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招生条件 中医师承要怎么报名呢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01-30 20:31:09
一、执业中医师师承类如何报名
执业中医师师承类报名方式如下:
学员需要先找老师,行医经验15年以上,副高级别,具备带徒学习资质的老中医。
携带好个人,及老师的有效证件,到公证处公证自己与老师的师徒关系,公证之后的学习时间才有效。
与古代拜师学艺不同,不是全日制跟师学习,跟师学习期间不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在上课时间准时学习就可以了。
三年跟师学习考试,报名参加中医师承出师考试。考试通过,就证明学习阶段学习知识基本合格,完成初级学习阶段的过渡,可以继续深造了。
师承出师考试之后,暂时不能开诊所,也不能到医院工作。所以出师考试之后需要实习一年时间,即可参加助理医师考试,拿到证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如果想去大医院行医,需要考取执业医师资格才可以。获得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之后,工作满5年就可以报考。
1、中医0基础爱好者。如果想学习中医,作为0基础人群,肯定是要通过中医师承,正规拜师并在公证处进行公证学习3年,然后通过考试之后才算正式入门。我们的学员中也不乏中医热爱者,正是这份热忱让古老医学蓬勃,得到传承。
2、执业中药师。俗话说医药不分家。药师本来就懂中医,也有越来越多中药师想要转中医师。
3、康复类,护理类的人员。这类学生有基础但薄弱,从未来职业上考虑康复治疗师工资普遍偏低,替代性强,但是没有考试资格,师承是唯一的路子。
4、针灸推拿行业的从业者。这类人群属于底子薄学历低,但是从长远来看,养生馆会逐步被中医馆排挤掉。想要长久的有行医资格,唯有师承找个老师好好学。
5、西医转中医。如果是想从西医转到中医,依旧是要通过中医师承拜师学习,然后通过考试,才能算是入门中医。在专业划分上,中医和西医是有明确区别的。
二、中医师承要怎么报名呢
1、一、师承人员的条件是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2、二、带教老师的条件是必须具有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具有中医、民族医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三、师承人员与带教老师之间关系的确定需要签订师承关系合同盛益|华通教育网整理,合同必须经过公证机关公证才能生效。
4、四、师承人员跟师学习满3年后,可以向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申请参加出师考核。出师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命题制卷,并具体组织施考。出师考核重点测试其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对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技术专长继承情况,原则上不考西医内容。
5、中医师承人员出师考核都考哪些内容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规定中医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包括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6、一、实践技能考核范围(1)基本操作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
7、①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8、②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9、③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盛益丨华通网整理、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④对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掌握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10、(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
11、(2)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12、(3)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盛益|华通教育网整理、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13、(4)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5)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
三、中医师承如何报名
第十条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三)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症或者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等,以及能够证明医术专长确有疗效的相关资料;
(四)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
(五)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还应当提供跟师学习合同,学习笔记、临床实践记录等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的证明材料,以及指导老师出具的跟师学习情况书面评价意见、出师结论;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还应当提供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证明,或者至少十名患者的推荐证明。
只有一点,务必仔细阅读本省细则!虽然《15号令》上已经作出规定,但是具体到每个省份细则上,差别依然很大~
要看您省份的细则,包括综述的这几个小项具体应该写什么内容。这个有些省份比较详细,例如青海省。而有些省份就写的和《15号令》相同。
要注意每个省份的细则上,对于医师的要求:包括职称要求、执业年限、是否专业相关、可以推荐几名专长人员,都是不一样的。
师承人员,有些省份会对每年跟师学习的天数、跟师笔记有多少篇,做出明确规定。
而专长人员,会说明医术渊源证明材料的要求,患者推荐的人数也不同,有的省份10人,而有的省份甚至20人。
“有问有答”什么意思?因为参加考核答辩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等老师问到了,考生再答。不要着急回答,一定要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理清思路再作答。且不可擅自回答没有问及的问题,这样容易出错,导致被扣分。
什么是“不问不答”呢?比如老师问了病因,考生只需答病因即可,不要再答辨证。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让你回答病因,你说一连串其余的内容,老师还要从你说的一大堆内容中去甄别哪些是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论述,既浪费时间又让老师觉得是跑题了,答非所问,导致被扣分。所以考生在陈述时一定要做到所答即所问。
“引经据典”什么意思?因为专长考核的评委老师,都是学院派出身,他们大多人对于中医经典都很有造诣。如果考生想在论述中引入经典,一定要注意:要把这句话出自什么经典,哪一章那一节,怎么在临床中去运用的都要搞懂。搞清楚了,才能在考核中灵活应用,做到临危不惧的陈述。
也就是说,看似这短短几分钟的表述,前期是要花大量功夫的。
“深入浅出”什么意思?也就是考生在引入经典里的某句话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解释。哪怕解释可能会稍有偏差,这都没关系。其一,因为我们中医里,本身就有很多流派,百家争鸣是正常的。其二,就是要从您自己的学术渊源,从您的专长来讲,对于这句古文是怎样认识的。引经据典会为你加分不少,如果能解释的好,肯定有助于你得高分。
“精心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你实战经验多么丰富,都应该做到精心准备。毕竟是在考场中作答,紧张的气氛难免会有。认真准备是你能通过考核的基础。
“自信发挥”建立在前期的精心准备之上。考生准备了5个病例,不仅来源于临床,而且是要不断提炼、加工出来的精品病例。不是随便选出几个就完事的,这几个病例一定要出彩。
如何做到“出彩”呢?不在于剑走偏锋,而在于这个病例,从病史、辨证、治则、方药,以及后面的转归等等,整个过程的表述都要成体系,形成一个很完整的论述。这样专家看了才能知道,考生对这个病例,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的。
而对于病例的陈述,要讲究准确性、正确性,规范用语。临床上本人治疗这个病大概有多少例?所在的地域这个病的发病率是多少?而不要泛泛而谈。
而所谓“确有专长”,就是证明医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论述考生本人为什么用这种疗法,老师自然会理解。把各种基础工作做好,考生在专家面前,才能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展示。
OK,关于中医学院招生条件和中医师承要怎么报名呢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