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霞/宋宁/陈蕾蕾课题组在STTT期刊综述神经退行疾病中铁及其他金属离子的稳态与代谢
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5-02-23 15:10:49
近期,我校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谢俊霞教授、宋宁教授和陈蕾蕾副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发表题为“Homeostasis and metabolism of iron and other metal ion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综述文章(影响因子40.8)。学术公众号brainnews于2025年2月8日以“脑科学前沿进展”文献解读形式进行了报道和推送。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特聘教授、山东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陈蕾蕾为第一作者,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院长、山东省神经退变疾病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和省医学神经生理学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青岛市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谢俊霞教授为通讯作者,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和面上项目、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金属离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DNA修复、髓鞘生成等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脑内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等通过各种信号通路调节金属离子的吸收、储存和释放过程,从而维持其在脑内的稳态平衡。然而,金属离子稳态一旦被破坏,无论是异常聚集还是缺少均可能影响正常的脑功能。自1924年首次在尸检帕金森病患者的苍白球观察到铁沉积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金属离子稳态失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章总结了铁、锰、铜和锌等金属离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和亨廷顿舞蹈病)中的百年研究历史和里程碑事件,并从脑区、细胞、细胞器等不同水平综述金属离子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上、下游信号调节通路,尤其是疾病状态下各种病理性蛋白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文章总结了金属离子螯合剂(clioquinol、quercetin、curcumin、coumarin等)及其衍生物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并讨论去铁酮、CuII(atsm)和PBT等在临床实验中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该文章为深入理解金属离子稳态失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全面综述,并为后期以金属离子为靶标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金属离子稳态失衡与病理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4-02071-0。撰写: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 陈蕾蕾编辑:王广全校对:孙亦菲 张昊文 孙晨责任编辑:刘学 连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