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福建福州进入战时状态(为什么福建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1-16 01:01:57

一、为什么福建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根,每个姓都有自己的祠堂,这在福建广东是寻常见到的,估计全国有些地方也是一样,中国人讲究朔源寻根,每个祠堂都有自已故事,祖先是谁,从何而来,距今多少代……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承,生生不息,脉脉相传。

祠堂是根,让我们不敢忘了祖宗,更不敢为非作歹,愧对祖宗,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祠堂是魂,祖宗英烈齐聚,从无声名狼藉之徒能入祠堂,供奉的全是英雄名仕,后辈学习的楷模。

祠堂在福建广东尤其重视,斥巨资建祠堂是每个成功人的愿望,每个姓的祠堂无不金碧辉煌,这代表着家族的兴旺和发达。每年的大祭,不管多忙或多远,都要回来祭拜祖先,同姓相聚一番,为什么福建人,广东人比较团结,有一大部分是祠堂牵系着,同族相帮,不忘祖先。

先亮答案:一是历史原因,二是文化原因

福建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这种现象的背后无疑是有着历史、文化,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咱们一一进行解读:

现在福建居民中客家人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在家家户户都有祠堂这种现象中,客家人是最显著的例子,客家人非常注重祠堂的原因,更多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客家人是汉族族群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族群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上进行了五次大迁徙中,不断演化形成现在的客家人族群的!

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中原发生了“八王之乱”,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攻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称汉人为两脚羊,战时甚至吃人肉以做军粮的!

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阳,沿汉水入长江向东迁往湖北、安徽、江苏一带;向南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梅州的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转战大江南北十数省。

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粤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九江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次南迁,延续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C.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

公元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北宋都城开封被金兵攻占。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金人入主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在后来,蒙古灭金,入主中原。由于蒙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参军,“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转战南方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6.客家人向海外迁徙:客家人除了在国内不断迁徙,也一直有海外迁徙的历史

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以上内容来源于(人民网《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

历史上不断迁徙的客家人,不论面对何等的困境,都不成放弃对先祖的祭祀。或者说正是苦难的经历,让客家人更加怀念先祖们的默默付出。在最能体现客家人建筑风格的围屋中,作为围屋最中心的区域,必然是祠堂!

围屋作为客家人移居他乡的建筑,建筑时便是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的!围屋是客家人在异地他乡安身立命的屏障,在这种置身险地之中,客家人都把最好的地段,最宽敞的位置,摆设祠堂,就知道,客家人的祠堂传统,是真正进入骨髓里的东西了!

历史上的土客之争(土著与客居此地的客家人之间的争斗),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的!因为一亩地,一口井,几千人持械打斗,死伤自负这种事件,明确载于史册上的就有数十起。所以客家人需要围屋,更需要一种身处异地的精神寄托!

精神寄托最理想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族中先祖。

中国自古就是处在农耕文明中的,相关的文化也是与农耕文明离不开关系的!农耕文明下,最需要的就是劳动人口,相对固定地居住在一处地方,并且按照物候学,有规律地从事农业生产。这几点要素,在历史上,在文化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引导,几乎都是纵贯历史的!

农业方面就不说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农业一直是头等大事!军事上,为了保护耕地,为了防卫农耕时,庄稼不被破坏,城寨最开始的修建就是为了解决,固定居所,固定耕作、安全保障这个问题的!宗教的仙家都是划片,各司其职,不是本地神,不管本地事。

祠堂文化也是这样,为什么客家人格外重视祠堂文化,与客家人一直坚持农耕的劳作方式是分不开的(现在肯定农耕的从业人口很少了!)农耕文明下产生的宗教神灵都是各管一片的!始终处在游离状态的客家人,自己都不太愿意相信,故土上的神灵会收到远在他乡的香火,祈愿。所以客家人选择了更贴近自己的先祖,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予以信仰。

2.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祠堂文化:

现代的育儿科学,启蒙教育,到心理学等相关领域,都有明确的实验数据、科学论断,来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家庭的仪式感,对家庭成员的成长,尤其是幼儿、青少年的成长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仪式感越强,家族内凝聚力越强,家族内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在行为处事,性格品性上,缺陷就越少!与童年越不幸,长大越没有安全感几乎是相反的!

我相信正是客家人在奉行祠堂文化中,经过几代人的观察,发现这种家族仪式感是有用的!有益处的!只是对于这种益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曲解(科学解读与先祖庇佑的差距肯定不是一两代人能够解释清楚的!),但是确实效果很好,又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以才会一直坚持下来!

以上只是对古代或者近代祠堂文化的一种解释,那么现代的祠堂文化是怎么回事呢?是一种感恩的反哺,是一种寻根溯源的归属感!现在不仅仅在福建,全国各地都有一股祠堂文化的热潮(占地200亩的邱氏祠堂),这是一种家族繁荣,开枝散叶后,在回顾过往,对先祖,对家乡,对族人一种感恩式地反哺!更是一种远在异地漂泊,远在他乡奋斗,而功成名就的人们,想要获得关于寻根溯源的一份归属感!

根文化,说到底还是华夏文明中,农耕文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现!在游牧文明中,就不讲究根,这种固定地点,固定方式的传承!航海文明下,就更不提根,这种显然束缚自由航行的词汇了!

这是文明本质带来的!祠堂文化就是一种根文化,是一种让人能够在耄耋之年感到归属的慰藉!

福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有地理、历史和文化三方面的原因。

从地理上看,福建依山傍海,八闽之地,“八山二水一分田”,隔中原王朝比较远。所以魏晋之际,衣冠南渡,会选择福建;近代搞土改和“破四旧”,福建也搞的不完全,保留了很多东西。

从历史上看,但凡中原王朝内乱,北方士族南迁,都会首选福建、广东一代,泉州当地的晋江、洛阳江都是这样来的。南迁的士族为了保存自己宗族的完整性和纯洁性,在建筑上建造了土楼、庄寨,在文化上也很重视宗族的延续和传承。

从文化方面来看,浙江受钱缪影响比较大,福建则受朱熹影响比较大。朱熹本来就是福建人,其家礼和祭祀的思想对福建人的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客家人,几乎都是如此。除了宗族的作用,也很重视民间宗教,海外移民很多。

修正后的问题:家家户户有祖先牌位或村村有祠堂(如此或许比较合适)。

鄙人的看法:一、福建人的祖先大部分为南渡的衣冠士族,对宗族文化比较热衷;二、两宋以来,福建受儒家理学的影响,宗族观念尤重。

第一:南渡的汉人士族,安土重迁

福建旧为七闽之地,自汉武帝灭闽越并迁数十万闽越原住民于江淮后,福建大江大山之间已然人烟绝迹,仅存现在的福州地区设置了冶县,只留下部分汉军将校镇守兹土。

至东汉末年,东吴再次对瓯越进行征讨镇服,渐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福建北部,并建立建安郡管有整个福建。

紧接着,在经历了西晋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大量的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其中在福建的部分被后世称为“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分别为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这八大姓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几乎占据了福建现有人口的三成以上,如福建前三大姓分别为陈、林、黄。

第二:朱子过化之地,儒家忠君爱家思想严重

延续自两晋南北朝的家国观念,加上两宋时期福建表现出的疯狂的文化昌盛现象,福建一直以来就具备着比其他地区更深厚的敬祖情感。

在福建,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沉东京,浮福建”。

南宋时期的福建,出过朱熹这样的大儒,他在福建这样的文化之都中重新定义了家国理想和做人准则,忠君爱国与修身齐家之观念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也正是那时起,福建的泉州有着这样的美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福建更是如此,全域浸在文化盛宴之中并得以后世延续。

这种思想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宗族和国家立场,也正是从宋代开始,福建大大小小的家族聚落开始了道德自治的制度,以耕读为纽带,将治家通过科举升华至治国,从而延续至今。

这种连绵不断的治家延续,以及科举的画龙点睛,让福建的每一个村级聚落都呈现出浓厚的耕读文化气质,为了怀念祖先的美德和治家明训并希望后世子孙继承美好传统,保持和加强宗族抵抗外力的凝聚力,这些地方更是以宗族祠堂为纽带将每一个个体牢牢绑在一起。可以说是道德约束也可以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是如此才造就了福建的祠堂文化昌盛至今。

不是家家户户!是每个村每个姓!不光福建,在整个南方乡下,基本上每个村都有祠堂。例如我家,一个村都姓潘,但也建了八个祠堂了。祠堂,是宗法制的体现。基本南方汉人都是北方过来的,再加上南方战乱少,基本上传统文化都保留得比较多。祠堂是为了后人不忘祖宗,不忘自己哪里来的。还有红白喜事都可以在祠堂。

祠堂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家族

祠堂维持着怎样的秩序?——宗亲

所以为什么要每村有祠堂,因为要保持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不出来,在战争中就能展现出来了。

在以前,一村一姓,姓氏之间的矛盾就是族人的矛盾,

所以历史上是发生过很多村落间的械斗,大姓横行霸道之事屡有发生。

答主首先需要更正下这个问题,并不是福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的。我也查了下福建的祠堂数量如下:据2015年8月的调查显示,福建省宗祠总数约在13272座,平均每万人拥有359座,每个县、市、区拥有156座,宗祠总数名列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的宗祠数也是全国第一。如此数量众多的宗祠,是福建省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然后是龙岩地区拥有的宗祠数量第一是2686座,也是人均数量最多的,然后是漳州地区为2436座,其次是泉州与宁德地区。当然,大部分的宗祠是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修缮的,也有不少的宗祠是近30年才能修建的。

至于为什么修缮这么多的宗祠?只能说福建人的宗族观念很强的,缅怀自己的祖先,怎么纪念呢?干脆修个祠堂吧。也就有了这么多的宗祠数量了。

我老家坐落在福建与广东相邻的一块小平原上,和周边所有村庄一样,村前矗立着的就是村里的祠堂。祠堂坐北朝南,面前是一块平整水泥地,用于祭祀时摆放桌椅及祭品,下边就是村前狭长的湖泊,连接着一片广阔的田地。

我们全村几乎都姓陈,除了划入自然村管理的沈姓和郑姓(也有各自的祠堂)小村落。祠堂平时是空荡荡的,被供奉为先祖的神像并不摆在祠堂,而是在村里的庙。除非重大宗室庆典,平日里村民都是到庙里祭拜祖先。

每年也就祖公爷生辰节等两三个大节才会把先祖神像“请”到祠堂,乐队齐鸣,鞭炮飞响,全村村民奉上最好祭品进行祭拜,然后请来戏剧团(潮剧)表演,甚是隆重。

除了大节庆,会使用祠堂的就是村里有老人去世、办丧事需要大场地,但这是祖先神像肯定不能在祠堂里。

福建福州进入战时状态(为什么福建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

我小时候经常到周边的各个村庄玩耍,看到的每个村的祠堂基本都大同小异,也都是村里办宗室大节及办理丧事所用。有钱点的村,会把祠堂修缮及管理得比较好,其它的就显得比较破旧。

我也曾经请教过村里的族佬,为什么会有祠堂,老人说,这是有咱们村的时候就有的,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

祠堂是对族中先祖思念的精神寄托,是一种根文化,这是文明本质带来的!

客家人是汉族族群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族群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上进行了五次大迁徙中,不断演化形成现在的客家人族群的!

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中原发生了“八王之乱”,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攻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称汉人为两脚羊,战时甚至吃人肉以做军粮的!

福建旧为七闽之地,自汉武帝灭闽越并迁数十万闽越原住民于江淮后,福建大江大山之间已然人烟绝迹,仅存现在的福州地区设置了冶县,只留下部分汉军将校镇守兹土。

至东汉末年,东吴再次对瓯越进行征讨镇服,渐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福建北部,并建立建安郡管有整个福建。

根文化,说到底还是华夏文明中,农耕文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现!在游牧文明中,就不讲究根,这种固定地点,固定方式的传承!航海文明下,就更不提根,这种显然束缚自由航行的词汇了!

中国自古就是处在农耕文明中的,相关的文化也是与农耕文明离不开关系的!农耕文明下,最需要的就是劳动人口,相对固定地居住在一处地方,并且按照物候学,有规律地从事农业生产。这几点要素,在历史上,在文化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引导,几乎都是纵贯历史的!

历史上的土客之争(土著与客居此地的客家人之间的争斗),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的!因为一亩地,一口井,几千人持械打斗,死伤自负这种事件,明确载于史册上的就有数十起。所以客家人需要围屋,更需要一种身处异地的精神寄托!

这是文明本质带来的!祠堂文化就是一种根文化,是一种让人能够在耄耋之年感到归属的慰藉!

精神寄托最理想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族中先祖。

二、中国闭关锁国的时间

1、一、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

2、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更接近奴隶社会。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几百年前的唐朝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后。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经济商业社会更是大大的落后,至少落后几百年的文明进程。

3、元朝统治实行领主分封制、工奴制这些都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征。元朝大量“驱口”(奴隶)极其普遍的存在,证明元朝是奴隶社会。在开设的“人市”可以任意买卖驱口。在元朝一个中等官员就可能有人上百个驱口,一个大使长(奴隶主)的驱口往往成千上万,忽必烈宠臣阿合马就有七千多个驱口。

4、驱口就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是主人的私有财产。驱口既要向使长缴租,也要向政府纳赋。元朝法律规定“驱口与钱物同”。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主人杀死无罪驱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杀他人驱口杖一百七。杀一个“驱口”与私宰牛马的刑罚几乎相等。元朝佃户地位也极其低下,元朝法律规定:主人打死佃户只杖一百七。在元朝曾是自由之身的农民再度沦于农奴的命运。

5、元朝不止用法律的形式赤裸裸的宣布各族人的不平等,也赤裸裸的宣布同种人的极度不平等。元朝这个由低级原始民族游牧部落建立的朝代使中国又回到了奴隶社会。

6、二、元朝不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

7、目前许多中国人认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朝代,这是一种误解。大大的认识错误。元朝灭了南宋后迅速腐化堕落。其腐化堕落的程度与速度比满清的八旗子弟有过之而无不及。忽必烈很窝囊,对日本、瓜哇的讨伐皆力不从心,死时很窝火。忽必烈以后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现在吹嘘蒙古的人只有吹嘘铁木真,而铁木真死时根本就没有统一中国,别说南宋就是金朝都没完全攻占。元朝对外战绩可谓其差无比。

8、元朝自统一中国后,其对外战争几乎是次次失败。众所周知忽必烈于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公元1281(至元十八年)两次发动对日本的远征,皆以惨败而告终。从此日本人开始从仰视中国到蔑视中国。公元1282(至元十九年)、公元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元朝军队两次征伐安南(今越南北部)最后的结果还是都以惨败告终。公元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元军远征占城(越南中南部),公元1293年(至元三十年)远征瓜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又是均以失败告终。忽必烈抱着遗狠耿耿于怀而死,忽必烈之后元朝谈不上对外有什么战绩。历史再次证明,擅长掠夺贫穷的流氓强盗,喜欢不劳而获的原始游牧民族再抢到富贵的学者文明人的财富,享受到幸福后,它们往往表现得更贪生怕死。

9、元朝成立后对外战绩是其差无比的。元朝不仅根本没有给中国增光,反而给中国丢尽了脸。

10、三、“倭寇之祸”是从元朝开始的

11、许多国人大概都以为“倭寇之祸”始于明朝,其实“倭寇之祸”是从元朝开始的。公元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倭寇在庆元“城郭,抄略居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倭寇欺负中国的记载。元政府对倭寇入侵表现得无能为力。公元1309年(元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枢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十月,以江浙省尝言:“两浙沿海濒江隘口,地接诸蕃,海寇出没。”枢密院官议:“庆元与日本相接,且为倭商焚毁。”元朝统一中国后不到三十年已经被日本人欺负了。

12、元朝末年倭寇更是日益猖獗,红巾军起义时占领辽东的金、夏二州后,“倭人攻金夏州,杀红军据其州者,即奏遣人往赏赉而抚安之。”此时元政府竟然无耻到派人加赏倭寇。

13、四、元朝用法律形式规定妇女不许改嫁

14、公元1311年(元朝武宗至大四年)元政府颁布的法律明令规定“命妇夫死不许改嫁。”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用法律形式明确限制妇女改嫁鼓励妇女守节。在《元典章》记载着“不改嫁誓状”、“失节不封赠”、“奁田需听夫家为主”等等压迫妇女权益的法律。

15、宋朝妇女改嫁比比皆是,宋朝在法律上从未限制妇女改嫁,在关于妇女改嫁的法律上比唐朝还要宽泛、自由。可是中国有些竟认为宋朝不许妇女改嫁。很奇怪怎么能把元朝的行为怪在宋朝身上呢?

16、五、率先闭关锁国实行海禁的是元朝

17、率先闭关锁国实行海禁的不是明朝而是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施行海禁的政府,元朝前后一共搞了四次海禁,四次关闭市舶司,禁止平民出海贸易。

18、第一次海禁从公元1292年(世宗至元二十九年)到公元1294年(世宗至元三十一年)止。第二次海禁公元1303年(成宗大德七年)到公元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止。第三次海禁从公元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到公元1314年(仁宗延枯元年)止。第四次海禁从公元1320年(仁宗延佑七年)到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结束。后来由于南宋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实际元朝已经失去对沿海的控制能力,所以以后再无力实行海禁。

19、元朝禁止出口的货物比宋朝多,不仅包括铜钱、金银铁、粮食、弓箭、马匹、兵器连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手工业品丝绵、缎匹、销金绫罗等也被列为禁止出境货物。元朝出海的限制、要求远比宋朝严苛,出海凭证也远比宋朝繁琐复杂。元朝实行的种种严苛措施使中国海外贸易日益萎靡衰落。

20、六、元朝使中国农业受到严重破坏

21、元朝还没完全统一中国之前,蒙古贵族宠臣别迭竟然进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22、如果实行的话,中原将变成草原。中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具有上千年的文明开垦的中国的中心地区,将毁于一旦。多亏契丹人耶律楚材坚决反对,才保护了千年的文明成果,中国人应该记住这个汉化程度极高的契丹贵族的后裔,保护中国文明的人。但中原的大片地区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毁坏。

23、元朝统一中国之后,蒙古人开始把良田变成牧区,弄得中国境内到处都是养马场,山东沿海登、莱一带,都成了“广袤千里”的牧场。甚至两淮都有养马场。“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孳畜”。宋朝经过上百年兴建的水利良田变成草场,致使中国农业大倒退。

24、七、元朝的使中国经济社会僵化衰退

25、元朝不仅禁海还禁夜市,禁止夜间点灯,禁止结社集会,禁止民间练习武艺、打猎等等。元政府还关闭南宋贸易场,致使“舟车停留,道路萧条”,每年“越境私贩作罪者动以千人。”这说明宋以前的商业贸易是多么的繁荣,也说明生活在开放环境下的宋人不适应元朝落后的管理统治,虽然元朝法律严苛但依然有大量的宋人冒险犯法。

26、元朝政府的专制落后的统治致使人民民生失去活力,中国商业发生大倒退。游牧民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完全不懂经济规律,一点不顾民生实行的种种倒退落后的政策、措施,彻底阻碍了中国工商业文明因素的成长及原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27、宋朝先进的民主氛围、快乐的民生、繁荣的商业氛围在元朝种种倒行逆施的政策统治下,逐渐变得僵化失去活力。那些宣扬游牧民族输血有利于中原王朝恢复活力的言论,完全是不顾历史事实的颠倒黑白的胡说八道!!!

28、中国目前有些人用元朝政府攻占南宋后实行减免税暂时收买人心时的税收对比南宋政府末年在强敌压迫数十年时的税收,说明南宋剥削繁重而元朝的剥削轻。

29、元朝人评价元朝的税收时说:“割剥民饥,未见如此之甚!”,元朝后期“酒课,盐课,税课,比之国初,增至十倍。征需之际,民间破家荡产,不安其生。”

30、宋元之际的诗人汪元量《利州》:“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五十年前好四川。五十年前是宋朝的好时光。这是宋朝遗民怀念宋朝美好的时光,元政府、南宋政府谁的税收重一目了然。

31、南宋政府后期税收相比宋朝以前是有所加重,那是因为国家面对强敌,被迫而为。元政府攻打宋朝前的疆域包括金国、西夏、西藏、云南等大片疆域,南宋被完全包围。此时元政府用一半以上的税收做军费攻打南宋。抗日战争时期不到八年,中国已经减感不支。而南宋政府苦苦支撑四十多年,此时税收必然比常时繁重。唐朝安史之乱之后被围困还吃人呢。这时南宋大部分百姓都是自愿,而南宋反而末并未出现大规模的造反现象。说明南宋很得人心,现在有人竟用南宋政府在战时的税收来证明南宋政府的“黑暗”统治。更有甚者用此时的税收代替整个宋朝的税收,真是无耻之极!!!

32、元朝虽大,却没有南宋富裕。据忽必烈统一中国后统计,中国南方为1184万户,北方为135万余户,南北比例为九比一。这南方就是南宋曾统治区域。公元1283年(至元十九年),北方居民大量南流15万户,相当于北方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元政府屡次下令禁止,并在黄河、江淮诸津渡设立了缉查南移流民机构,勒令已到南方的流民北返。但即使这样“民望南而流如水之欲东”,直到元朝灭亡也未解决严重北方人民大量迁移到南方的社会问题。这是贫民地区往富裕之地的移民。相当于今天的墨西哥、古巴往美国偷渡移民。这反映了当时的南北经济差距,也反映了宋朝统治地区的富裕。元朝中叶文宗天历年间,全国商税九十万锭,曾是南宋的江浙行省一地就达26万锭,而当时全国中心元大都只有10万锭。

33、元朝的经济大部分依赖南方,就是依赖南宋统治地区。元朝的所谓经济成就只是南宋的有幸遗留,这还不包括元朝不开明经济政策造成的恶劣影响。这还不是南宋未遭到严重毁坏前的文明奇迹。元朝各方面都严重落后于南宋。是中国文明的衰退时期。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导言中说:“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34、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爆发农民起义最频繁、规模最大的朝代

35、《中国史稿》:“在号称全盛的忽必烈统治时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就没有停息过,在元朝统一全国后仅七十年,就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大起义。”

36、“忽必烈统治时期,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根据元政府统计,至元二十年,大小起义二百余处,至元二十六年就增加到四百多处。几乎南方各地都有起义发生,尤以浙、闽、广、交界地区最为激烈。”这说明在南宋曾统治地区人民反抗元政府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这个起义频率规模还没有哪个朝代能超过元朝。

37、元朝在南方的统治极不稳定,“荆湖闽广之间,兵兴无宁岁”。反元的武装起义更是前仆后继。从1280年(至元十七年)到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之间,漳州陈吊眼、许夫人,福州林天成、南康杜可用、廉州霍公明、郑仲龙以及福建的黄华,四川的赵和尚都先后起兵。起义的首领大都是南宋抗战将领张世杰的旧部,多以恢复南宋为号召。

38、公元1351年(至正十一年)由韩山童、刘福通发动红巾军起义更是波澜壮阔,更是建立“大宋”政权,一度攻占杭州、汴梁、上都等重要城市。并在上都开平烧毁了“富夸塞北”的蒙古宫阙。朱元璋的队伍也是归“大宋”政权统辖的,最后朱元璋彻底把蒙古人赶出中国,建立“明朝”。

39、元朝从建立的那天起,直到灭亡。农民起义就没有停止过,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爆发农民起义规模最大、最频繁的朝代。

40、未经允许,不准转载,违者必究!://longyd.blog.hexun

41、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直系祖先多本-磨根(Dobun Mergen)曾在森林里要了别人一块肉,回家途中,见到一个另外部落的人快要饿死,提出把他的亲生儿子卖给多本-磨根,来换这块肉。多本-磨根於是给了他肉,把少年领回家做奴隶。可见当时游牧民族常常饥寒交迫,为了一口饭把儿子卖掉。(多本-磨根死后,此奴隶和他的妻子有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之一就是铁木真直系祖先)。

42、这是不是偶然现象?那接着我们看看,多本-磨根的妻子共有五个孩子。她们妈妈死时,最小的孩子伯东查(Bodoncha,是成吉思汗的直系祖先)年幼,其它四个哥哥立刻分了她妈妈的牲畜和食物。不留给年幼的伯东查任何东西。柏东查饥寒交迫,被一群善良的牧民救起,给他食物,过几年后,伯东查遇见了他的哥哥,教唆他们把这群牧民抓过来作为奴隶,从此生活状况好转。草原也许不乏善良的牧民,但是那些奴隶主都是些没有道德约束、无恶不做的强盗。蒙古贵族后代非常欣赏这些恩将仇报的行为。这些“光荣”事迹是用来给蒙古贵族作教材,教他们后代如何反客为主用,才传颂给后代的。

43、据元史-本纪一,成吉思汗直系远祖母莫拿伦有七个儿子,有一天,有一群小孩在她的领地上挖草根充饥。莫拿伦害怕自己的草场被破坏,就命令用车撞死撞伤这些小孩,结果与小孩所属部落发生战斗,寡不敌众,莫拿伦和在家的六个儿子以及部落几乎全部被杀。只有一些残弱妇女和小婴儿海都幸存。(海都后来成为蒙古部落第一个汗。)。人类都有瘾侧之心,如果游牧民族不是生存艰难,是无论如何不会欧打用草根充饥的小孩,也不会为此大规模杀人。

44、游牧民族这种为争夺食物斗争的行为代代相传,到了成吉思汗这代也不例外。成吉思汗三世祖先拿不勒已经是汗了。地位非常高。部众很多,可亲属照样食物不充足。成吉思汗父亲死后,他们部落因此不再给她妈妈肉吃,她妈妈为此和俺巴孩的两个老婆吵架,结果他们权力部落抛弃成吉思汗的妈妈和她6个年幼的孩子,有一个老人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因此被人用长矛戳死。可见野蛮残忍的风俗。

45、成吉思汗一家老弱被抛弃后,更是饥寒交迫。他自己为了抢一条鱼,把自己的亲兄弟杀死。成吉思汗一家是草原上的贵族,地位非常高,贵族都是如此,更何况普通百姓。因此说游牧民族“常常没有温饱,经常发生为了争夺食物,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老老幼病残遭到遗弃”并不为过。

46、说起野蛮残忍,例子更是举不胜举。成吉思汗的母亲和一个部落男子成亲,路过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的地方,也速该见他母亲长得漂亮,立刻找他的两个兄弟去杀那个男子。男子见势不妙,丢下他妈妈乘马逃去,也速该三兄弟追了7坐山岗,追不上才罢休,回来把哭哭啼啼的妇女抓到帐篷里强奸。后来生了成吉思汗。这种行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杀人强奸的罪犯,被社会主流鄙视。但在游牧民族社会,非常普遍,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抢婚。后来成吉思汗自己的老婆也被抢婚。成吉思汗找扎不合帮助把她老婆抢了回来。相互凶杀不止,活象一个犯罪团伙。

47、俺名之为草原游牧生活环境下人性的异化

48、号称有血性的狼蒙古人建立的“强大”元朝只有80多年,而被抨击“积弱”的宋朝却有300多年。这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49、联合国大会刚刚通过不投票的决议,要在2006年纪念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800周年。

50、上面已经谈了鞑靼人的好的方面,现在该谈谈他们的若干坏的品行。他们对其他民族最为傲慢,蔑视所有人类。的确,无论其他民族的贵族还平民,他们都视同无物。在可汗的宫帐里,我们看到雅罗思拉夫(Jelozlauv)(俄罗斯的一个王公贵族),看到格鲁吉亚国王和女王的儿子,还看到许多地位显赫的苏丹们,及高丽的王公,但这些贵宾宾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被派来照料他们的鞑靼人,不管出身如何卑微,都走在这些外宾前面,并且总是居高临下地坐着。千真万确,这些贵宾只能屈居下坐。

51、对于其他民族,他们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他们也经常欺骗其他民族,实际上,他们从来不讲真话。当然,他们开始的时候总是甜言蜜语的,但是到了最后,他们就会象只毒蝎子那样发难。他们十分狡猾和欺诈,总是竭尽全力用欺骗来蒙蔽所有的人。他们行事手段卑鄙得象他们的饮食一样污秽。他们想算计别人时,能够用惊人的手段隐蔽意图。让别人毫无防备。也无法来对付他们的诡计。

52、喝得大醉被他们认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即使有人喝酒太多呕吐生病,也不停止喝酒。他们非常贪婪吝啬。习惯于向别人要东西,自己却一毛不拔。他们把屠杀其他民族不当作一回事。总之,要写完他们所有的坏性格,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坏性格很多.写不胜写。

53、凡是能吃的东西他们都吃,他们吃狗、狼、狐狸和马,而且,需要的时候,他们也吃人肉。例如,当他们攻打中国的一个城市(中国皇帝就驻扎在这里),他们围城太久,把他们自己的粮食完全吃光了,一点吃的也没有,他们就在每十个人中抽出一个人来当食物吃。他们吃母马在生小马时排泄出来的脏东西。不仅这样,我甚至看见他们吃虱子。他们说:“这东西吃我儿子的肉,喝他的血,难道我就不能吃它了?”我还见过他们吃小老鼠。

54、他们不用桌布或餐巾。他们既没有面包,也没有蔬菜水果等等,除了肉什么也没有。不过,他们吃肉也很少,其他民族简直难以依靠它生存下去。

55、他们双手沾满了肉的有油腻。当他们吃东西时,他们就在裹腿或草之类的东西上擦擦手。按照他们的风俗,其中地位较高的人有小块布片,吃完了就用它擦手。在吃肉时,他们当中的一个人把内切成小块,另一个人用刀尖取肉,送给每一个人,有人给的多,有人给的少,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地位的贵贱。

56、他们从来不洗盘子,即使偶尔用肉汤来冲洗盘子,洗完后他们又把由汤和肉倒回锅里去。坛坛罐罐、匙子之类的餐具,如果想洗干净,也用同样方法冲洗。他们认为,不管用什么方式浪费任何食物或饮料,都是极大的犯罪;因此,在骨髓被完全吸尽以前,他们不允许把骨头丢给狗吃。他们自己从不洗衣服,也不许别人洗衣服,特别是在打雷变天的时候更不允许。

57、只要他们有马奶,就喝得很多。他们也喝山奶、牛奶、甚至骆驼奶。他们自己没有葡萄酒、麦酒或蜂蜜酒,除非别的民族运给或赠给他们。还要,在冬季,一般不富有的人是喝不到马奶的。他们把小米放在水里煮,做得很稀,只能喝汤。他们每人在早晨喝一、二碗,白天他们就不再吃东西了。不过,在晚上,他们每人都吃一点肉,并喝点肉汤.但是,在夏天,因为他们有很多的马奶,他们就很少吃肉,除非偶尔有人送给他们肉,或者他们在打猎时捕获某些野兽或鸟。

58、 1345年,在黑海之滨富饶的克里米亚半岛,有谣传说,一股正在东方肆虐的瘟疫正在到处蔓延。但是,当时更让人胆战心惊的不是传说中的瘟疫,而是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蒙古人已经打到欧洲边缘。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法城就是意大利商人建立起来的设防城市,而蒙古人已经兵临城下。

59、这场战争的起因不过是一群意大利商人与当地的穆斯林居民在街头发生了争执。这场小范围的冲突骤然升级,穆斯林于是向挥戈西进的蒙古人寻求救兵。正欲征服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的蒙古王子,借此机会毫不犹豫地发兵,将这群意大利商人和东罗马帝国的守军团团围困在卡法城墙之内。

60、卡法坚固的城防和守军的顽强抵抗,使驰骋纵横的蒙古大军也一时难以攻克,围困整整持续了一年。这时传说中的恐怖瘟疫开始在蒙古军队里爆发。士兵们纷纷倒下,蒙古军阵营里再也听不到那种剽悍狂野的喊杀声。面对部下空前的疲软状态,蒙古王子被迫决定终止围困。

61、卡法城的守军并不知道蒙古军营中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很奇怪,为什么一向攻势凌厉的蒙古人会忽然变得沉静了,有好些天都不见进攻了呢?难道说蒙古人久攻不下已经放弃了?还是说他们在积蓄新的能量,准备发起更强势的进攻?在纷纷的猜测中,已经筋疲力尽的卡法守军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日子。

62、然而,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卡法守军吃惊地发现,蒙古人又在城下摆开了攻城的阵势。而且这一次,他们似乎改变了战术,不再使用云梯,也不再无谓地让成千上万的士兵蚁附城墙强攻,而是在城墙外架起了一排排三人多高的巨大的木质抛石机。他们要向城里发射炮弹!卡法守军战战兢兢地等待着,不知道即将降临到头顶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63、随着蒙古王子一声令下,无数致命的新式投射弹向卡法城飞来。刹那间,卡法守军一个个全都惊呆了。上帝啊,那些炮弹……全都是人!

64、卡法守军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具具被瘟疫感染、正在腐烂的士兵尸体就已被猛然抛入空中,飞进卡法城内。卡法城就这样堆满了死尸。

65、不久,这些对卡法守军来说不知如何处理的腐尸就开始污染空气,毒化水源。人们终于明白了蒙古军的用意,因为卡法城里也开始爆发那种令人恐怖的瘟疫——黑死病。患这种病的患者开始时出现寒战、头痛等症状,继而发热、谵妄、昏迷,皮肤广泛出血,身长恶疮,呼吸衰竭;快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就纷纷死亡,死后皮肤常呈黑紫色,这种可怕的疾病因而得名“黑死病”。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鼠疫,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烈性传染病。不到几天,城墙内的卡法人便纷纷丧命,城里街道边上到处是身上长满恶疮、黑斑的死尸,卡法成了一座人间地狱,侥幸活下来的人一个个蒙着黑纱,惶惶然地逃向城外。

66、卡法城中的意大利商人就这样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上了帆船,准备返回意大利老家。然而,这些人哪里知道,与他们随行的还有传播黑死病的罪魁祸首——老鼠和跳蚤。被跳蚤传染的老鼠爬上泊船缆绳,藏进货舱,随着帆船驶向地中海。

67、意大利商人的船队还在海上的时候,卡法城被黑死病笼罩的消息已经传遍四方,欧洲一下子变得人心惶惶。船队长途跋涉回到意大利,但没有人同意他们靠岸,因为船行驶在海面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感染了致命的病菌,水手们正纷纷死去。

68、1347年10月,这批商人最终抵达了西西里的墨西拿港。惊恐不安的港口负责人对船只进行了隔离,可惜为时已晚。就在第一根泊船缆绳连接到岸上时,老鼠已经率先登陆,简短的停靠已足以使黑死病登陆欧洲。

69、从卡法城里逃出来的,当然不只意大利商人这一批船,他们停靠的港口也不止一个两个。因此,逃亡者很快把黑死病带到了整个欧洲,不仅欧洲大陆,连英伦三岛和北非国家也都无一幸免。欧洲历史上开始了最骇人听闻的恐怖的灾难。1348年的欧洲人口过剩,灾难不断。战争、农业歉收、饥荒和其他流行病的爆发已使孱弱的欧洲举步维艰,新的瘟疫恰逢此时登门造访。在短短的两年内,黑死病就把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送入地狱,2000多万人消失。

70、众所周知,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是与教会的统治联系在一起的,而黑死病带来的大毁灭成了历史的转折点。这次大毁灭使欧洲人口骤降,变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许多幸存下来的人因此对旧制度质疑,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动摇。因此有人说,正是黑死病的流行,客观上摧毁了旧有社会体系,使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的黎明。也许这是事实,不过,即便这场恐怖灾难过了一百多年之后,劫后余生者背负着深重的苦难,还仍然难以走出灾难的阴霾,其代价之惨痛令人不胜唏嘘。甚至即使在今天,你依然能从幼儿园孩子们所唱的歌谣中感受到那股迷漫的恐怖气息:“一圈圈玫瑰花开,花束装满口袋。阿嚏,阿嚏,我们全都死去……”

三、空手道运动入门

空手道亦称空手,是发源于琉球王国(今琉球群岛)的一种武术,关于空手道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最为学术界所认同的一种说法是,空手道的前身是古代琉球的武术“琉球手”或“手”,融合了传入的中国武术后,被琉球人尊称为“唐手”;后来又接受了日本武道的影响,成为现代的“空手道”。

1994年日本广岛第十二届亚运会空手道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空手道比赛场地一般为8×8米。比赛项目有套路赛(型)和格斗赛(组手)两种。在组手比赛中,一方有效进攻导致对手瞬时丧失战斗能力或重心明显移动为得分标准。

创立者:船越义珍(1868–1957)、船越义豪(1906-1945)

来源流派:首里手竹内流(古柔术)新(或神)道杨心流(柔术)

发展流派:和道流、松涛会、千唐流、神道自然流、养正馆空手、极真

松涛馆流是空手道的一种,由船越义珍(1868.11.10–1957.4.26)和他的儿子船越义豪(1906-1945)从多种武术发展而来。船越义珍出身在冲绳,他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演武,广泛地推广了现代化空手道,并且促进了包括庆应义塾大学、早稲田大学、一桥大学、拓殖大学、中央大学、学习院大学和法政大学等大学在内的大学空手道社团发展。

船越有许多在大学社团和社会道场的学生在他1957年死后继续执教空手道。然而内部不同的意见导致了不同组织的诞生,包括中山正敏的日本空手协会(JKA)和江上茂的松涛会的最初分裂和其他的陆续分裂,导致了如今尽管他们都受船越的影响,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松涛馆”。

松涛馆是船越义珍1936年在日本目白建立的第一个官方道场的名字,1945年因为联合轰炸导致被毁。松涛(风吹过时松叶的波浪)是船越义珍在哲学著作和写给学生信件时的笔名。日本的“馆”表示屋子或者大厅。为了纪念他们的老师,船越义珍的学生们创造了读作松涛馆的符号,放在船越义珍教课的大厅的入口处上方。船越义珍从来没有给自己的流派起名,只叫它“空手道”。

松涛馆的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基本、形和组手。基本和形的技术特点是动作有力,步伐稳健的长桥大马。松涛馆为了发展初学者和色带的基本技术和步伐,以强而有力,而非更柔的方法教授,因此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很硬很形式化的武术。而升级到茶带和黑带级别的人则结合摔跤和一些合气道技术,更为流畅,这些可以在黑带形中找到。组手技术在一个基础层次上反映了这些步伐和动作,但有经验的人会更灵活。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町田龙太(Lyoto Machida)是松涛馆黑带3段,他的兄弟町田真三(Shinzo Machida)是4段,他们的父亲町田嘉三(Yoshizo Machida)是7段,并且是JKA巴西支部长

现UFC次中量级冠军Georges St. Pierre是美国本土士道馆的黑带3段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冰人 Chuck Liddell是美国本土kenpo空手道黑带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Vitor Belfort最近取得了松涛馆蓝带

1、刚柔会/山口刚史(创始人山口刚玄)

2、国际冲绳刚柔流空手道联盟(IOGKF)/东恩纳盛男

3、神武馆/兼井斉(创始人金城健一)

5、冲绳顺道馆/ Yoshishige Omine(创始人宫里荣一)

7、健心馆/ Raulにもふのぬ(创始人赤岭至冠)

9、Senbukan/ Seiko Fukuchi和泉川宽喜

10、尚武馆/沢岻政辉(创始人新城正信和 John Porta)

14、明武馆:八木明哲(创始人八木明德)

15、冲绳刚柔流空手道协会(OGKK)/比知屋义夫(创始人宫里荣一)

来源:那霸手、少林南拳、福建白鹤

刚柔流是冲绳主要的传统空手道之一,特征是结合了刚和柔的技术。“刚”“柔”二字来自于冲绳大师们在19-20世纪使用的著名武术书籍《武备志》。刚,意味着闭手技术和直线攻击;柔,意味着开手技术和圆形移动。

正确的呼吸是强调的重点。刚柔流的练习方法包括身体的加强和控制,他基本接近于打架(距离、粘打、发力等)和同伴训练。刚柔流在教学中融合了圆和直线的移动。刚柔流结合了硬式攻击如踢技,闭手击打和开手圆形技术如进攻、防守,控制对手包括锁、抓、摔、抛。

由于缺少文件,刚柔流的历史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下它的起源。我们知道,刚柔流和其他武术在日本现代化的进程相似,它从一种打架训练变为一种通用的教育体制。东恩纳宽量在1905年注意到了这点,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传授武术,根据学生的不同,在家,他教以杀敌为终极目的的那霸手;在那霸商业高中,他教作为德智体教育的唐手。

有2个年份决定了刚柔流由日本人确立:首先,1933年,刚柔流在日本被大日本武德会官方确认为武道,也就是被认为是当代武术或是现代武道。第2个年份,1998年,大日本武德会确认刚柔流空手道为传统古流武术。这种古流武术的确认表明了日本社会对日本,冲绳,中国间关系看法的变化。1998年前,只有日本本土武士练习的武术才被认为是古流武术。

1933年,刚柔流成为第一个在日本被打日本武道会官方认定为武道的空手道学校,也是唯一一同时在冲绳和日本代表空手道历史的流派。这项认定让刚柔流空手道进入了现代武术或者是现代武道。

东恩纳最杰出的学生是宫城长顺(1888-1953),他14岁就跟随东恩纳学习。1915年,宫城长顺和一位朋友吴贤贵去福州寻访东恩纳的老师。他们逗留了一年,跟随了几位大师学习,但是过去的学校已经没有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他们回去不久,东恩纳就过世了。许多东恩纳的学生继续跟随他学习,他教授了一种在福建白鹤六机手学到的型,叫做转掌。

东恩纳最年长的学生许田重発成立了“东恩流”,保留了更多东恩纳接近于那霸手的东西。

1930年,东京举行全日本武术演武,一位其他演武者问宫城长顺最好的学生新里仁安练习的是什么流派的武术.回到冲绳以后,他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宫城长顺,于是决定取名为刚柔流。宫城长顺取自诗《拳法之大要八句》里的一句,大概意思是“打拳的八条法则”,也就是武术八戒。这首诗是中国武术医药经典《武备志》里的一部分。这句是“法刚柔吞吐”(吸气和吐气的方法是刚和柔或者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吞吐相对,刚柔并济)。

基本型也就是型的基础。在刚柔流,三战型是所有其他刚柔流型的基础,因为它教授了基本移动,基本技术,发力和运气的呼吸技巧。它也是身体控制的基础。空手道家练习这套型越多,他的闭手型变化得越多。第一种变化的三战型(三战第一)被认为是基本型。

闭手型也是基础型。在学习基本型后学习这套型,这是流派的基础,不仅是基础移动,更是基础原理。传统上,开手型作为第二套型教授,或者在闭手型(三战型和/或转掌型)学习和练习之后的学生的“擅长型”。

三战型:在刚柔流有两套三战。宫城长顺的三战(或者三战第一):宫城长顺为了作为初始和基本型创造而被最广泛得教授,型中没有转身,空手家向前走然后后退。东恩纳宽量的三战(或者三战第二:这是由东恩纳宽量教授,更早的完整版本的三战型。在这套型中,空手家总是向前,但有两次180度转身。

转掌型:转掌是由宫城长顺在1921年作为“柔三战”创立的,为了平衡闭手型(三战型)刚的外表而创立闭手型柔的版本。这是一种结合了伴随深呼吸的刚的动态张力和柔滑的手部移动。

这是闭手型基础上的高级型。开手型的动作意图作为“实战应用参照”型和开放于多种解释(分解)。

碎破:这是大多数刚柔组织中,通常学生在击碎第一和击碎第二后学的第一套刚柔高级型。头三个动作是这套型的标志——手腕-抓握-抛出技术。型的中间是鹭足立,或鹤步,同时做双手受和前蹴后的膝蹴。

制引战:制引战型表现了破坏平衡,抛投,抓取,包括近身战击打、扫落、摔倒和抛投技术的使用。

四向战:它整合了强力的直线进攻(掌底突)和圆型移动和格挡。这也是宫城长顺晚年最喜爱的型。

三十六手:这套型教授了怎样在近身战时绕着敌人移动,而关节蹴强调了对敌人灵活性的破坏。

十八手:十八手型融合了四个方向的移动,45°角攻击,远距离和近身战的实现技术。这也是渡口政吉擅长的型。

久留顿破:基于中国的螳螂拳,是宫里荣一擅长的型。

十三手:十三手被认为是在其他那霸手流派中流传的最古老的型之一。其他流派也练习这套型或是其他版本。一百零八手:也叫百步连,刚柔流最高级的型。开始,对大师来说有三个Go,Chu和Jo级别,后来宫城长顺只保留了最高的Jo级别。这也是八木明德和东恩纳盛男擅长的型。

1940年,冲绳省长Gen Hayakawa召集了由Ishihara Shochoku(主席)、宫城长顺、神谷仁清、新里仁安、Miyasato Koji、徳田安文、金城兼盛、Kyan Shinei和长岭将真组成的空手道特别委员会。这些人的目的是创立一套既能在学校体育课上教授的非常基础的冲绳独立武术流派的冲绳型,而不是像日本为了普及剑道和柔道那样创立一种标准化的空手道。

这种型不是传统刚柔流的型,而是“推广型”,简单到可以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部分,作为学校标准空手道课程的一部分,不同于道场里的那种。

长岭将真(松林流)创立了如今作为松林流课程一部分的普及型第一;宫城长顺创立了普及型第二,也就是如今刚柔流课程中的击碎第一。一些刚柔流道场仍练习普及型第一。宫城长顺还创立了击碎第二,但只有刚柔流和其一些衍生在练习。

由宫城长顺在1936创立,这也是教给初学者的第一套刚柔型。在松林流练习者中称为普及型第二。

击碎第二融合了些更柔的技术,尽管它和击碎第一很像。它包含了开掌的使用和圆形技术,这也是教给初学者的第二套型。

一些刚柔流学校有他们自己额外的,不在其他刚柔流课程里的型。一些型是简单的基本型(像普及型第一或者太极),一些是高级型(像明武馆型)。一些来自渡口政吉派系的刚柔流学校(如尚礼馆)更有额外的型,如Geikiha 1,2和Hookiyu 1,2。另一种非传统型是Kurogane Shatsu(铁布衫)用来训练肉体和精神的忍耐。

和道流空手道的创始人为大冢博纪,大冢博纪出生于明治25年。6岁起学习柔术。于大正9年到船越义珍的明正塾学习空手道及日本神道扬心流柔术。大正13年,在皇居济宁馆道场举行的舞蹈演武会中参加琉球唐手术表演,大冢博纪表演自创的“唐手术乱取形”(现代空手道中的约束对打),以及“捕短刀”、“捕真剑白刃”博得好评。因不满船越先生反对练习组手,大冢博纪在昭和8年5月创设“和道流”即将空手道与日本柔术合而为一的意思。该流派受到“神道扬心流”柔术的影响颇深,其中“别”、“流”、“押”、“引”、“入身”、“转身”等更是柔术的技法特征。和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斗技术,是极少数在格斗中能体现流派特征的空手道,该流派出现了许多空手道格斗比赛冠军。同时该派空手道也属松涛馆一系因此在套路上深受松涛馆流的影响,但也有自身的特色。

和道流空手道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和道会,世界和道流空手道联盟等,和道流最大势力是在日本的大学和学校,以东京大学、东京农业、明治、日本、立教、日本齿科、东京工业、东京外语、北海道、熊本工业、福冈等高校体育联盟中空手道强校为中坚力量。现任全日本空手道联盟事务局长荒川通就是和道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糸东流的创始人摩文仁贤和生于明治22年琉球首里市,13岁时成为首里手名家糸州安恒的嫡传弟子,20岁时投入那霸手名师东恩纳宽量的门下练习那霸手2年。后又学习了松村派、新垣派等空手道更学习了空手道以外的日本古武道器械。摩文仁贤和于昭和3年上京,他在日本时与宫城长顺关系密切,互相学习。

昭和9年摩文仁贤和在大坂开设养秀馆道场,以自己两位恩师名字的开头各取一字当成流名,成为糸东流。糸东流的特点是以“守、破、离”三字来总结,即对型的忠实遵守而后应用最后独立,以此独特的方法来修行空手道。不少松涛馆的学生从摩文仁处受益良多.

糸东流空手道极其重视空手道精神的修养,开祖摩文仁贤和极强调糸东流空手道为“君子的拳”是为修行圆满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进行空手道修行。摩文仁先生记忆力极强,为了保存冲绳的型,他的糸东流中一共有47个规定型。

糸东流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糸东会,世界糸东流空手道联盟,林派糸东流、正气会、修交会、修道会、圣心会、明武会等。自1989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级空手道比赛。

极真会馆是由大山倍达于1965年于东京创立。大山倍达原名崔永宜,1923年生于日据时期的韩国全罗北道金堤郡(现金堤市)龙池面卧龙里,父亲崔承玄(최승현),母亲金芙蓉(김부용),其为家中6男1女第四子。9岁时在其姊居于满洲的农场内,首次接触到武术。1938年,15岁的大山与哥哥前往日本,并投考空军学校。后来,他跟随船越义豪学习松涛馆空手道获得黑带二段。学习柔道4年后,成为黑带3段。

二战结束后。大山跟随刚柔流曹宁柱学习空手道,曹宁柱以其惊人的力量和精神意志而闻名,对年青的大山倍达有着极具深远的影响。他鼓励大山应一生献身于武道,并建议他离开文明的人类社会去进行肉体及精神上的隐居修炼。这时,大山接触到吉川英治之著作《宫本武藏》,他从书里学习到剑圣宫本武藏之武士道精神,自此这本着作就成为他心灵上的导师。

1947年,大山倍达参加了某个组织的空手道赛,虽然他得到了冠军,但他深深体会到空手道比赛并不能最好地锻炼实际的打斗能力。他在战后以酒吧看门人为职,经常袭击美国兵而被宪兵通缉。这次,他选择了千叶县清澄山作为躲避之处。为了这次狂热的修炼,他每天练习十二小时,每天不停地在寒冷的瀑布下炼习,徒手击碎石块,以树干作拳打脚踢的鍜炼及在有刺的植物丛上作上百次的跳跃等。晚上,大山会以冥想及静思来作心灵的鍜炼。经过了十八个月的难苦锻炼,和友人及妻子拒绝再提供食物,大山终于回到了文明的人类社会,这时他感到自己脱胎换骨,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

为了测试自身的力量和宣扬其提倡的实战空手道,大山于1950年开始,分别与五十二头公牛交战,结果三头当场死亡,有四十九头公牛的牛角被其以空手道手刀徒手砍掉。1952年间,大山倍达由于无法在国内养活自己(原话),他远赴美国多个地方,公开实地示范他所主张的武学。其间他将所有270个对手全部击败,大部分他都以“一击必杀”的招式取得胜利。而每一场对决都在三分钟内分出胜负。有人如此评论大山倍达的威力:“对决时,当他走近你,你就完了。没有人能抵御他的攻击。如你用手臂去抵挡他的拳,你的手臂必然折断,但如果你没有抵挡,那折断的必然是你身上的骨头或肋骨。”据说,他能以拇指及食指扭曲十元硬币,更可以用徒手手刀一连劈断十四瓶威士忌瓶颈。正因大山倍达的惊人力量和技术,自此,人们都称他为“神手”。

1953年,大山倍达在东京成立他的第一个"大山道场"。此时他正处于高峰状态。他揉合了不同武术派系加以舍短取长,融会于自身所提倡的实战空手道中,加上他对学生的训练非常严格,奠定了极真空手道的基础。1957年,第一所“大山”道场由Bobby Lowe师范于夏威夷成立。Bobby Lowe热爱武术。自幼接受教头父亲的中国武术训练。23岁时的他,已是柔道的黑带四段,剑道的黑带二段及合气道的黑带初段。如此一位武学高手亦于1952年间,大山在夏威夷之空手道示范中,被其惊人的力量及技术所震摄,随即与大山会面,并拜其为师,追随学艺。而Bobby Lowe亦成为极真会馆首位“内弟子”。“若狮子”之传统亦由此而来。极真会馆每年均会选出少数精英进行100天的入室严格训练。

极真会之世界性总部于1963年开始建立。于1965年于东京正式启用。并命名为“极真”,全名为“国际空手道连盟,极真会馆”由1969年起,每年主办全日本空手道大赛及每隔四年主办全世界空手道大赛,至今从未间断,并以全接触式赛例闻名于世。亦因为极真空手道的训练严格,努力不懈,不屈不挠的斗志精神。令极真得到全球武术界之认同。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极真会馆在全球120多个国家都设立了分部,学员超过一千二百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之武术组织之一。

空手道的段级位制和色带制是参照柔道创立的。空手道段位制于1924年由船越义珍发行,为历史上最早的空手道段位制。

与柔道一样,空手道分为黑带和白带。黑带为有段者,白带为入门者。黑带与白带之间(1~3级),多数流派设有茶带。一些流派当初设有绿、黄、青等色带,今日已一般化。段级位和色带在各个流派中有差异,传统派空手的段位为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的公认段位。

空手道的称号有范士、教士(达士)和錬士,最早由大日本武德会授予。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SCAP)的命令下解散。此后,由各个流派或会派自行授予。

在琉球王国时代,史料中没有关于空手道道服的记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相片中,习武者大多是赤裸上身练习空手道。在1929年发表的《拳法概说》中,喜屋武朝德提到赤裸上半身的目的是为了练习皮肤的强韧性。然而,在1921年日本裕仁皇太子访问冲绳之际,由容宜仁指挥的首里城正殿演武中,人们穿着白色上衣练习武术。

今日的空手道道服是1922年船越义珍在讲道馆演武之际,从神田的生地问屋买入白木棉地,参照柔道道服的风格亲手缝制出来的。这是文献上记载最早的空手道道服。1934年在《空手研究》中刊登了空手道道服的广告,并于昭和初期开始贩卖。由于空手道与柔道的差异,人们对空手道道服逐渐改良,成为今天的样子。

在今日的空手道道服中,传统派空手道的道服与全接触式空手道的道服有些许不同。

自1991年起,以刚柔流拳士会为代表日本空手道正式进入中国大陆,至今已发展出包括松涛馆,刚柔流,极真会,和道会等在内的多个流派.2001年4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武术协会空手道委员会,标志中国大陆空手道进入正规阶段,但市场上亦出现各种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假空手道馆.学员需请教有关人士,细心辨别。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福建福州进入战时状态和为什么福建人家家户户都有祠堂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