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召开2024年学生工作总结研讨会暨2025年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来源:厦门大学 时间:2025-02-02 09:06:00
1月11日,厦门大学2024年学生工作总结研讨会暨2025年学生发展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翔安校区益海嘉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主题,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汇聚校内外协同育人合力,共学共促、共商共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大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合水平,全力促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贡献厦大学工力量。
会议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书记徐川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分别作“聚焦铸魂育人,彰显思想伟力——谈谈思政工作怎么做”“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动向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策略”专题报告。徐川教授从一系列工作品牌、著作读物、思政视频、工作方法、理论成果、宣讲品牌、社会影响和未来规划等八个方面深入讲解了“川流不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通过丰富的工作案例生动阐释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用个人成长的“段子”引出意味深长的“金句”,为新时代思政工作者在育人路上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坚守恒心、坚持用心打了一剂“强心针”,为学校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别敦荣教授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青年学生特点,以详实的数据和敏锐的判断精准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新动向,深入剖析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要义,系统阐释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激发经济产业发展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等重要内容,为学校优化就业工作顶层设计、提升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把好人才培养“出口关”提供了解题破题新思路。
会上,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校团委分别作2024年工作总结,经济学院、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法学院围绕提升思政引领力、学风建设、就业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特色工作作经验分享。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优秀辅导员代表聚焦加强优良学风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推动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分享了工作心得。会议对“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特色单位”和“优秀辅导员”进行了表彰。
一年来,学工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力涵育一流育人生态为奋斗目标,持续推动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强化思政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思政+专业”有机融合,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努力培育创新开放型时代新人;健全卓越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更多育人力量下沉一线,打通学生成长支持供需链条,针对性提升资源投入产效;以有组织布局强化人才高质量输送,构建完善高质量就业育人体系;运用数智化技术赋能学生教育管理,增强综合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工作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政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一年来,各院、部、系结合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心理育人、社会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力,不断出实招、务实业、见实效。
孙理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更大程度彰显了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教育的“三大属性”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魂脉”所在,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准确把握教育的根本属性,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直气壮”“以生为本”“先声夺人”。他强调,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全面布局之年,也是高位推进之年。全力推动学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以聚气凝心铸魂为根本,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以服务“国之大者”为导向,培育强大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卓越发展为目标,提高民生保障力和社会协同力;以深化交流互鉴为契机,提升强大国际影响力。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栋梁之才,为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厦大力量。
校关工委顾问陈力文、黄如彬,学校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关工委部分老同志,各学院、研究院、教学部、直属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党政辅导员、储备辅导员等参加会议。
(文/学生工作部(处) 图/宣传部 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