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7批面上资助的通知
来源:苏州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5-02-22 10:41:35
各学院、科研机构和附属医院:
根据学校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5年度)(附件1)通知要求,第7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报工作现已启动。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简介
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为5万元。
二、申请条件
1.具备良好思想品德、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行为。
2.进站18个月内(在国家博士后系统进站之日到申请书首次提交当日不超过18个月)且本站未获得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的在站人员。
3.申请项目应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且为本人承担;涉密项目不允许申报。
4.入选国家各类博士后国(境)外派出项目的人员(学术交流项目除外),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结束国(境)外研究工作后,继续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须经学校出具证明后方可申请;与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招收培养的博士后,通过工作站进行申报;与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招收培养的博士后,通过我校申报。
三、申报注意事项
1.申请材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以下简称《面上资助申请书》),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生成。《面上资助申请书》第一部分“个人信息”中的“2、科研成果和奖励”要求填报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5项;第二部分“项目信息”中(“研究基础”除外)不得涉及个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合作导师姓名等明显泄露申请人身份信息的内容,否则评审专家可视为申请人故意泄露个人信息,计0分。
2.“项目所属一级学科”指申请者所报项目所属的学科,可与申请者所在流动站学科不一致。基金会按照“项目所属二级学科”对申请材料进行分组,并随机匹配同行专家评审。
3.网上申请开始前,申请人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下载《面上资助申请书》模板作为填报参考,但下载的模板不得作为正式申请书上传,否则视为无效申请。
四、时间安排
1.3月1日至3月20日: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其中,2023年9月进站的申请人应特别注意首次提交时间,进站超过18个月则不能提交。同时,申请人将完成的《面上资助申请书》电子版提交给合作导师及单位博士后工作秘书。
2.3月21日至3月30日:各单位组织专家审核申请书,并反馈修改意见。申请人根据专家意见完善申请书后,完成网上提交。
3.3月31日至4月7日:学校审核、提交。
4.6月中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在官方网站对拟资助结果进行公示。
五、工作要求
1.请各单位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博士后积极申报,同时,按照学校规定时间,组织专家审核申请书,并反馈修改意见。
2.申请人务必仔细阅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全面了解面上资助的申请要求、评审办法和指标等事项,努力提高申请书撰写质量。
未尽事宜,请联系苏州医学院组织人事办公室,联系人:徐佳忆,联系电话:0512-65884028、0512-65884473。
附件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5年度).pdf
苏州医学院组织人事办公室
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