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汉韵、共筑文化桥”I我院本硕英才实验班第一届汉语文化交流节完美收官
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中高职衔接部 时间:2025-01-27 20:19:10
汉语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瑰宝。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汉语文化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丰富学子的校园文化生活,更为了增强大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我院本硕英才实验班于2024年11月11日,在阶梯教室举办“传承汉韵,共筑文化桥”第一届汉语文化交流节。
本次文化节邀请到两位重要嘉宾,首先是成都市汉语教育高级教师、资深汉语教学学科带头人杨晓萍老师带来的汉语文化宣讲。杨老师表示文化自信源于“古”而立于“今”,从北京冬奥会展示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到大唐芙蓉园的梦回千年展现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再到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绽放新韵。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本次活动我们将光彩夺目的中华文明搬到讲堂上,带领同学们近距离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
书法体验环节,由嘉宾“中国科技专家大典”人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成都诗词学会诗人 、成都惠山书画院书画会员朱春明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和探讨书法的神韵与妙趣。朱老师从毛笔的握笔到现场书写展示,再到同学们亲自体验的写作,每个环节都悉心指导。朱老师讲到:对中国人来说,书法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写字,它更是一种仪式,一种致敬。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需要研墨、挥毫,而当墨线在纸张上开合疏朗、震荡出锋时我们就能在其中体会到它的神韵。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邦之仪。”汉服在中国的文化长河里已跨越千年,连接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是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符号。着一袭华裳,吹一曲清辞,在古典的灼热里,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年代。
非遗之美,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世代相传。古韵悠悠,非遗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智慧。在时代的变迁中,它不仅没有消逝,反而以更加多元的形式续写着新的篇章。让我们一同守护这份文化遗产,让古韵今风共舞。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在本次文化节中徐徐展开:书法体验、漆扇、泥塑娃娃、琉璃发簪、传统剪纸、脸谱绘制。
观五千年之史路,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华夏无双。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将始终踩着历史的节奏,汲取历史精华,光大优秀文化,守正创新。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传承历史文化激发时代活力,既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内化于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吾辈青年,更应承历史之韵,开文化之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通过本次汉语文化交流节,同学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增加了更多的理解,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本次活动对于本硕英才实验班项目部实践周系列活动“走出课堂、用实操巩固理论知识”的理念更加得以展现。
供稿、供图:本硕英才实验班项目部 朱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