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临泉县、定远县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时间:2025-03-29 19:10
本网讯 3月21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操海群一行赴临泉县和定远县,分别召开校县产学研战略合作联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祥为,临泉县委书记江利国,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汪涛,副县长杨亚军,定远县委副书记、县长潘金钟,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文书等出席会议。
操海群对两县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校县双方依托共建的综合试验站,通过建平台、组团队、送科技、育成果、带项目、强保障,在农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结合我校当前争创“双一流”、服务“江淮粮仓”建设等目标,他强调,校县双方要进一步聚集人才资源,强化平台建设,延长服务产业链,激活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安农科技创新力量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地方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他希望,试验站在新一轮合作中,要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成果赋权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地方需求为导向,转移转化更多“四新”技术,让试验站真正实现从“用起来”到“活起来”的转变。
江利国在讲话中指出,校县双方要立足新起点,共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攻坚、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农业品牌提升、和美乡村建设“四大行动”,打造优质粮食生产、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校县合作示范“四大基地”,健全专班推进、沟通对接、闭环落实、定期会商“四项机制”,着力实现成果转化应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人才集聚成效、农业强县建设质效“四个提升”,助力临泉加快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潘金钟在讲话中指出,校县双方要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深化战略合作支点,聚焦需求,建立精准对接机制,重点围绕定远县四大主导产业深入合作;创新思维,构建"需求导向-资源匹配-项目驱动-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协同体系,打造地域品牌矩阵;优化机制,探索试验站市场化运行,设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常态化会商、清单化管理、绩效化评估等制度,切实提升合作实效,合力打造校地协同发展新典范。
会上,吴祥为和汪涛、李文书分别代表校县双方签署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校县双方汇报了十年来取得的成效,结合地方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划,讨论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任务。
期间,操海群一行在临泉县调研了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展厅、脱毒红薯育苗基地、小麦制种试验田、基质蓝莓示范园、临泉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展厅等,在定远县调研了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展厅、果树和草牧业产业联盟示范基地及羊文化长廊等。
临泉县和定远县于2015年分别与我校签订了“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合作协议”,秉承着“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合作理念,按照“一站一盟一中心”校地合作模式,校县共建了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和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十年来,依托试验站,校县共同组建8个产业联盟和3个科技特派团,建设了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20个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培育审定动植物新品种22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近200余项,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为临泉和定远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安农智慧”。
据悉,我校目前已与8个综合试验站中的6个试验站所在地政府签订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校教务处、研工部、社会合作处、财务处、离退休工作处,临泉县政府办、发改委、人才工作局、农业农村局、资规局、人社局、科技局、国资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现推中心,定远县政府办、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卅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农发公司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夏迎春 编辑/王润 预审/谈应权 审核/夏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