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安农行⑮】外国语学院:脚踏实地走好改革之路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时间:2025-02-06 13:06:3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指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立足发展,外国语学院怎么改?必须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明确学院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坚持“改革 开放 创新”办学理念,思考学院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组织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改革之路。
党建领航,育人聚合力。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对标“五个到位”“七个有力”,通过“3+2”模式实现党委书记带头学、党委中心组专题学、党支部一起学、书记讲党课、教职工集中学习,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和理论保障。二是强化党建品牌凝练。在继续打造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课程思政引擎,释放‘三全’育人效能”“史述中国故事会”等特色党建品牌的同时,尽快实现院党委和各支部党建“双创”和“双带头人”项目的突破,探索创建“党员先锋岗”、“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加强党建品牌塑造。三是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响应新时代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要求,紧扣新文科建设主线,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大力提升一流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科竞赛、教学比赛、项目申报、教材编写、课程建设等方面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科学谋划,布局定方向。一是深化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外语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三是建立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考什么”决定着“干什么”,综合考虑教学大院实际,建立体现新理念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以思想理念的新变化、工作思路的新拓展、发展路径的新突破,努力实现学院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拉高标杆,实干谱新篇。一是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立足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整合学院团队,主动融入学校涉农学科,进行广泛的交叉融合,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和国家、区域重大需求,研究中华茶文化、中国“三农”故事的对外传播,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二是在教育教学上下功夫。立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和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农科特色结合,培养学生的学农、知农、爱农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在社会服务上下功夫。立足安徽省高考外语学科网上评卷点、省农业农村厅“南南合作”援外人才外语培训基地,继续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为目标,加强语言培训和语言服务,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社会服务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语言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学院将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持续深化拓展学院取得的成果,实现外语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