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师大人】陈兆肆教授与他的“教育密码”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5-01-03 11:57:32
他注重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他把教育者的勤学笃行、史学人的家国情怀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他就是获评第二届“十佳研究生导师”的人文学院陈兆肆教授。
走进陈兆肆的办公室,两立书架和一面书橱格外引人注目,里面满满当当排列着各类藏书和专业史料。相较于学者这一称谓,陈兆肆更看重自己作为“老师”的角色。在致力于研究生培养的同时,他依然每年坚持开设4到5门本科生课程。“高校里面,著述发表只是研究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教学之中是否体现研究性,那是时时刻刻需要面对的事情。只有教学之中体现研究性,才能引导学生研究性地开展学习。”他深知,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的过程。
每学期,陈兆肆都会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大手术”,力求将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成果融入课堂。他将读书、写论文中发现的一些新史料、新观点及时增添到课件相关章节中,一点一滴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我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不是静止的,它是活生生的,是不断被研究和发现的。”在他的课堂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只有不断被挖掘的问题。每当遇到有意思、有意义的话题,陈兆肆都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深入研究。从材料的搜集到研究方法的指导,从初稿的撰写到反复的修改,他总是陪伴在侧,耐心指导。“最多的修改次数有二十几遍呢!”他笑着回忆道,“但每次看到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王亮,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大四期间跟着陈兆肆做本科的学年论文。通过近距离观察,陈兆肆发现他很有思想,读书也很广泛,于是积极引导他探索“乾隆南巡时表彰岳飞的碑文背后的历史深意”这一课题,这对本科生而言充满挑战。在陈兆肆的鼓励和悉心指导下,王亮迎难而上,经过20余稿的反复修改,最终出色完成了论文,并在CSSCI期刊《清史研究》上发表,实属难能可贵。
回忆这段历程,王亮说:“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陈老师一路的鼓励与悉心指导;而论文得以发表,则是期刊给予的宝贵认可。对我来说,仿佛是在学术汪洋中缓缓航行的小舟,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未知等待探索,有更多的学识宝藏等待挖掘。”在王亮心目中,陈老师不仅是指引他学术方向的灯塔,更是一位风度翩翩、和蔼可亲、善于启发的智者,其言行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传统君子的温文气质。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王亮的论文获得了广泛好评,这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定向生的他,因对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决定继续深造。在得到当地教育局的支持后,他成功考入我校中国史专业读研,踏上了新的征程。如今,他在科研领域已游刃有余,展现出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风采。
谈及带着学生发表论文的经历,陈兆肆感慨万千。“对老师来说,发表一两篇论文可能不算什么,但对研究生、本科生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鼓舞。”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学术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习惯和成果的肯定。“这种习惯,这种精神,无论他们未来从事何种行业,都会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
在陈兆肆指导下师生合作完成的《微观视野下明清政治史研究》一书,由凤凰出版社2023年出版,后记中如是写道:“诸君今已大多毕业,或入职中学担任历史课程骨干教师,或考入中国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学府深造。这些或有可商的论文,付诸出版,除就教于学界同仁外,一来留作师生教学相长、互相切磋的纪念;另作为对诸君的鼓励,冀望在日后工作和学习中,能继续发扬‘极深研几’的精神。”
在陈兆肆的课堂上,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月日、冰冷的事件,而是一段段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等待被发现的秘密。他深知,对于文科生而言,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才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于是,他将口述史的训练引入了教学之中,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历史探秘”之旅。
2012年,陈兆肆带领大一本科生对省内30多位资深退休教师作口述采访。想象一下,一群大一的新生,在陈兆肆的带领下,变身成为“历史侦探”,他们手持录音笔,走进资深退休教师的家中,聆听那些关于教育、关于生活的真实故事。每一位老师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们眼前缓缓展开,构成了一部具有浓郁个人特色的生命史和教育史,同时又成为当代中国的变迁史及基础教育史的一幕侧影。在采写过程中,这群大一新生不仅锻炼了自己沟通、写作、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对教育工作的敬意,坚定了自己的职业梦想。两年后,这本口述史以《中小学教师的三十个口述故事》为书名,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钱江晚报也作了专题报道。陈兆肆在书的前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在某节课上,讲到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时,问及学生有无兴趣做点口述实践的工作,并事先与大家作出说明:此项工作既难能折为实践类学分,亦无经费支持与任何酬劳。唯能许诺大家的是,如果口述文稿质量过关,我将竭力使之出版。没想到大家对此兴致颇高,此后跃跃欲试者甚多。”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当年参与这本书籍编纂的30多名学生中,有的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高校工作;还有不少人成为了中学的教学骨干和校领导。这段口述史的训练经历,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他们来说,无疑在兴趣激发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谈起这段经历,现任西溪中学副校长的朱巍哲依然记忆犹新:“非常感谢陈老师当时的这个想法,让初入师范校园的我有机会了解教育的过去,也同时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投身教育事业的种子。这样的口述访谈于我们而言,是一种教育情怀的传承,更是对教育事业最好的坚守。”
在陈兆肆的眼里,历史学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鲜活的情感与智慧的源泉。“历史学人首先是有情感的人、有温度的人,有家国情怀的人。其次是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一个宽广的视野,以及对于现实的敏感度。”这是陈兆肆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的温度。
近年来,陈兆肆主持的《家国·文明·互鉴:杭州地方史》成为省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这门课程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带领学生走近英雄人物、外邦友人、风雅文人,通过家国情怀、文明互鉴、文化自信三大思政点,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历史的魅力。
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实地考察、文献梳理,最终撰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课程论文。后来就其中二十篇左右,结集成书,命为《缘系天城》,被纳入“最忆杭州”系列丛书,由杭州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并荣获第35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二等奖。
同学们也参与了浙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搜集、整理浙江革命烈士的家书,挖掘背后的动人故事。以专业的方式,缅怀英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历史学人的责任与担当。
除了《杭州地方史》,陈兆肆持续13年开设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成为省首批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改革项目。“研究中国之治背后的历史底蕴、历史经验和历史资源,我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陈兆肆如是说。他希望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这门课程,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精髓与局限,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下提供镜鉴。就在前不久,由陈兆肆主持的浙江省首届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改革项目《清史研究专题》的研究成果,融进到了由他参加撰写、由国家民委牵头组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这也是一本国家级教材。
“教无定法,教学的方法本无一定之规,越多元越好,不必强调千篇一律。”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技术,新的教学工具,陈兆肆一直在在不断地学习、尝试和反思。近几年,他也尝试与同仁们一道合作一些线上课程、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有几门进入浙江省一流课程之列。谈到未来,陈兆肆教授拟将“整体史”的宽广视野与“区域史”的细腻分析相结合,深入探索明清历史与浙江历史的独特风貌。他计划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学界的最新进展相融合,以此推动教材内容的更新与课程体系的优化。
个人简介:
陈兆肆,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入选浙江省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第二批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明清史、法制史、地方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先后主持国家民委专项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等10项;主持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改革项目2项。参与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撰写(国家民委牵头),主持浙江省新文科重点教材1项。出版专著4本,译著3种;在《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10篇为《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摘、转载;曾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华东地区第三十五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浙江省2023年度优秀宣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