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地震300多次?松原历史地震记录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01-30 20:40:27
一、为什么吉林松原总地震
吉林松原处于地质构造带,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附近,山脉构造就是地壳活动的结果,就会引起地震。
吉林松原主要的地震带(断裂带)有北东向的嫩江断裂、松辽盆地东缘断裂、伊通-舒兰断裂、敦化-密山断裂、浑江断裂、鸭绿江断裂以及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
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如果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4.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5.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6.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7.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松原历史地震记录
一、松原从古至今地震表
吉林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分别是1119年前郭地震、1902年汪清6.7级地震、1937年吉林市北5.0级地震、1960年榆树地震和1966年怀德5.2级地震。据《大金国志》记载,1119前郭地震造成“地震陷,死数千人”的惨重伤亡。
吉林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分别是1119年前郭地震、1902年汪清6.7级地震、1937年吉林市北5.0级地震、1960年榆树地震和1966年怀德5.2级地震。据《大金国志》记载,1119前郭地震造成“地震陷,死数千人”的惨重伤亡。
自1970年省地震台网投入观测以来,记录到大量地震。这些地震主要发生在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上以及其围限的块体内。2006年在前郭老震区西南的乾安查干花乡发生5.0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等严重经济损失。
吉林省主要的地震带(断裂带)有北东向的嫩江断裂、松辽盆地东缘断裂、伊通-舒兰断裂、敦化-密山断裂、浑江断裂、鸭绿江断裂以及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从2013年10月31日吉林松原5.5级地震到今天11月26日8时,共记录到地震事件472次,其中3.0级以上地震20次,包括5.0—5.9级5次,4.0—4.9级5次,3.0—3.9级10次。11月25日22点09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纬44.7度,东经124.1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纬44.6度,东经124.2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通辽、长春、哈尔滨等地有明显震感,吉林市农安县有两次明显震感。直接伤害: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被地光烧伤。
间接伤害:地震引起的火灾;地震引起的水灾;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拓展资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0·31松原地震。
从2013年至今为止松原市发生过的地震:
共记录到地震事件472次,其中3.0级以上地震20次,包括5.0—5.9级5次,4.0—4.9级5次,3.0—3.9级10次。11月25日22点09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纬44.7度,东经124.1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地震:是指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中国地震台网:://news.ceic.ac/CD20171204015012.
因为吉林松原处于地质构造带,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附近,山脉构造就是地壳活动的结果,也就会引起地震。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三、吉林省松原一季度地震45次,为什么会地震次数这么多
1、吉林省松原一季度地震45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2、我们根据板块的运动推测,发现东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产生的推挤作用力,是造成松原地区地震的根本原因。
3、不过从板块构造图上我们也看到,松原市距离两个板块交界处的距离并不是特别近,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松原市所处的地区,地震活动并不会像板块交界处那样强烈,板块交界处大家就很熟悉了,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处那里就是火山地震活动非常频繁的日本。
4、那么,我们继续细化,发现松原市所在的松辽盆地内,存在不少断层,造成最近几次地震的断层是扶余/松原—肇东断裂。
5、我们来普及一下关于地震的一些相关知识吧。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6、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据地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公里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科学家设想将地球岩石图画出来,这样对预测地震有很大帮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