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成功举办2024年“医药学+X”前沿学术研讨会
来源:苏州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4-12-19 17:04:09
深秋的苏大独墅湖校区,碧云天黄叶地,红枫满园,为发展医学生命科学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苏州医学院大医学多学科交叉创新的人才培养、团队和平台建设,2024年11月28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医药学+X”前沿学术研讨会在炳麟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及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等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药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科技与未来发展。苏州医学院的百余名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苏州医学院副院长龙亚秋教授主持开幕式,苏州大学科技党委书记徐小乐代表学校致辞,向出席会议的知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医药学的交叉合作是大势所趋,苏州大学将不断支持医药学交叉领域的发展,预祝各位专家和所有参会人员收获满满、心情愉快。
研讨会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苏州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许国强教授主持。清华大学药学院刘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邱小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研究员、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杨鑫教授聚焦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研究,分别就单细胞荧光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用于肺结核的精确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蛋白质修饰降解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平衡及分子机制,RNA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作为治疗性干预靶蛋白的可成药性转化、磷脂氧化代谢介导的铁死亡调控机制解析及其靶向小分子抑制剂成药性优化等领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考。
第二部分由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秦立强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李洪林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刘聪研究员、苏州医学院药学院应征教授,分别从核糖体肽的翻译后修饰化学研究出发、揭示富硫细菌环肽---烯基硫醚环肽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应用于复杂环肽药物的研发,人工智能助力药物发现的三大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以及生成式AI和自动化技术将开创药物研发新纪元,靶向病理蛋白相变聚集的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与化学干预,基于蛋白质细胞器质量控制平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等前沿领域和方向,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发现历程和学术思想。
第三部分由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史海斌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王强斌研究员、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黄玉辉教授、苏州医学院药学院李盛亮教授分别围绕近红外Ⅱ区荧光活体成像探针的光稳定性和高量子产率优化、用于临床疗效示踪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与血管生成交互调控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机制,具有生物相容性成药性的近红外光活性药物、活体成像探针的设计与智能递送等领域分享了他们深厚的研究工作积累和最新研究成果。
第四部分由苏州医学院副院长龙亚秋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应天雷教授、苏州医学院药学院郑毅然教授、苏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朱珂教授,分别就基于合成免疫的全人源化纳米抗体药物以其人源化、功能化、小型化在临床表现出高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创制新型Car-T疗法和细菌仿生纳米疫苗用于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以及揭示血液循环因子抑制胰岛beta-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为1型糖尿病的精准有效治疗提供新型干预靶标等前沿方向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为重大疾病的多元化治疗模式研发提供了新机制和新途径。
研讨会最后,龙亚秋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对一整天内容丰富的研讨会发表三点感想: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创新和突破,产生原创成果;面向临床需求,从前沿基础研究再到临床转化,做有用的科研;感谢专家们分享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以及对学科前沿的探索和把握,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拓展了认知边界,了解了新的科研范式。最后她代表苏州医学院再次感谢各位专家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分享和精彩演讲,并感谢在场师生的全程参与和积极互动。本次苏州医学院一年一度的“医药学+X”科技创新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推动医药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碰撞和深层次广范围交流的机会与平台,也为苏医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医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及其成果转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有力助推。
(科研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