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智慧农业高峰论坛暨重点实验室年会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时间:2025-01-10 17:41:02
会议时间:2025年1月11日8:30
报告地点: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202会议室
主办单位:科技处、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安徽省农情信息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
报告主题:绿色高效水产养殖智能工厂关键技术与装备
报告人:李道亮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报告人简介:
李道亮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智能信息处理与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国家级人才、农业农村部杰出科研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是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现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农业信息处理分会主席,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主编,中国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出版专著7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125篇,EI论文179篇,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和地方标准7项,研究成果水产集约化养殖精准测控技术入选2019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报告主题:植物可穿戴微纳感知技术与农业环境微能量获取技术
报告人:平建峰教授(浙江大学)
报告人简介:
平建峰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传感器,包括动植物生命信息泛在感知技术、智能可穿戴传感器、传感器绿色供电技术、无源传感器等。迄今,已在《Nature Food》《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个人H指数62。主持国家级项目。担任国际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ssociate Editor,《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客座编辑和编委,《npj Flexible Electronics》客座编辑,以及《Microchimica Acta》《Green Analytical Chemistry》《Chemosensors》等期刊的编委。
报告主题: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方法
报告人:苏本跃教授(铜陵学院)
报告人简介:
苏本跃教授,博士(后),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负责人,安徽省铜基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现任铜陵学院校长。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统计、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苏本跃教授是国家标准委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20)委员,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专业认证专家和院校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首席专家。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数字媒体技术”国家一流专业(2020年)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专业(2021年)建设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2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等。牵头制订国家标准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
报告主题:病死畜禽无人运转与处理装备研制
报告人:李淼研究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李淼,女,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中科-临泉智能装备创新中心主任。李淼研究员80年代开始从事人工智能和农业知识工程的研究工作,90年代主持开发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DET”和“智能化农业软件开发环境”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智能农业信息系统应用于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云南、甘肃、四川示范区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目前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智能农机装备方面的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十大女杰奖。曾担任云南省电脑农业推广领导小组知名专家、甘肃省智能化农业应用示范工程技术总体组组长,四川省凉山州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小组知名专家,以及国家863项目农田环境感知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2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发表SCI、EI、ISTP论文130余篇;合著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80余项。
报告主题:“闻”香知味—农产品挥发物的红外与激光光谱学探测技术
报告人:董大明研究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报告人简介:
董大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级项目。现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兼)。长期从事红外与激光光谱传感技术研究,精通光电传感理论、光机电一体化设计、高灵敏传感器研制。开展土壤、水质、气体等农业环境的光学传感方法研究与传感器研制工作。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PCT国际专利、中国发明专利等70余件专利授权,主持研制的“知土”系列农田土壤现场传感器、“智嗅”系列农业源温室气体传感器、水质污染智能探测机器鱼“智探”等产品已商业化生产。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青年北京学者、神农英才等计划,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24),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报告主题:设施蔬菜智能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发展趋势
报告人:缪宏教授(扬州大学)
报告人简介:
缪宏教授,国家特色蔬菜农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科技部中欧合作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江苏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主要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多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其中40篇SCI/EI收录,申请专利100多项,其中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2项,第一发明人实用新型专利46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各1项、扬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报告主题:基于病理数据AI分析的肿瘤智能诊断技术探索
报告人:丁维龙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报告人简介:
丁维龙,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所长。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兼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生态专委会委员等。长期从事虚拟仿真、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系统的研发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863数字技术专题子课题、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IJABE、软件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技术发明专利10余件。参与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报告主题:机器人驱动未来农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报告人:熊亚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报告人简介:
熊亚,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课题组负责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主要从事农业机器人技术研究。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及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获得学士、双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兼任Saga Robotics公司机器人工程师,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英国林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研制了世界首台激光除草机器人、三代不同的草莓采摘机器人以及一套生物样品制备机器人系统,所研发的草莓采摘机器人实现多手臂完全自主长时间作业,获得多项政府项目资助及社会投资。当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海外项目1项、挪威国家级研发项目1项、海淀区农业科技创新项目1项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级项目5项,致力于自主研发新一代草莓采摘机器人和激光除草机器人,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已发表学术论文22篇,申请/授权专利18件,单篇最高被引402次。
报告主题:多尺度作物病害信息感知研究进展
报告人:杨宁教授(江苏大学)
报告人简介:
杨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神农青年英才,江苏省333计划二级人才,江苏省优秀青年科学家,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现任澳门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工厂农业分会理事长、CCF数字农业分会执行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个国家级/部级项目。近五年在TOP期刊上发表了38篇论文。荣获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十二届DBN科技创新奖、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推广成果一等奖。研究方向包括:作物病害感知理论和多源多尺度检测技术、集成农业芯片设计和系统级封装技术、农业专用智能传感器的开发和物联网传感系统的设计。
报告主题:作物-表型-环境协同的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展望
报告人:胡瑾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报告人简介:
胡瑾,女,工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农业专委会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现代物理农业专委会常委,主要从事农业传感器与智能决策,以及农业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设施环境调控领域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所研发的设施环境调控智能决策方法与成套装备已在陕西、重庆、江苏等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