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重庆科技大学挂牌仪式(重庆科技学院介绍)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3 09:33:41

一、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1、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重庆科技学院在本科二批录取,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二本学院。

2、重庆科技学院始建于1951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1年成为重庆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3、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两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并于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学院办学以工为主,石油、冶金、机电为特色,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朝气蓬勃、蕴藏着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

4、截至2020年6月,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柔性引进的院士3人,高级职称610人,博士400余人,硕士及以上比例90%;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国家技术能手、重庆英才、巴渝学者、学术(产业)技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12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5、学校现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系、数理系、生物系、人文社会科学系、艺术系、外语系、体育系等15个二级院系,并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自考办公室。开设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等73个本、专科专业。

6、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

7、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8、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9、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

10、重庆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冶金材料特色学科专业群、石油与天燃气工程学科专业

11、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12、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13、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打开石油的天窗

14、重庆市精品课程:油气集输工程、冶金传输原理、大学物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油层物理、电力电子技术、HSE风险管理、大学英语技能拓展综合实践

15、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16、校级精品课程:电子拖动基础、财政金融、工程训练、应用写作、石油地质基础、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经济学、计算机与网络、分析化学、化学原料、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热力学、并控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现代物流学、拓展训练及户外运动、大学英语、金融学及热处理、理论力学获得。

17、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工业发酵微生物、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纳微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稠油开采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与控制、复杂金属矿产资源增值处理与清洁提取等3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社科研究中心2个,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8、截至2020年6月,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0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000余件,有近1000篇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等检索和收录。2012年以来,年科研经费均超过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19、截至2020年6月,学校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美国伯特利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应用科技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庆北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等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

20、学校坚持以“立德立人、求是求新、载文载道、为国为民”为办学宗旨,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紧扣“行业地、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奋力谱写学校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为早日建成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二、重庆科技学院介绍

1、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两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并于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学院办学以工为主,石油、冶金、机电为特色,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朝气蓬勃、蕴藏着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学校占地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580余万元。位于重庆大学城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2000多平方米,藏书60万余册,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

2、学校现有教职工13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11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253余人,博士83人、硕士425人,在读硕士、博士16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直辖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学术带头人4人、学术带头后备人选2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6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4人。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学校依托石油、冶金行业办学,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3、学校现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系、数理系、生物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艺术系、外语系、体育系等15个二级院系,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教育自考办公室。开设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等29个本科专业和钻井技术油气开采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等29个专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品牌专业,冶金工程专业为市级品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会计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6个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4、学校坚持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和“立足重庆、背靠行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尽早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

重庆科技大学挂牌仪式(重庆科技学院介绍)

5、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与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燕山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重庆工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依托行业,先后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一批冶金企业签定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昌原大学、美国库克大学、加拿大霍兰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美国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等国外高校和国际行业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6、学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了一批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一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科技开发和产品设计项目研究,2008年度的科研经费已超过4000万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专利21项,有40余篇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检索和收录。

7、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以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环境,先后为社会输送了六万余各级各类建设人才。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体育文化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大学生文艺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红五月·青年成才”主题系列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丰富多彩。学生在全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与制作以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和体育竞技舞蹈等相关竞赛中获得了120余项国家、省市级奖励。 2007年,我校女子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亚军。

8、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重庆科技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宏伟目标,重庆科技学院是伴随教育改革发展和重庆直辖的历史进程应运而生,也必将与重庆“新特区”一起腾飞。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重庆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由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两所学校均已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地方和行业享有良好的办学声誉,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9、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当年7月,为了适应全国冶金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决定筹建“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专修科”,选址于原巴县马王乡(今属九龙坡区)。1952年4月,改校名为“西南工业部冶金工业学校”。 1952年 11月 12日,万里同志(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签署命令,将学校名称改为“重庆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由中央重工业部拨款,易地复兴村(今大渡口区钢铁村)兴建校舍,翌年春学校迁此办学。1959年6月,根据贺龙同志(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命令,学校搬迁至杨家坪原西南工会干部学校旧址(即南校区现址)。198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84年实行冶金部与重庆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85年,由冶金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重庆钢铁专科学校”。1992年,国家教委又将校名调整为“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7月,学校划转至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9年2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0、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为培养新中国石油工业急需人才, 1951年9月 2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批准,正式建立“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校址选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化龙桥。当年招收专科生,与重庆大学合作办学。为了适应国家对一线应用人才的需求,学校于1953年由专科改为中专,更名为“重庆石油工业学校”。1955年石油工业部成立后,更名为“石油工业部重庆石油学校”,校址由化龙桥迁到大坪(即北校区现址)。1978年 9月,学校领导体制改为部、省双重领导,以石油工业部为主,校名为“重庆石油学校”。198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由中专升格为专科,更名为“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1988年、1998年石油工业部先后改制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3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重庆市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建,以重庆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11、2004年5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魏世宏党委副书记、校长:严欣平 [编辑本段]【校徽】 xiao hui(一)校徽外形取材于重庆市市花山茶花、长江滚滚的波涛和重庆连绵起伏的山丘,校徽打破了惯用的单调图章形式,具有高等学府严谨、庄重、厚实的底蕴;围绕中心标志的108颗小圆点象征学校的人才源源不断、桃李满天。

12、(二)校徽的中心主体标志形象取材于初升太阳映照下挺拔的油井、钢厂、城市的剪影。

13、(三)校徽标志的圆形底色部分以初升的太阳和经纬线的构成,寓意学校处于新时代、新起点、新校区和新的发展坐标;两组对称的、向上生长的碑柱,寓意1951年建立的石油、钢铁学科在新的起点上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奔向新的高峰。 [编辑本段]【校标】

14、由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书写 [编辑本段]【校训】厚德、博学、砺志、笃行八字校训从品德、学业、精神、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释义如下:

15、厚德,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出自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6、博学,学识广博,即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文理兼容,百科兼纳,专业领域游刃有余,高质量、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出自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和《论语》:“君子博学于文”。

17、砺志,磨砺坚强意志,志向专一,坚忍不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出自于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8、笃行,实事求是,崇尚实干,忠贞不渝,执着追求,身体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问思辨贵在笃行。出自于《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编辑本段]【校庆】校庆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现象。她是一个学校一定历史时期办学历史的总结,办学成果的展示,办学特色的体现,办学形象的塑造,办学理念的升华。概言之,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总演示。重庆科技学院是由1951年11月建校的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1951年9月建校的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于2004年5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因此,经学校研究决定,将重庆科技学院的建校年代确定为1951年,校庆纪念日确定为5月18日。

19、首先,这能充分体现办学历史的传承性。一个学校的办学历史,是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学校的办学财富,必须珍惜,必须传承。一般来讲,一个学校办学历史越长,她各方面的积淀就越厚实,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何况,办学历史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传承,是客观存在,无法割裂,就象婴儿不能割裂与母体的关系一样。因此,谈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史,就必然会谈到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就必然会谈到这种历史的传承,必然会谈到自1951年以来,走出工专和油专的六万多名校友,必然会谈到这些校友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这种必然,不仅是对过去办学历史总结和肯定的需要,更是办好重庆科技学院,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现实需要。因此,从工专和油专建校之日算起,重庆科技学院建校年代确定为1951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重庆科技学院办学历史的传承性。

20、其次,这能更好地体现校园文化的厚重性。什么是文化?简言之,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组人类群体行为规范的稳定预期和共同信念。显然,这种稳定预期和共同信念决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她是长期沉淀的结果,是厚积薄发的产物。校园文化的形成也是这样的,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没有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厚重,体现“厚德”的文化氛围是不可能的。应该说,没有工专和油专50多年校园文化的厚积,就不可能有重庆科技学院今天“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薄发。因此,把重庆科技学院的建校年代确定为1951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重庆科技学院校园文化的厚重性。

21、再次,这能切实体现未来发展的延伸性。谈办学历史的传承也好,谈校园文化的厚重也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社会,告诉师生,重庆科技学院是建立在有50多年悠久办学历史和厚重文化积淀基础上的,有着美好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她有着辉煌的过去,更有着光明的未来。她体现了现实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和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将重庆科技学院的建校年代确定为1951年,是对学校发展轨迹和发展指向的最好诠释,切实体现了重庆科技学院面向未来的信心、底气和竞争力。

22、最后,这能有效地体现校园文化的融合再生性。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庆纪念日为11月1日,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庆纪念日为9月3日。而重庆科技学院是2004年5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重庆科技学院成立之日,既是两种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的开始,也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诞生的标志。为了有效体现校园文化的这种融合,以及在融合基础上的再生性,有效地体现新生的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园文化的理念和特质,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积淀,展示新的校园文化风采。因此,将5月18日确定为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庆纪念日

23、“重科论坛- .cqust”以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为用户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服务。自2009年3月10号建站以来,“重科论坛”一直致力于发掘和引领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园网络文化,致力于和谐校园和网络文明的建设。她一直有着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是重科同学们交流的好地方,是重科同学们的网上之家。“重科论坛”本着“共建共享”的宗旨,通过网上交流,为师生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搭建了一个网络上的交流平台。 [编辑本段]【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重庆大学城重庆科技学院

24、邮箱:copyright@ 2008 cqust.cn

三、重庆科技学院有几个校区

重庆科技学院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重庆科技学院本部、大学城校区。

1、重庆科技学院本部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郊支路19号。

2、重庆科技学院大学城校区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学校占地2200亩,建筑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2亿元。位于重庆大学城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11月当选为“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占地2200亩,建筑总面积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7亿元。位于重庆大学城占地1500亩的新校区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560人,博士350余人,硕士及以上比例87.3%;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省(直辖市)级以上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共4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含资助计划)51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