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袁占辉教授团队在传感分析检测的新材料制备领域取得新成果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时间:2025-03-31 11:45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袁占辉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先进复合和杂化材料)上正式发表题为“Sensors based on CNT@PSS-AuNPs/rGO layered films for portable detection of ciprofloxacin”(基于CNT@PSS AuNPs/rGO层状薄膜的传感器,用于便携式检测环丙沙星)的研究性论文。福建农林大学为第一单位,龙博副教授为第一作者,袁占辉和叶大鹏教授为主要通讯作者。
CIP(Ciprofloxacin)是一种第二代福喹诺酮类抗生素,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和农业工业,用于对抗广泛的病原体。CIP的积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可导致人类的过敏反应或致癌效应。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CIP测定方法对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有几种已建立的精确测量CIP浓度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毛细管区电泳和光学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很有效,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目标,但它们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步骤,昂贵的设备,专门的操作人员,不适合快速的场检测。在各种免疫分析方法(电化学、比色、灰光)中,电化学检测是最方便的方法之一。近年来,从电化学和适配体的,由于适配体能够特异性和准确地识别多种目标,电化学和适配体结合的传感器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抗体相比,适配体具有高热稳定性、化学弹性强、生产成本低、保质期长等优点。这些特性使适配体非常适合用于各种生物传感器。该研究基于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磺酸-金纳米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CNT@PSS-AuNPs/rGO)层状薄片制备了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利用便携式传感检测设备进行环丙沙星(CIP)的检测。CNT@PSS-AuNPs/rGO层状薄膜具有极好的特殊表面积,为适配体提供了充足的结合位点。功能化的CNT@PSS-AuNPs增强了加载还原氧化石墨烯时衬底材料的分散性和电导率,并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
图1. a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造过程。b,c层状薄膜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2. CNT@PSS-AuNPs/rGO/SPCE的环丙沙星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3. a长期稳定性研究b传感器重现性c短期稳定性d特性研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42114-024-01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