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故事】樊建庭:面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他指导学生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时间:2024-12-25 15:55:50
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现场比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建庭老师指导的项目《泰捕斯生物——绿色防控、靶向防治技术破局者》获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金奖。
此前,樊建庭不仅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为保障林业安全贡献智慧力量,同时也带领学生一起开展科研服务和学科竞赛,以实际行动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聚焦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在行动
松林是我国南方主要生态林和用材林。松材线虫病是全世界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对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该病自1982年传入中国以来,扩散蔓延迅速,全国已侵染19省份,726个县区,北扩西进趋势明显,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松材线虫病也因此被称为松树的“癌症”。
由于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如何有效防控松林重大病虫害,如何早期发现松树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直是困扰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难题。从2006年开始,樊建庭及其团队成员就聚焦这一病害,在早期检测预警、遥感智能监测、媒介昆虫引诱剂、注干剂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提升了病虫害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水平,并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面积的产业化推广。
针对松材线虫病防控药剂匮乏,防治技术单一等问题,他们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松墨天牛新型诱捕技术和松材线虫病注干施药技术,实现了媒介昆虫的大量诱捕,以及松材线虫的精准环保施药,创新集成了以清理死树为核心,以诱捕压低虫口密度和注干预防侵染为辅助措施的松材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
根据人工监测松材线虫病疫情费时费力、交通不便、难以全覆盖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樊建庭团队探索采用无人机数据采集、AI识别、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监测森林病虫害,开发了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的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明确了重大病虫害成灾因子和预测模型,率先实现了监测采集小班化和数据管理信息化,有效解决了人工监测难度大、踏查耗时多等问题,真正实现调查监测工作全面覆盖。
靶向防治助力松树“抗癌”显成效
近五年来,松材线虫病研究师生团队累计在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成果推广应用,培训防治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在他们的科技助力下,全国松材线虫病“北扩西进”的趋势有所减缓。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研发了绿色防控技术,针对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进行精准诱杀防控,诱捕效果在全国林业防控药剂测试中排名第一,相关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域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樊建庭以及团队的相关技术共挽回经济损失近8亿元,实现社会和生态效益超过40个亿,有力地保障了国家森林生态安全,相关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浙江农林大学松材线虫病研究团队也被大家称为松树的“保护神”。
湖州安吉百草园有近2000亩松林,在师生们的指导下,采用“清理死树+诱捕器”防控技术模式,死树量逐年下降,松墨天牛诱捕量同样下降显著。建德市新安江林场,在团队的指导下使用注干施药技术预防松材线虫病。这种方法具有用药量少、环保安全、操作简单方便等防治优势,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樊建庭以及团队已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制定标准3个,发表论文67篇,专著教材5部,SCI收录18篇,取得了关键技术和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成果处于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相关技术防控示范和监测预防推广面积累计2650.7万亩次,保护了浙江重点风景人文松林,挽回经济损失7.485亿元,实现社会和生态效益38.25亿元。
潜心研究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
长期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森林都遭受着有害生物的入侵。他们的严重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洲,1979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具有繁殖快、传播广、危害大等特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传统防治手段主要采用天敌、农药,以及物理防治,生物信息素诱杀防治是一种新型绿色防控技术,不仅高效环保,而且靶标精准,还方便实惠。但目前美国白蛾引诱剂国产品牌防控效果欠佳,生物信息素防治市场长期被日本产品垄断,防治成本高昂。
樊建庭带领团队深入美国白蛾疫区,经过近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美国白蛾信息素合成、化学信息指纹图谱和缓释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出美国白蛾引诱剂,打破日本产品30年的市场垄断,突破外国卡脖子技术,每年可为国家节省外汇1000万美元以上。
山东省商河县林业局原副局长闫家河,在美国白蛾引诱剂的研发和测试中给予了大力支持,看到我们国产美国白蛾引诱剂诱捕效果超过日本产品,兴奋地评价:“长我国人志气!”
坚持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责无旁贷
2006年7月,樊建庭进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任教。18年来,致力于森林保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获得我校教学树人奖、生态育人优秀教师、创新创业优秀导师等荣誉。
在教学上,他主要承担《普通昆虫学》《植物检疫》等专业课程,将自身的阅历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次担任林学和林技班班主任,为迷茫的学生指明方向,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近年来,我们团队始终坚守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一线,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于全国20多个省市重点风景区和重要生态公益林。但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研发推广科研成果,更要指导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攻关,不断创新更好的科研成果,引导学生在科研中成长成才,将来为林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樊建庭说。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樊建庭常年带领学生深入山区林业一线,指导学生把科技论文写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探索性调查和研究任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掌握病虫害诊断防控方法和技术,掌握植物病原生物分离及鉴定技术和昆虫分类识别技术,熟悉常规的病虫害识别方法和计量统计方法,培养出一批具有“肯干、实干、能干”品质的优秀毕业生。
近年来,依托在森防领域的经验和绿色防控产业上的优势,樊建庭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先后指导学生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个,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个,“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个以及省级奖项10多个。
(新闻中心 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