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旗杆厂家 重庆方言歇后语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01-27 21:28:23

一、关于重庆的历史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白帝城(今奉节县)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辖地。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守将张珏战败被俘,元军继而征降夔州。

元代,重庆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还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驻地(1288年-1290年)。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合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根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重庆,简称渝或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有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机场居中国内陆“十大”空港之一,果园港为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二、重庆方言歇后语

导语: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独特的方言,而方言歇后语更是充满当地的地方色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重庆方言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4、毛斯坎栽菜——将就屎(使)用

7、别以为自己是许仙——要日蛇

8、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明说)

11、鸭子死到田坎上——嘴壳子硬

12、岚垭上的茅草----风吹两面倒

13、耗子zhuan风箱----两头受气

15、夜明珠lui到盐巴罐头----宝得有盐有味的

16、夜明珠bèn酱油----宝得有盐有味的

18、毛斯板上dá扑爬----隔死不远

20、猪八戒过火炎山----倒打一钉耙

21、麻雀跳进糠萝筐-------空欢喜

23、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24、狗戴眼镜-------装斯文动物园的熊猫-------是他妈个国宝

25、茅厕砍载香葱-----屎(死)冲屎(死)冲地;

26、茅厕砍打扑爬-----离屎(死)不远;

27、赖格宝打豁害-----好大的口气;

29、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33、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35、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38、大阳沟的白鲢---死的多,活的少

39、猪八戒照镜子-----当面献丑

44、毛斯坎坎栽菜——将就屎(使)用:将就用

46、滚到漂白粉水头——彻底洗白

49、头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猪

53、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55、夜明珠拌酱油----宝得有盐有味

57、滚到漂白粉水头——彻底洗白

58、别以为自己逗是许仙——要日蛇

62、鸭子死到田坎上——嘴壳子硬

69、瞎子打婆娘--------丢不到手

70、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72、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80、较场口的旗杆------光棍一条

81、两斤花椒炒二两肉-------肉麻

82、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85、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86、哑巴吃汤圆-------心头有数

87、蚊子咬菩萨-------认错人了

88、虾米过河---------谦虚(牵须)

89、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92、一早晨杀一百二十个鸭子——nia嘴壳子

96、黄泥巴滚裤裆----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相当于“有口难辩”)

97、罗广文的队伍----垮杆垮杆的

98、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99、半天云挂口袋——装疯(风)

100、洋马儿(自行车)下坡——不睬(踩)

2、冬瓜皮做帽子——霉起灰(霉透顶)

6、落雨天不带伞——精灵(经淋)

8、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

9、菜园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

14、对着窗口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7、菠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18、十字街口迷了路——不是(识)东西

三、关于重庆的一些资料.

重庆因何得名?《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作为重庆得名依据,似乎可靠。因为《蜀中广记》作者曹学佺,不但人品高洁,不畏权贵,国亡身殉;学问渊博,编著繁复,对于四川情况特别熟悉.然而考证重庆得名,恰恰错了。果州在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以理宗潜藩升顺天府,黔州在理宗绍定元年(1228)升绍庆府,而恭州升为重庆府在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比顺、绍二庆升府要早30多年。曹学佺一时疏忽出此差错,贤者难免。

光宗即位前受封为恭王,即位以后双重喜庆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象这样表述,不会有人异议。但如果不强调藩升府是宋王朝的制度,就不够了。每一个皇帝即位以前都有封地即潜藩,即位以后潜藩必然升府。纪昀等任总纂的《钦定历代官职表。知府直隶州知州。宋》:“谨机案:隋以前未有府之名,其以京郡名府者自唐始,五代复因而增之。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而府之名遂众。“

恭州升府是宋代潜藩升府制度的产物,府名重庆也反映了这一制度。不从这一制度着眼,就会误认为升府和双重喜庆是光宗的特殊遭遇,个别现象。潜藩在四川境内也不少。如蜀州在绍兴十年(1140)一高宗潜藩升为崇庆府,即今天崇州市;剑州在孝宗隆兴三年(1165)以孝宗潜藩升为隆庆府,即今剑阁县;嘉州在宁宗庆元二年(1196)以宁宗潜藩升为嘉定府,即今乐山市;忠州在度宗咸淳元年(1265)以度宗潜藩升为咸淳府。

表述恭州升为重庆府,望其文容易偏于强调双重喜庆。虽然不错,但容易使人误解,好象只有光宗才是双重喜庆,其他的皇帝就不是了。其实南宋诸帝即位前都有封地,一旦即位,都是双重喜庆,都有潜藩升府。潜藩升府后,都要命名。如何命名,如上所举,有的沿原来的州名称如嘉定府,有的用皇帝的年号如称咸淳府,更多的情况为另取吉祥的名字,名以“庆”字居多,如崇庆府、隆庆府、顺天府等等,自然,重庆府也在内。由此可知,恭州升府名为重庆府,属于偶然,凡潜藩升府没有不是双重喜庆的,都可命名为重庆府,只是别人没有想到,恭州升府时想到了,就把这个名字用上了。表述恭州升府提一下双重喜庆就是了,不必强调。值得强调的是潜藩升府这一制度,才能把这件事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表述清楚。

重庆的命名体现了当时潜藩升府的制度。也增加了命名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历史的足迹,画龙必须点睛。

抗日战争以胜利而结束,早已经成为历史。表述这段历史,有的儿女把重庆称为战时陪都,把抗日战争时期称为陪都时期。这种说法,不仅与所称呼的主体不符,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逻辑混乱,不利于正确理解历史,不利于正确对待历史。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想中国发动全面侵略。中国人们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是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宣言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国度(原国度南京于12月13日沦陷敌手),各国驻华大使、公馆纷纷迁来重庆,以后抗日战争时期国际上习惯称中国政府为重庆政府。当时重庆成为国民党发号施令的中心,成为那段时期中国的象征。

到了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令定重庆为中国的陪都。陪都,是国都以外别建一个都城,政治地位仅次于国都。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战时或者和平时,都有设立陪都的例子。其实,1939年5月5日重庆由普通市升格为特别师(直辖于行政院),也可看做把重庆定为陪都的一个步骤。

重庆已经是战时国都了,为什么还要定为陪都?那是给重庆一个永远的地位。战时国都都是暂时的,一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就要把国都迁回南京,重庆又成为一个普通的城市了。既然定为陪都,国都迁走,仍然是全国第二大政治大城市,国都起着中枢的作用,就并不要求陪都起什么特定作用,也起不了什么特定作用,正如《国民政府令》中指出的“恢闳建置。。。。。妥筹久远之规模”就行了。

定重庆为陪都,不能不说与作为战时国都无关。因为国都迁来重庆,3年来重庆作出了贡献,定为陪都给予较高的地位。但定为陪都与作为战时国都都是两回事,混为一谈,势必引起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很不可取。

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战时国都,发布宣言,昭告世界,虽然是临时的,却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事实明显不过,偏要把当时的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真不知道从何说起!不承认重庆是抗战时期国都,是贬低重庆的地位。

二、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一洗百年来的重重国耻,列入世界四强,扬眉吐气,中华民族战起来了。在战斗的过程中,作为战时国都的重庆人民不惜一切,支持抗战,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重庆仅仅是陪都能够起这样大的作用吗?

三、重庆既是国都又是陪都,合在一起,陪都是无法起作用的。有谁能列举一、二件抗战中重庆作为陪都起了作用?

四、把重庆仅仅视为战时陪都,国都又在那里?没有吗?哪个国家没有国都?还在南京吗?那是日本人卵翼下的伪政权。在重庆吗?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五、把抗战时期称为陪都时期,同样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抗战八年在重庆发生的一切,都有关抗战,有关战时国都,而称重庆为陪都,硬要将此时期称为陪都时期,何等别扭!何况,把1937年7月7日到1940年9月5日也算进陪都时期,别人实在不信。

六、抗战时期陪都之于重庆几乎只是一种名义,但在国民政府迁回南京之后,就开始真的实施“恢闳建置”“妥筹规模”了。一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集中了一批专家写成,颇有气魄,以后都有参考价值。实施得不多,“抗战胜利纪功碑”修成了,人民政府成立后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基本上是原件。

总之,“抗战陪都”、“陪都时期”,实在难以理解,始终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重庆城门十七座,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时就固定下来了。因旧址,就是以南宋彭大雅所筑的城为基,而彭大雅正是在蒙元军进攻中,按照战守的需要,根据地形地势选择了最佳位置筑成的。戴鼎又加以完善,所以城垣、城门的位置,以后就不需要在更改了。一直到1927年重庆筹备设市,决定修建马路,宏阔码头,才撤废朝天、太平、南纪、通远等城门。重庆城和17座城门一直维持了556年。

这17座城门的排列,习惯从朝天门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转一圈:朝天(开)、翠微(闭)、东水(开)、太安(闭)、太平(开)、人和(闭)、储奇(开)、金紫(开)、凤凰(闭)、南纪(开)、金汤(闭)、通远(开)、定远(闭)、临江(开)、洪岩(闭)、千厮(开)、西水(闭)。开门和闭门相间排列,开门多一座,所以储奇和金紫两个开门在一起。其中,朝天、翠微、东水、太安、太平、人和、储奇、金紫、凤凰、南纪等10门滨长江,金汤、通远、定远三门连陆,临江、洪岩、千厮、西水等4门滨嘉陵江。

按重庆的地位和重庆城的规模并不需要设那么多城门,为了象征九宫八卦,才有九开八闭的设计。这八座闭门,在设计中本来就是虚设的,没有派上用场,比开门也要小一些,本来就根本没有打算用,500年来也一直没有用。

九座开门中,除东水门、金紫门外,都有瓮城。瓮城又名月城,是城门外的小城,作为掩护城门之用。没有瓮城的城门,城门的名字直接写在城门顶上;有瓮城的城门,城门的名字写在瓮城门上。有瓮城的正城门,专门另外题写四个字,刘子如绘制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都有记载:朝天门题为“古渝雄关”,太平门题为“拥卫蜀东”,储奇门字迹不清,南纪门题为“南屏拥翠”,通远门题为“克壮千秋”,临江门题为“江流砥柱”,千厮门题的前二字为“千厮”,后二字模糊。

九座开门早已废了,现在还看得到的,东水门完整存在,通远门下面被凿低,好象吊在和平隧道的顶上。城门虽不存在了,但城门的名称还在广泛运用。在改革开放前,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和国营各种门类的企事业单位都冠以城门的名字。

东水门有一口四方对着真武山鱼跳龙门

精神堡垒、抗战胜利纪功碑、人民解放纪念碑是老重庆的三座标志,反映了历史,反映了时代。

国民党被迫对日抗战后,节节败退,国土不断沦陷,为人民所不满。而共产党早就提出抗战救亡的主张,挺进敌后,捷报频传,为人民所拥戴。面对这种形势,国民党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来维持其正统地位。1939年5月1日在林森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广场(今解放西路《重庆日报》社)举行宣誓大会,在民权路广场建造精神堡垒,1940年3月12日落成。

精神堡垒,用木板钉成,外涂水泥,因避空袭刷成黑色。底座为八角,分别写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大字。中部为圆柱形,以朝民族路方向为正面,题“精神堡垒”四字,其余三面分别写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圆柱之上为五角形,正面绘上兰底红边的大盾,内有“新生活运动”指南针会徽。其余四面分书“礼”、“义”、“廉”、“耻”四字。顶端周围为城堞样式。然而木质结构经不起日晒雨淋,也就漫漫坏了,当局也没有修补,最后全部倒塌。最后干脆拆除了,只剩街心草坪,就在当中立上一根旗杆,悬挂中华民国的国旗。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重庆市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修筑永久性纪念物——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完工,10月10日举行揭幕典礼。此为全国唯一规模最完整的抗战胜利建筑物。

此碑为八面塔形高层建筑,由碑台、碑座和碑身及嘹望台三部分组成,碑台部分的青石及石踏步呈半径10米的圆形,青石台高1.6米。碑座由八根青石护柱组成。石碑八面,用北碚上等峡石嵌碑座外侧。碑身高24米,由直径4米的圆桶构成,内部圆形,外部八角形。内有悬臂旋梯140步升至嘹望台,嘹望台可容纳20人左右。碑顶设标准钟。此碑为钢筋水泥建筑,外用白洋灰粉刷。每面有窗户5个,钢筋水泥窗花。正面大门用楠木精制。

碑文五:一、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令;二、1946年10月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撰抗战胜利纪功碑铭;三、国民政府主席重庆行辕兼代主任张群文;四、文未署名;五、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后,将抗战胜利纪功碑上的碑铭和所有碑文去掉,另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改题碑铭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其余依旧。

佛图关十重庆城的屏障,向楚〈巴县志。厄塞表〉首列佛图关,表中〈形势〉栏云:“渝城三面抱江,陆路惟佛图关一线,壁立万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佛图关能守,全城可保无恙。”其险尤在于关筑于山脊之上。壁立万仞,磴曲千层。言居高临下;“两江虹束如带”,指鹅项颈两江相距不到一公里。如此天险,中外罕见。

佛图关得名于石壁上的石刻佛像。重庆这座石窟造像能够保存下来,真的要算邀天幸。笔者1984年所见,窟顶呈圆弧形,形式类似于大足宝顶山石窟。释伽牟尼坐莲台,高约5米,头宽约1米,头高1米多一点。佛像之西约20米处,壁上题有“佛图关”三字,行书,字约1米见方。下款“光绪壬申四月”,壬申为光绪八年1882年,题款至今已经历百年以上。这是此关的正式名称,清末记载,或书为“浮图关”。过去书写地名,往往以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替代,何况佛图、浮图、浮屠、佛陀等都是释迦牟尼的不同音义。但究竟不能任其杂乱无章。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将佛图关改为复兴关。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后才将石壁上的“复兴关”三字铲掉。

佛图关石壁上题刻甚多。清朝咸丰朝以前的题刻,大豆剥蚀不清了。同治、光绪间的题刻,大字还比较清晰,款识多已不清。这些题刻有的为官吏歌功颂德,如“恩通存殁(mo)”、“廉明慈爱”、;有的赞叹山川形势,如“竖起脊梁”、“东川砥柱”、;有的是官吏教民,如“愿吾民,敦孝弟,勤职业,崇简朴,息争讼”等等。

此关建于何时,佛像造于何时?乾隆八年1743完成的〈大清一统志〉已谓“建始不可考”《宋史。忠义传》叙四川建置使兼知重庆府张钰“大兵会重庆,驻佛图关。”可知佛图关宋末已建。

以后历次战役,佛图关都起过重大作用。明神宗万历朝平播之役,熹宗天启朝讨奢崇明之役,思宗崇祯十七年义军张献忠入川,佛图关都起到国必攻必守的作用。

佛图关建筑再华蓥山余脉的脊点、两江同方向平行东流相距最近的地方。由佛图关东出仁清门,下鹅项颈,经重属总节孝坊、巴县节孝总坊、社稷坛到两路口(今两路口菜市场),上三坡架,经茶亭、神仙洞,由通远门进入重庆城。由佛图关西出端丰门,下到七牌坊(今大坪菜市场背后),西行经过接连不断的20几座牌坊到石桥铺,就是去到成都的东大路。

明代何清代都时兴修建牌坊。明代的牌坊修再城内。多系旌表本地巴县高科仕宦人物,明代本地显赫人物众多,进士112人,三品以上高官39人,城内牌坊也多,但年深月久,都不存在了。清代修的牌坊大多是节孝坊,少数是德政坊,都修再城外,特别集中在佛图关内外。

佛图关,修建再海拔370米的华蓥山余脉的最高处,守护重庆城许多年了。

佛图关略呈圆形,关城南垣(yuan)和北垣紧紧控制长江和嘉陵江。南垣下到长江边谓肖家湾、王家坡、兜子背、黄沙溪,距离虽然长一点,但坡势平缓,从佛图关南垣可以一览无余,便于控制。北垣俯临嘉陵江,下为李子坝、牛角沱,悬崖峭壁,十分陡峭险峻。垣上设有哨楼。关上有四座门:东为仁清门,门上横书“江天一览”,由此进入重庆城;西为瑞丰门,由此上东大路;南垣有泰安门、木洞门,此两门常闭。

佛图关既为战守要地,平时也派兵驻守。道光二年1822再佛图关内设佛图汛署。重庆镇中、左、右三营统率19个汛,分防佛图关的汛归中营管辖。道光四年1824添筑佛图汛营房,移中营千总(正六品)一员带领马战守兵100名镇守。佛图汛署设再佛图关内,从刘子如所绘《增广重庆地舆全图》看,汛署规模不小,署内有大堂、二堂、三堂,背靠关城东北垣,大门出姚公上场,已是关中心地带。

佛图汛署左侧,仁清门内为夜雨寺。乾隆间王尔鉴修《巴县志》,八巴渝旧传八景淘汰三增七为十二景,并各为《小记》。“佛图夜雨”为旧景保留,《小记》云:“壁间有青石,虽亢旱经月,侵晨视之,犹津津涵润若夜来过雨者。”此时当有石无寺,可知青石发现甚早,夜雨寺修建较晚。王尔鉴修篆《巴县志》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时还没有修建夜雨寺。以后修建的夜雨寺有前殿何后殿,周围竹林茂密。寺前有黄桷树一株,树下有石佛一座。以后寺毁,后殿还有残存,栋梁全用马桑木,此种木材属于大木,直径近一米。至于夜雨寺何时修建,何时毁掉,都不详。

佛图关内,横贯东西辟为乡场,为姚公场。场分为二:东为姚公上场,西为姚公下场。重庆建市,巴县各乡场仍属巴县,唯有姚公乡谓直属于市的乡。姚公乡、场,谓纪念姚觐元而命名。姚觐元字彦侍,浙江归安人(归安即吴兴,今湖州市),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户部郎中,同治九年1870谓官川东道。任内再重庆大力提倡养蚕,从浙江运来良种,聘请浙人前来指导,在关外隙地种桑养蚕示范,又在关内建蚕神祠。

蚕神祠再姚公下场,傍佛图关西垣。其东为关帝庙,再东为文昌宫。蚕神祠内有《蚕神祠碑》,以记载其始末,碑文徐昌绪撰并书,。徐昌绪字琴舫,四川酆都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翰林院编修。以牵连肃清案免官归,来重庆长动川书院20余年。徐颇擅长殿廷楷书,此为科举所需。所书《蚕神祠碑》,人纷纷拓为学子范本,广为流传。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