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等于大专吗 山东技师学院怎么样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01-27 21:11:32
一、山东技师学院怎么样
山东技师学院是一所不错的技校,学校介绍如下:
1、山东技师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全日制技师学院,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学校始建于1980年,前身为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2000年12月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与山东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8月经山东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技师学院。
3、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燕山和明水两个校区,学院总占地面积1100亩,学校设有7个院系,开设30个多个专业,有教师449人,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各1个。
1、学校与斯凯孚有限公司、韩国KPF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用工合作机制。
2、学校举办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法国公司来山东技师学院考察交流学术活动。
3、学校有3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级示范专业群,2个专业是山东省级重点专业,6个济南市重点专业。
4、学校在中国技师梦工场每年设立100万元助梦基金,成立了1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项目团队,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创新项目孵化基地,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学生的技师梦。
二、山东技师学院是大专吗山东技师学院是大专还是中专
山东技师学院属于技师学院,不是大专。山东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为中职学历,而大专毕业生为专科学历,学历性质不同。山东技师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由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与山东技术学院合并组建,现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辖。山东技师学院的重点专业有: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配装与维修等。
山东技师学院有燕山、明水两个校区,学院总占地面积1100亩。学校设有7个院系,开设30个多个专业,有教师449人,全日制在校生1.1万人;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各1个。
截至2017年11月,山东技师学院拥有数控加工、现代焊接、楼宇综合布线、电气自动化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拆装、电子商务、叉车驾驶等50多个现代化实训中心,实习实训场所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
2005年,山东技师学院被教育部等7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山东技师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10年,山东技师学院被评为山东省年度最具就业推动力技工院校。
三、山东技师学院的学校沿革
1980年5月,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建立山东省一轻工业技工学校,办学经费由省财政列支,当年招收钳工、电镀两个专业80名学生;1981年4月,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增设济南市轻工业学校,由济南市一轻局主管,办学经费自筹,当年招收轻工机械、日用化工两个专业80名学生。从此,学校由山东省一轻工业厅、济南市一轻工业局共管,一套班子、两所学校、两个办学层次。
到1985年7月,学校净资产18.9万元,校舍面积2000平方米,教职工52名,在校生201人。(1985年8月~1992年12月)
1985年,学校在燕子山东麓征地32.1亩,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奠基。由于资金紧张,最初的校舍只是两排简易的平房,一排用作办公和教研室,一排用作教室,学生宿舍则借用周边农村的民房。1986年,学校建成了2404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楼(现燕山校区1、2号教工宿舍楼),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条件。1990年9月,3660平方米的教学楼(现燕山校区实训楼)落成投入使用。
这个时期,因济南市轻工业学校没有办学经费,学校只能招收委培生(收取委培费)来维持办学。为了扩大办学规模,筹措办学资金,学校根据当时轻工企业急缺技术人员的状况,积极开拓办学路子。先后与齐河县造纸厂、新疆阿勒泰市造纸厂联合办学,为鄄城县印刷厂、兰陵酒厂、长清县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定向委培学生,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这期间流失了许多教师。
到1992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32.1亩,校舍面积0.71万平方米,净资产261万元,教职工79名,在校生410人,基本的办学条件逐渐形成。(1993年1月~2000年11月)
1993年,学校归山东省一轻工业厅直属管理,更名为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原济南市轻工业学校归济南市教委管理)。从此,学校翻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步入了发展时期。1994年,学校争取到技校可以招收农业户口的学生收取学费的政策,新增两年学制的陶采机电专业,当年招收农业户口学生40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该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到1998年该专业在校生达到550人,为学校积累了一定的发展资金。1996年,以彭学正为校长的领导集体决定,借学校西邻济南军区工程维护大队营房被济南市二环东路施工拆除2/3之机,与济南军区联勤部领导接洽购买该院落事宜,并指派赛序臬、田文太二同志与部队领导接洽。因部队地产的处理需由总后勤部批准,运作起来十分困难,经近一年的艰苦商谈,在济南军区联勤部的协调下终于达成一致,学校以32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11.97亩的院落及2315平方米的地面建筑。从此,学校正门沿外环路开通,校园面貌焕然一新。1997年到2000年,学校又先后征地1.7亩,自筹资金建起了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楼(现燕山校区1号学生公寓)、教学楼(现燕山校区综合教学楼)、3号教工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建成了钳工实训室、摩托车维修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变频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实训室、化学实验室、发酵实验室、纸张检验实训室、微机室等一批实验实训室,建成了综合校园网并使校园网内的所有计算机通过租用广电的数据专线登录因特网。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学校在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拥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条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联合办学和招生就业方面,采取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拓展实习基地和生源基地,学生的当年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1998年通过了省部级重点技校评估,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直文明先进单位,自1995年起连续5年被评为省一轻厅先进单位。
到2000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45.74亩,校舍面积37053平方米,净资产3247万元,教职工106名,在校生1652人,至此,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2000年12月~2003年6月)
2000年12月,随着山东省一轻工业厅改为山东省轻工业总会,不再具有管理教育的职能,学校遂由山东省轻工业总会归属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管理,根据鲁政字〔2000〕338号文件,与山东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我院为东校区,增加了高职教育,提升了办学层次,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2000年,学院征用土地9.1亩,另租用土地50亩。2002年,新建学生公寓(现燕山校区2号学生公寓),建成了制版、排版、电脑图文处理、电子商务等实训室,修建篮球场、300米田径运动场、网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及设施。设立了社区医疗服务站,配备了常用医疗设备,对师生的医疗保健和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办学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院注重教学管理工作,坚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思想,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加强了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力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院坚持以教育为主、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突出一个“严”字,贯彻一个“情”字的学生管理宗旨,以育人为本,抓好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陶冶学生情操,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到2003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54.85亩,另租用土地50亩,校舍面积45183平方米,净资产4270万元,教职工131名,在校生3697人,为申办技师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7月~2005年8月)
2003年春节前,学院在中共山东省委扩大工作会议和鲁政发〔2002〕66号文件《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的推动下,乘“科教兴鲁,人才强鲁”战略和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的东风,认真分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政策的强势推动,决定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学院领导带领全院教职工与时俱进,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在没有任何建设资金的情况下,以超乎寻常的胆略和智慧,做出决策:选址建设新校区,解除校园狭小的瓶颈制约,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和生源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综合竞争实力。这个决策标志着学院第二次创业的开始,也标志着学院从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学院发展史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3年春节后,学院领导在济南周边选址,先后考察港沟、彩石、大正等地,均因条件不具备而未形成现实。2003年7月下旬,学院在章丘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鼓舞下,到章丘大学城园区选址,经紧张、有序、高效率的日夜谈判,仅用一周时间双方即达成一致。
2003年8月3日,学院与章丘市人民政府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签订征地协议,在章丘大学城园区征地1076亩建设新校区,另租用周围山坡地430余亩。使新校区校园面积达到1500亩。按照超前定位、瞄准国内一流办学目标的原则,确定了新校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建设方针。学院委托原同济大学林李规划研究所所长现复旦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新军博士主持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工作。规划体现了依山而建,融科学性、实用性、现代性于一体及生态型、公园型校园的要求,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称赞。
2003年9月,由田文太任总指挥的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并立即开赴驻地开展工作,着重协调当地关系、办理建设手续、招投标及水、电、临时施工道路、围墙建设等开工前准备工作。2004年5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14个单体工程,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与此同时,道路、管网、运动场、水井、储水池、暖气工程、绿化美化校园、人工湖工程等同时展开。新校区共有大小建筑队伍43个,建筑工人达4260人。
新校区跨两个乡三个自然村,建筑环境极其复杂,协调难度无以言表,建设初期部分居民认识不够,曾一度采用过激方式阻挠施工,指挥部全体成员则识大体,顾大局,风雨同舟,无怨无悔地日夜拼搏在建设工地上。
2004年以来,因国家加大土地保护政策力度,使得新校区各项建设手续的批办遇到极大的困难。学院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协调力度,争取边建设,边办手续的政策,保证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验收。
新校区建设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资金严重短缺这个最大的困难。加之国家2004年以后控制对高校贷款,各银行都采取了惜贷政策。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一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和各有关处室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二是学院主要领导超常思维,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三是采取银行贷款、向教职工借款、利用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职工房产抵押贷款等手段筹集资金,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一呼百应,竭尽全力支持新校区建设。在国家没投一分钱的情况下从一片荒凉的旷野,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与时代气息的新校区崛起,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既体现了建设的高速度,又保证了工程的高质量,主体优良率达到90%以上,国际交流中心、学生餐厅、2号教学楼工程被济南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评定为“精品工程”。2005年5月26日,机械系654名学生入驻新校区;8月,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校区的建设,历尽千难万阻,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同志坚持抓质量、抓安全、抓进度、抓队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敢稍有懈怠。2005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学院领导领导集体一道带领全体中层干部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吃住在新校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风一身灰,分片包干最困难工程,连续作战,任阳光晒黑肌肤,任汗水湿透衣衫,没有人叫苦喊累,没有人怕难畏缩,确保了新校区的按时竣工。
新校区的建成,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关注和赞赏。这一卓越成就的取得,靠得是只争朝夕、励精图治、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责任感和进取意识,体现了技师学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克服困难的作风和干劲,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心血和情怀。回顾新校区建设风雨兼程的日日夜夜,既有创业的艰辛,又有收获的喜悦。至此,全体技师学院人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豪情满怀地奔向更新、更高的目标。(2005年9月~今)
新校区的建成,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9月全院近9000名师生搬迁到新校区。随着办学条件的完备,站在崭新的发展平台上,学院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进一步明确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确定了因事设岗,以岗择人,按岗定酬的原则。对中层干部以下各岗位实行了公开竞聘、择优上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批知识层次高、个人素质好、精力充沛的教师通过竞聘,走上了中层干部管理岗位。同时,在内部管理上,确立职责明确、层层负责、责权利相结合的分层管理模式,深化和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岗位考核及责任追究体系、教学检查评估体系、科学管理体系和廉政建设体系,实现由外延发展为主到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变。
在教学上,围绕着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智力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为核心,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课题化形式组织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技师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段教学,技能过程考核的办法确保教学质量,并专门安排学生近一年的时间到企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企业一线的最新技术,学到真正的绝技绝活。
为配合实施“一体化”教学,进一步加大实训设施的投入。2005年投资1500万元添置实训教学设备,建成了数控、数控模拟、机加工、汽车维修、钳焊等5座实训中心和模拟室内布线(电工专业)、服装CAD、服装打板、印刷制版、电脑平面设计、PLC程序设计、家用电器、电工电子等“一体化”教室22个。
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山东省首席技师33名和济南市首席技师10名担任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客座教授)。面向全国招聘高技能人才,先后引进在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高技能人才8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在企业一线从事技术革新的技术能手和具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9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建设独具特色的教材体系。鉴于技师培训教材缺乏的状况,依托各行业协会的人才优势进行教材开发,成立各专业教材编写小组,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根据不同阶段的实训课题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讲义。
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建立和扩大实习教学基地。先后与山水集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并成立山水教学基地;与海尔集团合作,成立山东技师学院海尔培训中心;通过与海尔、晨鸣、力诺、东港、泉城制药等企业联姻,建立以山东家电、造纸、印刷、生物生化制药等大企业集团为后盾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积极开展国际间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与德国项目与服务管理公司签订“山东—德国三元制教育合作项目”协议,在中国首家引进先进的德国“三元制”职业教育模式。2006年5月,数控加工技术和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三元制”教育培训班已经开班,209名学生接受“三元制”教育。
加强学生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精心选拔、严格培养,建成一支思想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专职学生辅导员队伍,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和辅导员岗位考核办法,加强学生的诚信和礼仪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了覆盖行政办公楼、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综合校园网并通过千兆出口接入互联网;创建学院院报、建设学院网站和网络办公平台,设计学院标志;完善学生生活、购物、活动、医疗、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继续改善校园环境,学院启动“一、十、百”绿化工程,号召全体师生完成“一人一棵树,一人十棵花,一人百墩草”的种植任务,校园内栽植各类苗木43000株,包括34科、58属、89种,绿地面积20000平方米。自行设计、依势而建横贯校园南北的溪流工程建成。一所花木扶疏、小桥流水、湖光山色的生态化绿色校园已初步建成。
正确的办学方向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大提高了办学质量,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学院得到了社会和广大考生的认可。2005年的招生数突破了5000人,且高中毕业的生源占到了80%。学院有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并获奖,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05年学院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院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先进单位,被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院分山东技师学院章丘校区和燕山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8.69亩,是奠基时的37.7倍;校舍面积22.5万平方米,是初建时的113倍;净资产约35000万元,是初建时的1852倍;教职工382名,是初建时的11倍;教学系(部)7个,开设30多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9069人,是初建时的113倍;已发展成为省内知名的以培养技师、高级技工为主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
四、山东技师学院都有什么专业
一、山东技师学院开设30个招生专业,分别如下:
1、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数控加工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无人机应用技术、3D打印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机床配装与维修、模具制造。
2、电子商务、商务会计、烹饪、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室内设计、多媒体制作、计算机动画制作、平面设计、食品营养与卫生(营养师方向)、药物分析与检验、电子商务、商务会计、连锁经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出版等。
1、山东省一轻工业技工学校。1980年5月,经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建立山东省一轻工业技工学校,暂借千佛山西麓一防空干道工房办学,开设钳工、电镀两个专业。
2、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1993年,学校归山东省一轻工业厅直属管理,更名为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原济南市轻工业学校归济南市教委管理)。
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2000年12月,学校遂由山东省轻工业总会归属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管理,根据鲁政字〔2000〕338号文件,山东省轻工业技工学校与山东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将燕山校区定为东校区。
4、山东技师学院。2004年8月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劳动技术职业学院东校区改建为山东技师学院。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