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植物保护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辅导暨植物保护高质量发展论证会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时间:2025-02-03 15:45:53
时间:2024年10月28日上午10:00
地点:中西部大楼1213
报告题目:国家基金辅导
报告人1:彭德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报告人简介:
彭德良,现为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线虫病害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线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线虫学会执行理事,《植物病理学报》编委,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技术学会生物安全分会理事, 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和参加国家“97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863”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烟草局项目等项目20多项,开展了重要作物线虫病害快速诊断、抗性、生物学、生物和化学防治、风险分析及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引进优异小麦种质资源1000余份,筛选鉴定了抗孢囊线虫的资源30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均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成果奖6项目,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40余篇。
报告人2:黄文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报告人简介:
黄文坤,长期从事植物线虫病害综合防控及致病机制研究,重点开展了农药减施增效、作物诱导抗性、抗病品种选育、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等研究。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2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在Molecular Plant Biology, BMC Plant Biology, Plant Disease, Biological Contro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多篇,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3项,参编著作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承担的“大豆孢囊线虫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粮食作物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杰出科技创新奖,“麦类作物孢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应用”获大北农科技奖植物保护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