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未来产业 开启未来
来源:南昌大学 时间:2024-12-18 16:43:27
编者按:近日,江西日报聚焦“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显示、未来航空”六大重点发展领域,连版报道我省在选准细分赛道、强化科技创新和场景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其中,报道我校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以技术赋能共青城光氢储产业园,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接续发展;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瞄准高度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产业方向,科学分析我省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按照“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思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今日,江西日报聚焦“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显示、未来航空”六大重点发展领域,探析未来产业发展前景,挖掘我省在选准细分赛道、强化科技创新和场景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凝聚全省上下共识,大力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营造积极氛围。
未来能源:
抢占绿能赛道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文
10月23日,记者一走进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就看见一座集光伏发电、工业固废制氢发电和锂电储能于一体的充电站,旁边的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充电站发电、充电桩用能等数据。
“光照充足就用光伏发电,光照不足就使用储能的电池堆或氢能反应釜现场制氢供氢发电,实现全天候24小时供电。”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皓然告诉记者,这个充电站集成了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瓦、工业固废连续制氢供氢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电池管理系统三项技术创新。同时,运用研究院独创的快充石墨负极技术,可将新能源汽车单次充电时间缩短至20分钟。
“在传统赛道按部就班,我们永远是追赶者,要想实现超越,必须选择新赛道。”共青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陈根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共青城就在开始布局“1+3+3”的产业框架。其中,第二个“3”分别是低空经济、低碳经济、数字经济,而未来能源作为低碳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入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共青城高度契合。
“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就有走在全省乃至沿海发达地区前列的可能。”李陈根充满信心地说,一大批科研院所的入驻,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了创新“基因”。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吸纳了来自全国光伏、氢能、储电和电力系统的多名权威专家,以技术赋能共青城光氢储产业园,已培育或有技术合作企业10余家。
对此,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冯雪娇也认为,抢抓第三次能源革命机遇、前瞻部署未来能源新赛道,是我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一环。
“我省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加速突破的关键发展阶段,选择未来能源作为未来产业之一,是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接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关键所在。”冯雪娇说,江西锂、铜、稀土、铀等资源储量丰富,具备发展新型储能、新能源风电、先进核能等能源产业的物质条件。同时,冯雪娇也表示,江西地处内陆,与发达省份相比,在能源产业领域缺乏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领军人才(企业)。
可喜的是,我省一些企业正在努力成为“先行者”。
拥有200余人的储能专业人才团队,硕博占比超40%;形成自有BMS、户用储能、台区储能、储能检测在内的多项产品技术体系;参与编写了多项储能标准……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电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邹胜萍认为,发展未来能源产业,新型储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种作用。
2017年以来,江西电建公司深入研究铅碳、锂电、液流、飞轮等多种储能技术,逐步形成自有特色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实践案例涵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场景。同时,及时跟进市场变化布局新业态,重点研究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技术,促进智能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新型能源系统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江西已经在路上。前三季度,我省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量合计同比增长6.6%,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3.0%,清洁能源发电量呈现较快增长。
未来生物:
探索科学奥秘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
“这些锥形瓶里放的是同一种菌,我们通过基因编辑或物理诱变,对菌种做了不同的处理。”10月24日,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谢明勇院士团队成员、研究员胡婕伦指着摇床里的锥形瓶介绍说:“通过摇床的摇晃,微生物能够跟培养基的成分结合得更紧密,锥形瓶内颜色深浅不同,说明多糖产量不同。”
生物技术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菌种是“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谢明勇院士团队主要从事食源性多糖与果蔬发酵研究。经过长期科研攻关,已突破多糖结构表征与功能评价、果蔬发酵菌种高通量筛选、高活性菌剂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瓶颈,创制出“安全、营养、美味、健康”的益生菌发酵果蔬和改善胃肠道功能系列健康产品。目前,研发成果已在江中食疗、新疆天苗、蜡笔小新等全国100多家企业转化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生物食品领域,尤其是功能营养品生物合成及其功能食品的开发方面,江西具有良好的前期基础。”胡婕伦说,“江西还应加大对功能食品生物制造持续攻关并推动功能食品产业化,提升功能食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食品产业升级。”
在江西唯铂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了合成生物学的另一种应用。展示橱窗内摆放着衣服、化妆品、药品,甚至电子线路板等物品。很难想象,组成这些物品的原料,有一部分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来。
“我们生产的烟酰胺、羟基酪醇等产品在日化、食品领域销售得非常好,公司团队研发的生物卤化技术和生物合成天然蓝色素在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行政人力总监向勇说。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基因编辑、酶定向进化等众多技术不断应用。绿色生物“智造”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且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保。
向勇解释说,以青蒿素为例,如果用传统方式生产,5万亩黄花蒿从种植到提取青蒿素,需要半年多时间,而利用微生物发酵,得到同等数量的青蒿素,只需要10个100吨的发酵罐生产约两周。
“合成生物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很多天然成分都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唯铂莱生产副总经理王彬说。目前,唯铂莱在赣江新区的生物智能工厂一期、二期项目已陆续投产,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
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浙江、深圳等地已将合成生物列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各地纷纷加快布局。
“以合成生物学等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制造,能够颠覆传统的物资获取渠道和变革生产制造方式,是未来战略中的关键产业之一。”省科技厅产业科技三处三级调研员曹唯民表示,江西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食品等领域均具备较好的科技力量支撑和重大场景需求。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将在契合领域持续锻造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抢位发展、错位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4/11/132830161.html
编 辑:朱文芳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