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故事·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汪宇飞:天空没有极限我的未来无边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时间:2025-02-12 01:49:18
学期绩点最高4.47,学年绩点最高4.36,入学以来总绩点4.32,连续两年专业第一,志愿汇时长365小时,第二课堂2457.5分……曾采写多篇农林故事的他,也有自己的故事。
汪宇飞,男,现为中共预备党员,食品与健康学院(现代粮食产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储检)221班学生,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浙江省“高校热血先锋”,曾任校学生通讯社记者团副团长,现为第四届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
宁拙毋巧,学好专业本领
“我要成为班级、专业,乃至学院、学校中的佼佼者。”刚进入大学的汪宇飞就给自己定下要全方面发展的目标。宁拙毋巧,是汪宇飞对待学习的态度。上课时总能看见他坐在前排的身影,在图书馆总能瞧见他待到最后一刻。粮油储检专业是定向于浙江粮食系统的定向委培专业,因此他始终坚信,“只有学好专业本领,才能更好地端牢中国饭碗。”
他是202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肠-肝”轴解析山核桃多酚缓解肝脏脂质积累的关键代谢效应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第一主持人。在国创研究初期,“酶抑制率”等指标的频繁失败困扰着汪宇飞,甚至数月未能完成一项数据。但在与导师细心沟通、查阅大量文献、仔细分析实验步骤之后,他明白了只有洞悉原理,才能顺理成章。
目前,他正在努力进行项目研究,未来将采用靶向组学精准分析酚类代谢物,结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关键效应分子的相关作用机制等,为实现山核桃壳的变废为宝提供技术支持。粮食专业的他也希望能够在食品营养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非计算机专业的汪宇飞,参加的第一个竞赛却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如大多数同学一样,当时还是萌新的他也曾感到十分手足无措,“对竞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应该从何开始”。于是,在反复学习了众多案例、设计了近140页的演示文稿、投入数十个日日夜夜后,他最终成功打进了省赛、国赛并获奖。进入大二,Python课程满绩的汪宇飞参加了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开始系统学习编程,也获得了省部级和国家级奖项。如今,已经先后拿到过四项省部级及以上计算机一类学科竞赛奖项。
此外,他还参与英语、朗诵、书法、电商等多学科竞赛,积极通过紧张的赛事竞争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跳出舒适圈,不断超越自己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每遇到困难,汪宇飞就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走出舒适区的结果是幸福的,但过程是艰苦的,往往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体育是汪宇飞的一个弱项,大一第一学期体育成绩未达70分,也因此与一等奖学金失之交臂,这让他倍感失落。此后,他努力提高体育成绩,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在用心完成每一次校园跑,参与学院羽毛球比赛、“星光灿烂迎亚运”花样跳绳表演、校园生态马拉松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之后,他努力补齐了这块短板。
在传播农林好声音的路上,汪宇飞脚步未停。自第一学年加入学生通讯社至今,两年多的学生工作丰富了他作为学生记者的知识面宽度和广度。先后在广播电台和记者团任职的经历,让他对讲好农林故事有了独到的见解。
他曾是校学生通讯社广播电台的一名主播,参与约30次的“新闻直播间”播音工作,他的声音曾响彻校园角落;他还参与了“闪亮新主播”语言主题大赛总决赛的主持工作,青涩的他第一次站在场下有数千人的舞台,便迎来阵阵欢呼。第二学年,汪宇飞转型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担任校学生通讯社记者团副团长。
回想起第一次采访,他说,“局促”“担忧”是当时的两个关键词,“我惧怕与采访者面对面交流,甚至担心不能抓住采访中的要点”。在采访过程中,一批批包括浙江省师德楷模白岩、校长奖获得者陈宣伊等人在内的浙农林大人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着他勇敢跳出舒适圈,不断超越自己。如今,他写的多个农林故事在校官网和校报发表,奋斗的过程也让他收获了无量幸福。
心怀“红种子”,志愿献爱心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谈及选择粮油储检专业的原因,汪宇飞表示,他始终心怀一颗“红种子”,希望能够“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勤勤恳恳做志愿、踏踏实实献爱心也是汪宇飞的真实写照。“‘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部一员的他,曾经先后参与爱心早餐义卖、高虹小学支教、“三位一体”辅助工作、“韵味杭州”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工作等各类型志愿服务。
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信息技术领域的志愿者“小青荷”,他承担起和国内外记者沟通无线电管理要求的任务。这期间,有摄影记者对不能带入相机感到不解,有文字记者对无法带入麦克风产生疑惑,他面带微笑耐心解释,刻苦勤奋、尽职尽责,最终做好了临安亚运场馆的无线电安全辅助保障工作,媒体人士的皱眉也最终变成了笑容。目前第二课堂志愿公益模块已超1800积分的他,仍然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力他人的成长。
担任粮油储检24级驻班党员的汪宇飞,被新生们亲切地称呼为“党员同志”。“这对于预备党员的我来说,无疑是感动的,同样也深深感受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担当。他们对我的认可不断激发我为同学们服务的使命感,并激励我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天空没有极限,我的未来无边。”未来,汪宇飞期望能传播更多的农林故事,并用他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同学,让红色的种子播撒和生根在更多人的心中,心怀理想,不懈奋斗。
(学生记者 张哲琪 叶婷婷 刘之晗 新闻中心 尧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