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江财】沈子洋:锐意进取,勇攀高峰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时间:2024-12-18 15:02:45
【个人简介】沈子洋,男,中共预备党员,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目前免试推荐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曾获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2024)一等奖、计算机设计大赛(2024)三等奖、传智杯IT技能大赛(2023)三等奖和其他省部级奖项十余项。曾主持一项大创项目并顺利结题,并在项目期间发表软件著作权两篇,EI会议论文一篇。
心怀理想,奋楫笃行
如果用一个坐标系描绘沈子洋的学习生涯,那么,奋斗一定是他的人生原点。那些平凡且重复日子里积淀的努力,终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学习上,沈子洋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每一堂课,他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努力理解和掌握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课后也会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一周去七次图书馆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完成作业并不是目的,每次大作业考核他都尽量在老师的要求上做得更好,背后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细打磨。沈子洋分享道:“我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编码能力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所以对于每一份代码,我坚持自主完成,确保能够独立实现所学知识。”在对学习精益求精的同时,沈子洋还担任多门课程的班助和课代表,努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排忧解难,以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的努力如种子般生根发芽,抽枝开花,结成硕果。在大三学年,加权成绩高达96.05分,在专业方向排名第一,28门课程取得了95分以上的优异成绩。
坚守初心,厚积薄发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厚积而薄发,才能激荡出涟漪的辉煌。”沈子洋的科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接触竞赛时他毫无头绪,只能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习设计程序,在和团队成员日夜赶工的情况下终于有了第一个作品——人脸识别,由于经验欠缺,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失败从不会阻碍沈子洋对竞赛的热爱,他说“行动是焦虑最好的解药”,在大三时,他重建队伍,邀请学校最好的前端和后端,准备在服创大赛和计算机大赛中一展身手。沈子洋回忆道:“我们在宁庐党员活动室工作了大概一个月,想法越来越多,想做得越来越大,导致在比赛提交作品截止时,都没有完成我们的项目,只是个半成品。”虽然最后并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但他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积累了宝贵的竞赛经验。理工科的学习正是三分学七分练,要容忍自己犯错,耐住性子纠错。沈子洋作为队长深刻反思在前期比赛中选择赛道的失误,“我是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所以我们选择了人工智能相关的赛道,但实际上我们所做的项目更适合走网页开发,对比其他同学的网页开发项目我们的项目明显完成度更高。”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沈子洋最终选择了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相关算法应用的赛道,在比赛中以碾压的优势,稳稳拿下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2024)国家级一等奖。除此之外,他先后参与完成了人脸识别、昆虫识别、流量分析、推荐系统等多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四项、省级奖项六项,发表一篇EI会议论文、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青春本就应该向上,纵使万难阻挡,只要坚持不懈、勇敢执着,总能逆湍流、跨千山。
锐意进取,勇攀高峰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沈子洋并没有因为当下的成就而感到满足,他选择继续赶路,循着心中的理想,去追逐向往的远方。沈子洋分享道:“因为一直在打比赛,又恰巧遇上期末考试复习,导致错过了很多学校夏令营的报名,但是我很幸运地拿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夏令营录取。”保研这条路上,并不是处处艳阳高照,有荆棘、有困境,而坚持和专注是最好的助推器,沈子洋依然展现软院学子的恒心与毅力,在代码里钻研,在图书馆里探索。对沈子洋而言,保研是一条在霜雪中寻找一条通向光明的小径。他说道:“失败时,我也曾痛苦,也曾怀疑,但我知道,这痛苦与怀疑,正是求知者必经的磨砺。”最终,他也以优异的成绩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为他的保研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相信他能走得更远,走到山顶,走到属于他的那片星辰大海。
沈子洋乐观开朗、锐意进取,以自身行动展现工科男生的独特魅力,他用热爱与认真,为自己搭建了无限可能。未来他又将投入新的探索之中,相信在“人生程序”的运行中,他定能勇毅笃行,拥抱广阔天地,编织人生最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