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学校动态

《人民论坛》刊发校党委书记张荣院士署名文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

来源:厦门大学   时间:2024-12-28 06:09:48

12月2日,《人民论坛》2024年第22期“论坛特稿”刊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署名文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

文章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高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以一体改革支撑引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现实路径三个维度出发,深入阐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中的战略价值和实践路向。文章指出,高校应精准锚定自身在国家发展宏伟蓝图中的战略定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重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领军人才的系统性、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党委政策研究室/发展规划办公室)

全文如下: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论断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布局,是高等教育发挥龙头作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应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极具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时代课题,需要在跨系统、跨领域、跨主体间协调推进,推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关键词】教育 科技 人才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G3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布局,是高等教育发挥龙头作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胜方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由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五大体系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则取决于政府、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效能。

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当其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主体日益健全、构成要素不断丰富、制度体系愈发完备、创新生态逐渐形成、创新能力持续攀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居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当前,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越来越深入地与经济体系、政治体系、文化体系、教育体系、安全体系等渗透交融,也更加深远地影响并直接决定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因此,进一步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国家创新体系,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是推动我国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选择。

把握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本质上是要促进子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从而促进体系化能力和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经验表明,教育、科技、人才既是构成子系统的关键要素,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教育为科技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科技不仅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是人才培养和实践的重要手段,人才则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智力资源和力量源泉。三者能够天然融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诸方面,对生产力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协同增效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可通过内在耦合形成的倍增效应增强各子系统间的咬合力、协同力和支撑力,有利于打破培育新质生产力各领域间的边界束缚,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体化能力。因此,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利于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推动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耦合,有利于推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深刻认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中的战略价值。《决定》指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一方面,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交汇点,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和神圣使命。高校能够通过与时俱进深化综合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的服务发展,以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人才持续输出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高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们距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实现仅剩11年时间。高校站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最前沿,应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极具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时代课题,在跨系统、跨领域、跨主体间协调推进,需要将目标追求和利益诉求高度统一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地汇聚力量、凝聚共识,发挥先锋引领和战略枢纽作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改革精神推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充分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亟需在知识创新发源地上深化一体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着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更应着眼于当前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既要积极把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教育范式根本变革,与时俱进提升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知识体系;也要加快建立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为牵引的学科优化调整机制和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入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需在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上深化一体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高校一方面应坚持“四个面向”,着力破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藩篱,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家和地方所需、企业和行业所急,着力破除制约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壁垒,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夯实创新底座。

推进人才引领发展,亟需在人才培养主阵地上深化一体改革。据教育部数据,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然而,新时代科技竞争激流与“卡脖子”技术挑战揭示出我国战略人才力量还不够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关系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土壤还不够优渥。高校要进一步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以人才评价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水平,打造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不断壮大国际顶尖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循环畅通,亟需在综合改革先行地上深化一体改革。《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部署,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在宏观层面,要通过教育优先发展赋能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高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反哺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教育科技人才从自为体系的小循环,融汇成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大循环,并在动态平衡中形成推动创新发展合力。在微观层面,高校则要主动置身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枢纽位置,努力破除制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堵点卡点,构建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强化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评价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一流的育人生态、创新生态和服务生态,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高校以一体改革支撑引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体改革的出发点在体系化的改革设计,落脚点在突破性的路径规划。高校应精准锚定自身在国家发展宏伟蓝图中的战略定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重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领军人才的系统性、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把握好四组关系:一是“破”与“立”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谋划改革的行动基点,瞄准制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二是“内”与“外”的关系。一体改革要更加注重通过机制牵引和政策创新加强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充分吸收师生意见、专家智慧、业界观点,形成合力持续推动改革。三是“点”与“面”的关系。以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联度高的重点领域、重大平台、核心问题和关键任务为抓手,用好试点法,“小切口”推进改革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四是“进”与“稳”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保障,系统性改革对高校稳定和谐的要求更高。为此,高校要把握政策制度创新性与连续性、先进性与稳定性、稳定支持与成效激励之间的平衡关系,统筹好改革与发展、安全与稳定,保证一体改革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重塑评价改革“指挥棒”。评价是决定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风向标”。高校要把“破五唯”和“立新标”作为深化评价改革的关键突破点,推进教育评价、科技评价、人才评价有机衔接、互为支撑,以评价改革驱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系统谋划推动改革。高校要自觉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学校的“一号工程”,纳入党委和行政议事日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将评价改革置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大部署中加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全面抓落实、抓整改、抓检查、抓督促,形成整体发力、有效衔接的改革合力。二是坚持创新导向,分类推进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逐步增加科技创新导向指标,完善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分类支持教学与科研、多能与专长人才的发展,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各类人才探索分类评价,推动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对象个性化、评价方向多维化,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科研创新评价改革,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分类评价,完善跨学科的学术评价和成果共享机制,构建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新范式。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把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学科发展特点,综合考量学术贡献、创新质量、知识技术输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评价体系。三是坚持数字赋能,提升评价改革质效。统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聚焦评价价值导向和评价文化养成,创新评价方式。加强评价工具研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支撑体系,推进教育评价、科技评价、人才评价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评价改革牵引改革发展的实效。

形成科技创新“增长极”。高校应发挥在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中的先锋和枢纽作用,有组织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才力量建设,加速推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形成教育科技人才“1+1+1>3”的倍增效应。一是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级。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创新对非共识项目的筛选和支持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促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二是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聚焦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占据前沿技术制高点,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特点和规律的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深入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等特殊政策,有意识、系统化地培育高层次战略人才。三是推动协同创新。立“大体系”、破“小弱散”,促进大纵深、跨学科、跨机构的创新要素互补整合,充分发挥重大科研平台育人效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和密切联动、理论与技术的闭环反馈和快速迭代,打通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产学研用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打造区域校地合作联盟等混合型创新集群。

打造创新人才“主力军”。《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高校应充分发挥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的规模效应,营造有利于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良好生态,为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一是构建创新人才引育新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成长体系和政策体系,全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引育生态,在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中培育战略科学家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真正“十年磨一剑”。二是构建鼓励创新的人才激励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激发知识、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以更大力度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科研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项目、非共识类基础研究项目等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开展联合攻关与交叉研究,实行团队考核制度,使人才方阵间产生协同效应、加乘效应。三是构建人才跨链共育共享新格局。深化学科专业结构供给侧改革,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优化和退出机制,全面放开转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科技创新、产业需求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深化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改革,探索跨学段的融通培养方式,推进本研贯通培养,向中学延伸教育链条。聚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超常规培养,实施小班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等培养新模式。聚焦国家急需领域,探索订单式、定制化、融合式联合培养新范式,为构筑科技创新“高峰”培育更多创新人才“高原”。通过重塑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推动教育理念由以知识技能本位向能力素养本位转变,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协同发力。

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要将开放合作的天然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独特资源,织就区域布局、全球开放的创新网络,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引进来”驱动改革,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紧缺学科专业,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供给多样化,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推动破解教育体制机制深层障碍。以“走出去”牵引改革,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力和学科专业等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大胆探索、有序推进中国高校海外办学新路,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效和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国际一流的海外办学品牌,让“教育出海”和“科创出海”相互支撑、协同推进。二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国际合作。以高等教育国际化引育全球人才,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有计划地持续培养推送国际组织人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留学教育,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以高质量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创新人才交流,吸引世界杰出青年来华学习工作,大力汇聚全球人才。三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组建国际高等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跨国跨境科研机构,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产业资源集聚耦合、叠加碰撞,共建共享创新平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积极牵头、参与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集聚全球优势科研力量联合开展原创性攻关,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水准的战略科学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探索建立海外办学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依托我国高校的海外分校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引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办学所在国所需要的共性核心技术研究,打造科技创新协同体,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②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4年6月24日。

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22年10月25日。

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