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催化赋能APEC经济体低碳能源转型”研讨会在浙师大举办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时间:2025-02-25 13:12:52
2月22日,由浙江师范大学杨启华教授团队承办的“绿色催化赋能APEC经济体低碳能源转型”研讨会在正阳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副校长李盛出席会议并致辞,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晓作视频致辞。本次研讨会邀请的嘉宾包括国家级顶尖人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灿等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专家和学者。
“绿色催化赋能APEC经济体低碳能源转型”研讨会。图片来源 化材学院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晓通过视频致辞。她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方向。APEC作为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在推动低碳能源转型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绿色催化技术是能源转型与环境治理的关键支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深化APEC成员间的技术合作。她表示,本次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专题研讨会是APEC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实践,期待专家学者就清洁能源催化材料、碳中和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李盛在开幕式上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和化材学院的发展基本情况。他指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绿色催化技术研究领域肩负着特殊使命。本次研讨会作为APEC框架下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汇聚了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低碳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平台。他表示,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共同促进绿色催化技术发展和区域经济协同创新。
李灿作大会特邀报告。他介绍了太阳能制氢的主要技术路径,包括光催化、电催化和光电催化裂解水。他指出,尽管光催化裂解水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目前在光吸收、电荷分离转移以及催化反应等方面仍面临挑战,特别是水氧化反应的效率问题制约着其大规模应用。他重点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光催化剂颗粒电荷分离和转移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研究发现,超快热电子转移和各向异性俘获机制突破了传统漂移-扩散模型的认知局限,为提高光催化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杰出教授杨启华教授团队承办。本次会议得到了通过科技部申请获批的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项目的支持。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