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高考信息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牵头的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扎实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时间:2024-12-20 11:59:20

11月29日,《光明日报》教科新闻版报道了由我校牵头的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成立两年来开展的工作和成效。

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统筹组织了全省109所高校成立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浙江农林大学主动担负起联盟理事长单位职责,协同联盟各高校立足共同富裕大场景,发动干部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教育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以实践为导向,聚焦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主题,用智慧擘画盛景,用行动勾勒希望。积极探索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

集聚高校智慧力量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学科的科技特派员带领师生团队服务乡村振兴。

浙江是一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在浙东的富山乡,浙江海洋大学通过尝试“鱼稻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浙西的洋港村,被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改造成“十里洋场”,吸引5000万元投资;浙南的泰顺县,与浙江工商大学携手成立山海协作促进中心,推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加强协作和共同发展;浙北的安吉县,开启了因竹而富、因竹而兴的新时代,浙江农林大学用实际行动助农增收致富。

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统筹组织了全省109所高校成立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浙江农林大学主动担负起联盟理事长单位职责,协同联盟各高校立足共同富裕大场景,发动干部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教育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以实践为导向,聚焦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主题,用智慧擘画盛景,用行动勾勒希望。积极探索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教育赋能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联盟始终把教育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围绕地方人才能力提升需求,联盟高校积极承接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头雁”项目,施行“1+1+X”的导师跟踪培养机制,为乡村培养扎根本地的“领雁”人才。利用各类平台开展“头雁”产业帮扶活动,坚持“理论+实践”“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对乡村治理带头人、高素质农民、新农人和乡村文化新艺人开展培训,每年输送大批 “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全科医生、乡村教师、农业科技人才、大学生村官等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台州学院助力基础教育建设,定制科技小分队,以科技薪火推动创新发展。浙江开放大学聚力村干部专项学历提升“群雁效应”,每年面向全省招收3900余名村干部学员。温州医科大学率先在全省开展本科层次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覆盖全省69个县市区,累计招收学生5226名。浙江农林大学全力服务“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45万人,其中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2.4万人。浙江财经大学发起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4年共引领全省8346个大学生团队、58495名高校师生走进乡村,为3221个村集体解决乡村发展中的4378道真实问题。

联盟75所高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组织开展了3243场次乡村人才培训,共培训396821人。涉农高校持续开展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为农村专项培养输送乡村急需人才2000多名。在联盟高校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中,涌现出了“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一大批能创新、敢创业的“新农人”。

科技支撑 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赋予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为顺应乡村产业发展新要求,一大批乡村研究院、乡村产业基地、产业学院在地方安营扎寨,一批批农村科技特派员走向田间地头,推动高校种子种苗新科技、数字产业新成果、产业融合新模式进乡进村,为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联盟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深入落实联盟1个高校牵头组团服务1个县域、1个创新链服务1个产业链、1个团队服务1个乡镇、1个专家服务1个企业或行政村的“1+1”服务机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特色产业支撑和服务能力。

联盟高校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进程中,秉持包容、开放、共赢的态度和理念,组织多批次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为天台县、青田县、云和县等全省100多个乡村提供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高效栽培、保鲜贮运等关键技术指导,探索出乡村振兴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浙江大学聚焦高校与地方农业科技推广协同创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1+1+N”农技推广模式;浙江农林大学设立竹产业农村科技特派员等团队,通过“手把手”示范技术、“面对面”推广技术、“点对点”转化技术,形成“一根科技竹”架筑致富通道,“一株小仙草”抒写扶贫传奇、“两颗富民果”缔造山乡神话等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成效。浙江工业大学促进乡村传统米面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搭建浙江省首套米面自动化生产线,规划建设全国第1个“米面小镇”。宁波大学成功创新青蟹在盐碱地区养殖技术,帮扶养殖户每亩增收2万余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开发的种植业地理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农业养殖物联网技术、智能温室及自动化系统等得到全面推广应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两头乌”团队以科技赋能土猪产业,积极探索“共创共富机制,切实为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联盟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为乡村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50多所高校组建500个首席专家领衔的产业技术团队,瞄准浙江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领域,深入落实农业“双强”行动,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革助推农业基础设施提标、生产设施提档、产业转型提质。联盟高校派出农村科技特派员2600余人次,深入乡村一线,重点围绕水稻、玉米、园艺、渔业、畜牧等浙江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全链式指导帮扶。在农产品品种选育和成果转化方面,共选育新品种(组合)200余个,推广面积达到1500余万亩,累计获得各类奖项100余项。

实践探索 打造乡村振兴典型工程

联盟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典型工程。通过规划进乡村、设计进乡村、艺术进乡村,奋力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新时代浙江“富春山居图”。中国美术学院规划设计安吉县余村“美丽乡镇生态+”村落,成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浙江工业大学开展基地化、多主体、全过程共育乡村建设人才,助力国内100余个村庄旧貌换新颜,60多个村获国家级或省级荣誉。湖州师范学院开发病害防控专用绿色药剂新产品,研制多功能集成的林用施药装备,助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配合缙云县政府规划实施山塘水库“建大改小”项目,发明“模块化生态沟渠”,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乡村水环境。浙江大学联合多所高校共同助力未来乡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迭代升级,同时编制农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助力“双碳”战略实施。

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理事长单位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全省各联盟高校积极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服务山区26个县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特色模式。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浙江农林大学在遂昌县试点开启“全校服务全域”新模式;中国美术学院与安吉余村共同打造“美丽乡镇生态+”体系。近年来,联盟高校近10项精准帮扶案例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全省高校累计向教育部报送典型案例100余项,40多项优秀案例被录用。

联盟聚焦全面优化乡村振兴服务保障,充分利用政策咨询、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教育、数字乡村6个专委会,积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开展系列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据2023年统计,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等58所高校,围绕乡村振兴共形成301篇高水平咨政报告,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串珠成链、聚指成拳。两年来,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将继续凝聚高校力量,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擦亮浙江省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这张光彩照人的金名片,为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贡献高校的智慧力量。


(新闻中心)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