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高考信息

外语学院蒋晖研究员在《世界人文报告》上发表专题文章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时间:2025-02-25 13:13:40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晖在《中国人文学科报告》一书中发表专题文章,此文同时发表在世界人文报告网上。《中国人文学科报告》是“The World humanities Report”(《世界人文报告》)系列的一部分。《世界人文报告》(World Humanities Report)是受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和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委托的成果。该报告考察了全球人文学科的现状,并展示了人文学科对知识和社会的贡献。同时,它还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人文学科的发展。该报告是国际间大学和研究中心合作研究的成果。该书的中文版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文章回顾了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并分析了现状与未来趋势。文章指出,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主要集中在非洲文学作品的译介方面,尤其是在毛泽东提出“第三世界”理论后,非洲文学被归入“亚非拉文学”范畴,成为反殖民与民族独立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非洲文学翻译迎来高峰,外国文学出版社推出“非洲文学丛书”,但随着90年代出版市场化的推进,翻译逐渐转向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索因卡、戈迪默和库切等。


非洲文学研究真正起步于1980年,当时苏联学者尼基福罗娃的《非洲现代文学》在中国出版。此后40年间,该领域逐步建立起学术体系。2009年前后,北京大学启动非洲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设立亚非语言文学系,开始培养非洲文学研究生,这标志着该学科的正式确立。2009年,国内第一部非洲文学国别史《南非文学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还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进行讲授。2014年,北京大学举办首届非洲文学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浙江师范大学则在2016年成立国内首个“非洲文学研究中心”,推动学术交流与研究深化。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获批立项,标志着国家对非洲文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尽管研究进展明显,但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仍面临挑战。目前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知名作家,如南非的库切和戈迪默,尼日利亚的阿契贝等。研究内容多依赖翻译作品,原著研究较少,缺乏对非洲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此外,非洲文学在国内学科体系中仍处于边缘地位,本科教育中基本没有相关课程,学科体系尚未建立。


近年来,中国非洲文学研究正经历从“后殖民研究”向“国别区域研究”的转变。政府鼓励研究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自身的文学现代性经验,推动研究与国家政策、国际关系等相结合。未来,非洲文学研究将在更广泛的国际视野下深化,与非洲社会的实际联系也将逐步加强。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的影响力,也将促进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


编辑:盛灿灿


标签:      

2025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