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号沉船 江阴海战的沉船封江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01-27 21:07:05
一、历史上的著名的沉船事件
1、发生于1949年1月27日,中联轮船公司的太平轮因超载(2,093吨)又夜间航行,在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载着2700吨煤炭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沉没,船上932人遇难。
2、建元轮隶属于建元轮船公司,其身世颇为坎坷。建元轮的前身是1919年在挪威建造的法国货轮,1919年完工,命名为埃塞(Oise)号,后几经转卖和改名,于1948年由位于中国上海的建元轮船公司购入,改名建元轮。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是无锡面粉大王荣氏家族的荣鸿元。值得一提的是荣鸿元是后来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堂兄。香港报纸的报道中称这条船吨位约三千吨。
二、江阴海战的沉船封江
首都的“水上马其诺”事倍功半与功败垂成
1935年7月,南京的夏天,溽暑如蒸。日后纵横北欧、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德国陆军名将法尔肯豪森,鉴于日益紧张的中日形势,正在他的顾问府内挥汗如雨地起草《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东面有两事极关重要,一是封锁长江,一为警卫首都,两者有密切之连带关系。屡闻长江不能守之议,窃未敢赞同。……江面虽宽,然究为极狭隘之水道,航路异常困难,稍大战舰不易机动,下游已有许多窄隘可用,应用方法(游动炮兵、飞机)作有效之封锁。……长江封锁于中部防御最关重要,亦即为国防之最要点,防御务须向前推进。江防须封锁江阴,陆防须利用许多地险及天然便于防御之地形,推进至上海附近。……”
法尔肯豪森的这份建议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在这个报告中,他基本准确的判断了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向和特点,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主要防御地区、兵员配备和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日后中国军队保卫上海南京、决堤花园口、退入内地持久抗战等行动,大多都在这个文件指导下进行。
按照法尔肯豪森的设想,中国东南国防的第一线是以淞沪线、吴福线(吴江至福山)、锡澄线(无锡至江阴)构成的永久国防工事,其后是江阴封江,再次是保卫南京。他预计,整个过程可以坚持1—2年,在此时段内国际形势必将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
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外卢沟桥上的枪声,打响了抗日卫国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一枪。战争爆发后数月间,日军节节推进,华北战局岌岌可危。南京国民政府预见到战火不久后必然烧到南方,几乎就在日军开始进攻上海的同一天,在德国顾问团指导下制订的《国军战争指导方案》颁发了。这个方案明确指示:“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并绝对控制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以一部协力于各要塞及陆地部队之作战。”
从这一天起,中华民国海军走上了抗战前台。海军,是一个国家,尤其当它还是拥有18000多公里长海岸线的大国,的生命所系。近代中国每一页落后挨打的历史,几乎都带有海水的苦味。阻绝日军入江的具体战术,在海军高层的决策下此时终于出台了。选取却是一种最为昂贵而又笨拙的方法:沉船封江。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最高国防会议中决定在日军尚未进攻长江流域之前制敌机先、封断长江航路,截断长江中上游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一带的日军第11战队13艘舰船和大批日侨的归路,作为与日交涉的筹码;并防止日军再度溯江而上。海军代表陈季良提出立刻实施沉船封江行动并获批准。会议决议在1937年8月12日执行封江。
谁料风云突变。担任会议记录的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早已被化名廖雅权、潜伏在南京汤山温泉当服务员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引诱下水。当晚,他即将绝密情报传递给与之接头的日军谍报人员(此事众说纷纭,尚存疑)。
1937年8月11日及12日两天,长江中游的日本舰船匆忙下驶。汉口、九江、沙市等地码头,日侨蜂拥而上。这一行动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好,路续通过江阴“锁航要塞”的日舰并没有卸下炮衣备战,人员则在舰桥上游晃,居然没有引起中国方面的警觉。当时中华民国海军第1舰队的“逸仙”、“建康”、“中山”、“永绩”舰及第2舰队的部分舰艇正由第1舰队司令陈季良海军中将指挥在湖口集结,江宁和江阴要塞的火力也已作好准备。但因事起匆忙没有协调好,当日本军舰路续经过时,我军部分要塞单位因为警惕不足,未能及时作出回应;而注意到异常的海军舰队则因没有接到截击指令,只能按兵不动。等到中华民国海军部醒悟日军已经撤退时,截击的最佳时机已经流过。
到13日中国方面开始封江时,总数13艘的日舰(包括旗舰“八重山”号)已经走脱一空。我参谋本部紧急由南京与江阴两面派队沿江搜索江面,一直到团山边境两个搜索队相会,才证明日舰已全部逃脱。最后仅在汉口附近捕获了日本商轮“大贞丸”,在江阴附近捕获了“大贞丸”。
在卢沟桥事变发生时,中华民国海军部长陈绍宽正在英国参加英王加冕,顺便向英、德等国采购军火舰艇。事变发生后,他急忙回国主持海军抗战机宜。第一个工作就是封江。封江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首先是破坏航标。 1937年8月11日,海军部派“甘露”测量舰、“皦日”、“青天”测量艇及“绥宁”、“威宁”炮艇破坏西周、浒浦口、铁黄沙、西港道、狼山、大姚港、通州沙、青天礁、刘海沙到长福沙、海北港沙、龙潭港、福姜沙等各处的灯标、灯桩、灯塔、灯船及测量标杆。各舰在两日内完成了航标的破除作业,使敌舰失去了导航标志。在此同时,海军第1舰队与第2舰队主力由湖口与下关向江阴的集结已经完成,49艘军舰进入了长江待命,“拱卫京畿”。
1937年8月12日,两个舰队主力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这次甲午战争之后海军的第一次对外大型动员,全体海军全体官兵皆怀高亢斗志,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首批自沉的军舰为舰龄最大的“通济”练习舰、“大同”、“自强”轻巡洋舰、“德胜”、“威胜”水机母舰、“武胜”测量艇(已停用)、“辰”字与“宿”字鱼雷艇(均已停用),这批军舰大多为清代遗留的旧舰。此外,海军还向招商局与各民轮船公司征集20艘轮船同时自沉以构成江阴锁线。当第1舰队抵达江阴时,等待自沉的28艘军民舰船已经停泊在君山江面。
12日上午8时,江阴江面各舰由“平海”号轻巡洋舰率领进行升旗典礼。8时整,“平海”舰举行升旗仪式,各舰官兵在舰舷“站坡”,向军旗行礼致敬。陈绍宽的上将司令旗在军乐声中冉冉上升到主桅顶端。
在各舰抵达位置之后,坐镇“平海”的陈绍宽发出沉船命令,各舰同时打开水底门,缓缓下沉。自沉作业一直进行的傍晚才初告结束,陈绍宽站在“平海”舰桥上,黯然无语。是日汽笛哀鸣,军旗低垂,令人欲哭无泪。
因为水流甚急,第一批各舰下沉时多半被水流冲离理想原位,导致封锁线并不完整。当海军部发现封锁线并不完整而空隙甚多之后,又征用了三艘民轮沉入封锁线,在镇江、芜湖、九江、汉口、沙市等地缴获的8艘日籍趸船也先后被拖到封锁线凿沉。海军部又请行政院训令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紧急征用民用小船、盐船185艘,满载石子沉入封锁线的空隙中。这些民船一共使用了30.94万立方英尺石子,合65020担。如果加上1937年9月25日自沉(海战后)的“海容”、“海圻”、“海筹”、“海琛”舰四艘巡洋舰,在江阴的沉船封江作业之中一共自沉老旧军舰与商轮43艘,合计吨位63800余吨。
好了,关于泰兴号沉船和江阴海战的沉船封江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