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唯一一个作弊成功的考生 高考考生作弊是真是假,引发了怎么样的思考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3-12-22

一、江西专升本151名考生作弊,他们的行为有多恶劣

1、考试是人才筛选。每一场考试,都是对那些认真学习的人的一个交代。所以,不管什么考试,公平是第一要义,考试公平性的丧失,是对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考生的不尊重。所以,这些作弊的同学的行为非常恶劣,无论如何,考试精神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诚信。这些作弊的考生挑战考试的公平性,不尊重其它考生,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对考试的亵渎。有好的机会却不好好珍惜,他们一步错步步错,考试作弊这种想法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的那一刹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2、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在考前,努力备考,好好的静下心来规划自己的未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前不好好准备,那么妄想通过邪门道通过考试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考试,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尽人事听天命,只要把该准备的工作都做好,那么考不考得上其实并不重要了,因为前期备考的过程已经会让一个人成长很多了。

3、这些考生妄想通过不正当手段通过考试,行为极其不端。所以每一个考生都要牢记,天上没有掉馅饼,不管怎么样,要通过考试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唯一的途径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备考。这是唯一的办法。有时候,一步之差,一个人生活轨迹就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些作弊的考生中,有一些可能平时成绩并不差,只是这次动了歪心思,选择作弊,所以最后被取消所有考试成绩。或许,如果他们规规矩矩参加考试,他们是有成功的可能的。可是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导致他们满盘皆输。

4、所有的考生都要相信自己一定有成功的可能。一个考生,如果他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能成功通过考试,那么他将会有百分之二十的几率不能通过考试。不管考前如何,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摆好心态,积极应考。当成绩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每一个考生都有无限可能。当然,这种可能是建立在诚信考试的基础上的。

二、高考考生作弊是真是假,引发了怎么样的思考

1、人的这一生有很多次选择的机会,每种选择都是对自己道路的指引,有的选择会使得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从而毁了自己的一生。高考是神圣的,而且是很多人唯一的出路,所以高考的公平公正是必须的。2021年6月7日高考正式拉开帷幕,高考的三天对于学子们的三年是一种检验,所以每个学子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实力发挥出自己应该有的水平。实践也证明,投机取巧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2、2021年6月7日下午,湖北考场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那就是湖北的一个考生考试作弊,这背后反映出了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第一、考生入场都是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的,为什么像手机这种电子设备还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考场?第二、考生在数学考试开考后的一个多小时后,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上传到了搜题库这个软件中,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动作没有被发现?

3、我国是1977年恢复的高考,当时很多人听到恢复了高考,心里都是很高兴的,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因为只要通过高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很多人都挤出时间来备战高考。通过高考的这种形式,可以为我国选拔优秀的人才,从而使得有用的人才可以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高考是希望的火种,可以使人有奋斗的目标,很多人都会想,只要自己高考成功了,那么就是家里的骄傲,就可以挺起胸膛走来了,也是一种尊严的体现。

4、高考是一次全国性的大考,因为高考象征着学子三年的青春,一个人最宝贵的是青春,所以对待高考,是马虎不得的,否则会使得高考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严重的会挫伤学子的积极性。

5、高考的严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进入考场的严肃性,进入考场时,需要经过安检,所有的学生除了带必备的考试工具之后,不得带入任何的书籍,否则可以视为作弊,考试的时候不能交头接耳,不能将考试的试卷带出考场。第二: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在高考的前两个月到三个月之内,会专门的组织人命题,而且命题期间不得离开;第三:所有高考的试卷都会密封,而且会经过专人押送到考场,保证了不被泄题。

6、“书到用时方恨少”,有的人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绞尽脑汁的想要作弊,比如有的考生通过电子眼镜发送题目到终端上,在外面的人通过接收题目来解答,再把答案发送给考生。

7、湖北考生的作弊所暴露出的问题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电子产品手机能够带到考场中,而且不被发现,难道该手机是高科技,一般的金属探测器探测不到?还是该考场所用的金属探测器时坏的,恰巧该作弊考生在这个考场?

8、高考考生作弊屡禁不止,一开始国家对高考考生作弊的惩罚只是小惩大诫,对于考生的作弊,会取消学子这一门的成绩,后来国家发现这样起不到好的效果,于是便将高考作弊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作弊的学生可以判刑,并且计入学子中的诚信档案中,这样的学子可能在以后都很难找到工作,所以也切实地减少了作弊的发生。

9、最后我想说的是,人应该以诚信为本,人只有诚信,才能立足于社会上。高考只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是我们成功的一步,但是并不能决定我们最后的命运,如果一个人的人品有问题,那么他这一辈可能就这样了。

三、对于科举考场上考生“夹带”作弊,明朝是如何防范的

1、科举的难考程度是举世皆知的事情,在古代,科举考场上考到满头白发仍然是个“秀才”的不乏其人,如1889年在北京的《邸报》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福州(乡试)考场中有几位考生超过80岁,两位超过90岁,有的人中秀才已经60年。安徽省90岁以上的考生有18位,80岁以上的考生有35位”,而四五十岁考中进士在古代的科举考场上更不是啥稀奇的事情。因此,科举的难度绝对是可想而知的,正如苏洵所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2、但是,科举虽难考,可考中进士的好处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几乎是中下层读书人入官途唯一的途径。因此,那些中下层读书人在自身能力达不到考取进士的情况下,他们能做的就只有另辟蹊径,也就是靠作弊来获得考中进士的机会。

3、古往今来,应试举子在科举考场上作弊的方法是层出不穷,有贿赂考官的,有冒籍跨考的,有代考的,有换试卷的,总之,那些考生为了考中进士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帮助其增加考中进士的机会,那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情都愿意做。而在众多考场作弊方法中尤以“夹带”(所谓“夹带”,即作弊考生会用尽如缝进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中,或是藏在头发、帽顶、砚台等物品中等各种方法来将四书五经等考试资料偷偷带入考场中,从而来方便于他接下来的作弊行为)最为猖獗,也最为普遍。

4、如清时,乾隆11年顺天府乡试,乾隆曾派两位亲信大臣带着大批兵士前往突击检查,而后据统计,当时数千人的考场是发现了上千份的夹带,更是有近2800名有夹带的考生临场脱逃,点名不到。由此可知,连清朝这个集成了中国古代近千年最完善的科举制度的王朝都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夹带”现象,此前王朝的“夹带”现象的猖獗亦可想而知。

5、当然,历朝历代“夹带”现象虽是很猖獗,但他们对此也不是熟视无睹,任其泛滥下去的。历代对于“夹带”现象最常见的一种防范制度就是“搜检制度”。

6、“搜检制度”始创于唐,《通典》载:“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唐会试时,唐廷会在考场门口设兵丁,考生在进入考场时,需经过兵丁的搜查,搜查无误后,方可入场。宋沿唐制,且更为严格,宋真宗景德年间,应试举人不但要“解衣搜阅”,甚至还要“蒐索徧靴底”,就是连鞋底都要看。同时与宋并立的金,其所实施的“搜检制度”较之宋朝也是更为的严苛,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规定考生入场不但要搜身,还要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此时考生还需要换上由朝廷所提供的衣服。

7、当然唐宋时期,“搜检制度”并不完善,不但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与制度,而且也是时置时废的。“搜检制度”真正被完善,且成定制的时候,是在明朝时期。

8、明时,乡、会试中皆设有搜检官这一专门负责考场搜身的职务,考试前由他负责率领兵士对入场应试举子进行搜检,以防其夹带。

9、首先乡试搜检官皆由卫所长官充任,《明太祖实录》载:“在内从都督府委官,在外从守御官委官”,两京的乡试搜检官从都督府中选出,其余地区则从各地卫所的千户、百户等选出。同时为了防止各地搜检官出现舞弊现象,明廷大多会采取“异地任命”的形式,即选用不是省会卫所出身的,而是来自于本省的其他卫所官员为搜检官。如成化十九年(1483年)山东乡试就有2名不是济南卫出身,而是来自青州左卫和平山卫,再如弘治五年(1492年)山西乡试就有3名搜检官不是太原卫出身,而是来自潞州卫。

10、此外,明廷除了会用除省会卫所外的本省卫所长官为搜检官外,有时还会让外省的卫所官员前往本省担任搜检官。如万历元年(1573年)广西乡试就有1位来自于湖广荆州卫,再如万历十年(1582年)广西乡试就有3位来自湖广卫所。

11、再是会试搜检官,初期由虎贲左卫、神策卫、留守中卫、豹韬卫、应天卫、留守前卫、义勇前卫、沈阳左卫、留守右卫等京卫官员充任,如宣德五年(1430年)会试,负有搜检之责的两名搜检官就由武德卫正千户郑文和豹韬卫副千户刘交充任。

12、后期,因由于京卫官员充任会试搜检官很容易出现舞弊现象,毕竟京卫官员就那么点,随着时间的逝去,很容易就出现重复担任搜检官的情况,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现搜检官受贿帮助考生舞弊的情况。如此,从成化二年(1466年)开始直至明末,除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十一年(1562年)两科外,其余时间,会试搜检官皆来自于京外都司卫所,范围遍及两京一十三省,从而大大降低了在会试过程中搜检官舞弊的可能性。

13、与此同时,明朝不但对于乡、会试的搜检官有着较为严格的选用制度,对于直接负责应试举子搜身工作的兵士亦有严格的规定。明初各省乡试搜检兵士皆由京卫或省会卫所兵士充任;会试搜检兵士则全部由京卫兵士充任。当然这种选用制度是很容易出现搜检兵士重复充任,或他人冒名顶替搜检兵士的情况,重复充任者因熟悉搜检程序,所以很容易帮助考生作弊,而冒名顶替者则因是顶替他人,因此即使之后被发现有舞弊现象,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此帮助考生作弊那是有恃无恐。

14、故在成化二年(1466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明廷定:“巡绰、搜检、看守官军,止于在营差拨;其曾经差者,不许再差;若他人冒顶军名入场看守者,民发充军,军调边卫”,即明确规定搜检兵士只能是从正在服役的兵士中选出,且不能重复选用,而一旦发现冒名顶替者则会被严惩,若是百姓则充军,是兵士则调往边疆卫所。

15、之后,在成化十年(1474年),明廷又规定两京乡试搜检兵士“宜用在外都司官军,毋遣京营之人”,且“三场调用,时加更换”,即两京乡试搜检兵士不能再从京卫中选出,而是从外省卫所中选出,同时在乡试三场考试中,负责巡绰、搜检、看守的兵士需不定时调换。如此,在明廷这般规定下,考生与搜检兵士相互勾结从而舞弊的几率被大大降低。

16、明时,无论是在乡试,还是在会试中,都要对入场举子进行严格的逐一搜检,当时除了考试必备之物外,其余“不得将片纸只字”带入到考场中。当然,明廷对于乡试、会试的搜检的严格程度是不一样的。

17、首先对于乡试的搜检,明廷是严之又严的。乡试搜检时往往是要“屏去士子衣巾,被发趋走”,“将生儒人等搜发、垢面、裸体、跣足,不同于人道”,即要去掉衣服,然后进行全方面的搜索,上到头发,下到脚底,都要搜个遍。如此,在明廷这样严苛的搜检下,乡试中夹带的现象大为降低,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考生眼看夹带不行,随即就打起了贿赂参与考务的吏役,甚至是打起了受卷、供给、巡绰等执事官的主意。

18、当然,随着乡试中参与考务的吏役,及执事官受贿现象的逐渐泛滥,也就引起明廷的重视。如此,在成化十年(1474年),明廷规定:“受卷、供给、巡绰等官入院”时也要接受搜检,他们亦“不许夹带文字、朱红、墨笔”等违纪物品。此外,为了彻底杜绝乡试中相关官员与考生合谋“夹带”事情的出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一月,明廷诏令:“(考生)临入试时,除监场御史外,增遣巡城御史二员先于场门外检阅以进”,即在乡试中考生要经过两次搜检,先由巡城御史负责初次搜检,再由搜检官负责第二次搜检,以此来降低考生“夹带”问题的出现。

19、而相比于乡试,会试的搜检制度则较为宽松,“止就身搜检、举巾看视,不必屏脱衣服、剥露体肤”,会试搜检时,无需向乡试那样脱去衣服,裸露身躯。而明廷之所以会在会试放松搜检,主要原因是因为能进行会试的考生都已是举人,其身份和地位早已不是秀才能比的,因此不能再像乡试搜检那样要求考生脱衣露肤。

20、当然,并不是说举人的身份和地位高了,他就不会作弊,虽然朝廷碍于脸面,不好再去如同乡试那般搜检。但对于举人来说,能通过会试,对他的好处可是大大的,因此在朝廷为了顾及举人脸面从而放宽搜检的情况下,举人“夹带”作弊的行为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是变本加厉,“会闱自(嘉靖)庚戌后,举子多用怀挟;至丙辰以还,则明言而公行之”,此后明朝的会试是“夹带”成风,有包藏怀挟于“供给所先进米面”之中者,有吏役人等“未点先入,藏匿挟带”者。

21、如此,明中期后,朝廷也开始严格对会试举人进行搜检,同时除对应试举人进行搜检外,“吏胥、里甲、供应人等”出入考场也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此外负责搜检的兵士也要先由“本部委官”搜检全身,确认没有任何夹带才可入考场对应试举人进行搜检。到了崇祯时期,因会试夹带之风太过泛滥,明廷遂决定会试搜检“照乡场搜检之例”,如此举人也要“屏脱衣服、剥露体肤”进行搜检。

唯一一个作弊成功的考生 高考考生作弊是真是假,引发了怎么样的思考

22、此外,在明中期之后,因明朝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夹带”作弊方式,即考试期间会试考场内的考生会将考试的内容或用石头投掷,或用信鸽传出考场外,而后埋伏在周边的枪手就会帮忙答出试卷,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传回考场内。于是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廷采纳了监察御史李邦珍的建议,“增军300余名,严密搜检场外”,由御史率300余兵士“昼夜巡逻,挨揭晓乃止”。此后明朝每次会试,都会委派两名御史率从各省卫所挑选出的300余名兵士日夜在考场外巡逻,以防此种作弊事件的出现。

23、明时,除严格进行乡、会试中搜检官、搜检兵士的任用,及搜检外,明廷还完善了对于“夹带”考生的惩治条例。首先,明初对于夹带考生的惩罚是较轻的,洪武十七年(1384年)定若考生有夹带,则“搜检得出,即记姓名扶出,仍行本贯,不许再试”,即只有逐出考场,然后不准再进行接下来的考试。

24、直到成化年间,“举人不许怀挟并越舍互录及凂托军匠人等夹带文字;其军匠人等亦不许替带及纵容怀挟互录文字;违者各治以罪”,此时若应试举子被查出有“夹带”,不但要被逐出考场,且还要被治罪,同时帮助其“夹带”的人员亦也要被治罪。

25、当然,成化年间“夹带”考生顶多就是受杖打,真正对“夹带”考生实行较为严格的处罚,是在嘉庆之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嘉庆皇帝下诏:“诏申严怀挟、传递之禁,犯者执送法司问罪,仍于礼部前枷号一月”,即一旦搜检时发现有“夹带”现象的考生,在被问罪前,他要先被处以带枷锁一月的惩罚,然后再行问罪。

26、此后,在这一年会试中,因“夹带”之风仍然有之,嘉靖皇帝遂大发雷霆,从而加重了对于“夹带”考生的惩罚,当年会试被当场抓获的数十位举人,皆被处以“枷号礼部前,各杖发原籍为民”,即先带枷锁一月,然后处以杖打之刑,之后削去举人的称号,贬为庶民。如此,之后明朝历代皇帝皆对有“夹带”的考生处以“枷号一月,发原籍为民”的惩罚,如天启五年(1625年),举人羊仪凤因夹带就被处以“枷号一月,发为民”的处罚。

27、综合而言,明朝对于在乡、会试中所进行的“搜检”是十分重视的,明廷将它视为防科举作弊的第一道关卡,希望借有“搜检”来将考生在科举的作弊现象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以此来确保全国的考生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28、当然,“搜检”是否真的能将作弊现象扼杀在摇篮中呢?这确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点从直到清朝科举考场上“夹带”之风都依然盛行就可窥知一二。而之所以“夹带”之风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在于官员腐败,无论历代的搜检是如何的严格,只要在搜检的过程中有人的参与,那就阻止不了“夹带”考生入场考试事情的发生。

29、人总有贪婪的时候,一旦有人的参与,那就意味着有操作的空间,因为总有搜检的官员和兵士会为了钱财,选择去铤而走险的放任“夹带”考生的入场,而一旦搜检的人徇私枉法,那“夹带”的考生也就能得以顺利的进入到考场中。因此无论历代“搜检”是如何的严苛,历朝历代也总有“夹带”之风盛行的时候,因为一个王朝总有官员腐败盛行的时候,只要一个王朝阻止不了官员腐败问题的出现,那无论它对于科举有多么严苛的防作弊制度,科举作弊事件都只会是屡禁不止。

四、作弊的坏处

1、一、践踏了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了社会的信用危机。

2、作弊现象的泛滥助长了部分学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作弊风气的形成会引发同学们所厌恶的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干扰良好学风的形成。

3、因为可以作弊,学生没有用心学习,也就没有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在参加正式的考试时必然会败北。因为作弊,使自己成了最后的失败者。

4、三、虚荣心一天一天的膨胀,并怀疑自己的能力,养成投机取巧的坏习惯,增长了惰性。

5、考试除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是检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考试成绩是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测试,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虚假的分数会危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妨碍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为考试作弊,老师不知道学生的真实成绩,失去了教学的有效性。

6、因为考试作弊,你没有与同学付出同样艰辛的努力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班级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的氛围;在重要的考试中,作弊者不仅仅是自己取得了不该得到的名次和证书或利益,而是直接将另一些考生推向了悬崖;对于主动帮人作弊者,无法有效地考出自己应有的成绩;对于被动帮人作弊者,因为本身就是不情愿或“被逼”的,就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了。

7、作弊是重大原则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对于僵化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作弊还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作弊现象很普遍,不过普遍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作弊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不尊敬。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可能偶尔会一时得逞,给作弊者极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进而更加激励和坚定这一人群将作弊进行到底的信仰和决心。

8、但这绝不会是长久之计,这个时代可能会给投机取巧者一些生存的缝隙和机会,却不会让他们永远无穷尽地占领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谋取私利,剽窃别人唯一的作用也只是复制而已。对自身也没有什么好处的。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弊(汉语词语&行为)

关于唯一一个作弊成功的考生和高考考生作弊是真是假,引发了怎么样的思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2023-12-22 20:24:36
2023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3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