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凝智慧 砥砺深耕共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来源:山东万杰医学院 时间:2025-02-03 12:33:2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我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项督导工作。10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2024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书记吕传毅、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邵彬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授课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会。
集体备课会上,形势与政策研究中心教师黄钊作《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精髓要义》的教学展示。王峰分享了2024年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提出发展思路和工作要求。
邵彬对本次集体备课会进行点评,对备课会明确主题、紧扣热点、回应学生表示赞许,并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一是任课教师要以授课质量为牵引,立意要正,准备要足,内容要新;二是课程要回应学生关切,解疑释惑;三是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吕传毅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特别是“现场情景思政课”品牌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将思政课打造成让学生喜爱并能终身受益的“金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内容到位。思政课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确保讲授的内容准确无误,涵盖所有重要知识点,还要结合时事热点,将最新的政策、事件融入课堂,使课程内容更加鲜活、具有时代感。二是详略得当。教师应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梳理,区分主次,突出重点。对于重要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要详细讲解,甚至可以通过案例、故事等方式进行阐述。三是结合实际。教师应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融入思政课教学,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融合地区特色、学生专业来阐释思政理论,避免照本宣科。四是形式感人。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授方式方法,增加师生互动,可以适当加入情感元素,如讲述感人故事、分享个人经历等,以情动人,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我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指导,对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帮助教师认清“形势”,吃透“政策”,练好内功,高质量完成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