994年秋,增设政教处。1997年12月撤乡建镇,校名改为和平镇和平中学。2001年8月因武威市更名为凉州区,学校又改名为凉州区和平镇和平中学。
1987年修建砖木结构教室1幢4个。1991年修建砖木结构教室2幢8个,新建了校门。扩大校园面积4000平方米。1995年,修建砖木结构仪器室、实验室各2个。1997年,修建砖木结构教室2个,会议室1个。1999年,投资10万元,购置微机27台,建起了微机室。2001年下半年和平镇政府投资60余万元,在原地址上新建了1幢三层、单面、砖混结构、面积1256.8平方米的教学楼。2002年教学楼投入使用。2003年5月投资3.5万元,增购计算机6台、计算机网络改造升级。2003年投资2.8万元建起了电教室。2004年4月投资5千元,又添增计算机1台,并实现了计算机室、电教室、部分办公室计算机的联网。
2001年以来,学校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硬化了除操场以外的全部校园。学校现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79平方米,藏书1.2万册,有电子图书400多片,教学仪器价值15万元。固定资产150万元。
现有学生909人,教学班级15个。教师44人,其中共产党员10人。专任教师中中学一级教师12人,中学二级29人,中学三级教师3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2人,占27.3%,大专学历的31人,占70.5%,正在进修本科的2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7.7%。
三、和平中学的学校历史
和平中学始建于1919年秋,是我县历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重点中学。九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为和平教育的领跑者,和平中学始终坚持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不断完善的奋斗精神,本着为全县父老服务的意识,向各高校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和平学子,圆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
1、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和平县知事何一鸾提议创办县立中学,组成了校董会,选定坐落在县城小东门的旧考棚为校址。9月,录取8 0名新生,开学上课,学制四年。首任校长,是以创建四约高小、推崇新学而名闻遐迩的前清拔贡、东水人骆树猷。在任8年,使和中从无到有,逐步扩大,为日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2、1925年“五卅”运动后,该校师生举行了罢课和反帝示威游行,并发动抵制英货、日货运动,使广大群众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1926年,在大革命形势推动下,早年毕业离校的校友卜恨生、黄惊白、张觉青等人为动员县内广大青年投身革命,秘密建立了“新和平青年团”,编印了进步刊物,宣传革命,促进了当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4、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该校师生激于爱国义愤,举行了罢课和示威游行。次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该校师生除参加示威游行之外,还分头发动县城机关、商号募捐钱物慰劳前方将士和县属抗日军烈属。
5、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和中成了本县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年秋冬,该校一批进步师生在校友黄惊白、徐梓材、黄志猷、曾源等指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出版刊物,发动青年店员、工人、农民学文化、学政治,书写抗日标语,出版抗日墙报,举行街头演讲,宣传团结抗日的主张,大大激发了县人爱国热情。1938年11月29日,日机开始轰炸和平县城,和中迁往大坝水背村。
6、l938年,本县开始建立共产党组织。根据当时东江特委指示,首先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发展党员,和平中学理所当然地成了本县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学运中心。是年l1月,成立了中共和中支部。此后不到一年,和中师生已有33人加入共产党。
7、l939年冬,该校开始筹办高中。全校发展到15个教学班。从此,和平县立中学便成了粤东北地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
8、抗日胜利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大规模内战。和中的地下党根据上级批示运用隐蔽和公开相结合的方式,继续进行斗争。1947年春,共产党员黄百炼奉命以复学为名重返母校和中,组成了党支部。在国民党特务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团结进步学生,机智地为党搜集情报,散发传单,为迎接和平县城的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1、1949年5月,和平县解放;同年8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宝萱代表县委、县政府接管和中并兼任校长。1950年“和平县立中学”易名“和平第一中学”。
2、1952至1955年,由于受到的“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学校工作受到了一些损失,被认为有“重大问题”的教师,被清洗的清洗,逮捕的逮捕,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3、1954至1956年,由于逐步纠正了工作偏离教学正轨的偏向,学校工作转向以教学为中心,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又有了明显提高,成绩是十分显著的。1956年应届高中42人毕业,39人考上大学,是和中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全校在学人数由698人突增到1084人。1960年6月,和中以其出色的办学成绩被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梁心希校长赴京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之后和中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
4、从1957年开始,在长约20年间,由于全国大气候的影响,该校跟全国各地许多学校一样,在一次接一次的政治运动冲击下,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学校几经搬迁,几遭易名,教学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十年浩劫期间,和中被当作“资产阶级染缸”、“修正主义教育黑样板”遭到了严重的摧残,校舍被侵占,设备设施被破坏,多数领导、老师受到打击和迫害,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5、1960年5月,“和平县第一中学”更名为“连平县东山初级中学”。1962年9月,“连平县东山初级中学”更名为“和平中学”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开展,和中校园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1978年,恢复为县重点中学,迁回了北楼原址,广大师生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了,教风、学风迅速好转。l97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进入了惠阳地区前列,受到了地、县领导机关嘉奖。
2、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和中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进入到一个新的辉煌时期。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严抓了校风、学风。于是,学校面貌日新,教学质量全面提高,1985年被评为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l995年被评为河源市首批市一级学校,并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绿色学校”、“河源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还被确定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实践研究基地。近些年来,学校高考成绩连年稳步攀升,2005年上本科线达到315人,本科上线率近80%;2006、2007年高考上线率均在80%以上;2008年,在生源质量比往届严重滑坡情况下,高考成绩仍然逆势上扬,本科上线人数达300人,比县定指标超额90人;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及省市表彰奖励180多人次;师生违法犯罪率一直为零。
3、90年的不间断建设,使和中的硬件设施得以逐步走向完善。2007年冬,县征回北楼岗3万多平方土地给学校,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了10余万平方米。校园主要建筑物有:3栋教学大楼、11栋教师宿舍楼、5栋学生宿舍楼、1栋行政教研楼、1栋综合大楼、1栋多媒体阶梯课室楼、1栋科学楼,一栋同时供上千人同餐的学生第一膳堂,一栋可同时供3000人用餐的第二膳堂接近竣工,每一栋建筑物都连接着按照数字化标准建设的电脑网络,花园式的建筑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优雅的环境尽显浓郁的艺术与文化气息。升旗广场、喷泉广场,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风雨操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多媒体电教室、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标准电脑室、标准语音室、课件制作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图书馆(藏书90000册)、阅览室、教工俱乐部、校史展览室、卫生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室应有尽有。不论是朝阳初升的清晨,还是夕阳斜挂的傍晚,幽雅的蘑菇亭下、苍劲的古朴树旁、缠绵的青草坪里都随处可见勤奋学子的身影。
1、和中在2004年秋季剥离了初中部,改制为高级中学,2006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12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认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师生员工近3000人。
2、200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和平中学连续三年每年扩招10个教学班,并将县城北楼岗一带荒地划给和中。乘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春风,是年该校征地3万多平方米,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建了一栋教学大楼、一栋学生饭堂、四栋学生公寓。
3、县委县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积极支持该校进行新课程改革,仅近三年就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完善了该校教学配套设备设施,实现了该校教学物质条件的现代化。目前,该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建有校园网,有数量充足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办公室全部配备了办公电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有学科教学功能室和理化生探究实验室30多间,高标准的电脑室3间,电脑200多台,电子阅览室1间。
4、200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再投入1000多万资金,新建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各1栋,平整北楼岗大操场一个,新建学校北校门。2010年后,学校将保持60个教学班的规模,师生员工将达4000余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九十年悠悠岁月,九十载弹指一挥间。回首昨天,我们百感交集、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期待、不敢懈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中人将会秉承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努力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谱写新的华章。
和平中学是重点高中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津市和平中学、和平中学是重点高中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