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岁月④】师忆留心——我与我的两位老师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时间:2025-01-03 22:48:31
作者:余为一,1952年出生,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二级岗),博导,198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先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德国汉诺威兽医学院获农学硕士(1985年)和兽医学博士(1992年)学位。1985年起在我校任职,主要从事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以及研究工作,主持完成10余项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得教育部科技二等奖和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和教材著作100余篇(部)。曾任畜牧水产学院副院长、校科技处处长和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等职。2017年光荣退休。
我本科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了30多年。期间,许多老师授业解惑,把我带入兽医专业领域,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两位校内导师对我影响最大,让我终身铭记在怀。
科研启蒙导师——陆凤琳教授
1982年初,大四的我进入毕业准备期。按照当时的规定,四年考试总成绩进入前列且单科均为76分以上的同学要写毕业论文,其他同学只需提交实习报告。当时我的导师就是陆凤琳教授。
陆凤琳教授在预防兽医学硕士论文答辩会上(2002年)
对一个本科生而言,科学研究是一件向往而神秘的事。当时我的心态很矛盾:既自信又迷茫,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而迷茫则是真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实施怎么结束,几乎想象不出从课题到实施的场景。作为一个科研“小白”,从这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开始了我三十多年的科研经历,而陆老师就是我的启蒙者和带路人,带我一步一步迈上科研之路。
万事开头难。我的课题内容是调查兔的球虫,该从何入手,我一无所知。陆老师让我从查资料开始,了解熟悉课题内容。当时,专业文献资料极其缺乏。没有网络,专业书籍和学术期刊也寥寥可数。尽管我已经尽力,却所获甚微。学校图书馆由于搬迁,兽医专业的资料均留在凤阳分院;去安徽省图书馆也没找到有价值的资料。还是陆老师施以援手给我提供了一些相关文献。借助这些资料,我初步了解了相关知识,熟悉了课题背景,制定了方案初稿。经过陆老师的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了可行的试验方案。
到了实践环节,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具体怎么做,缺少经验的我不知所措。陆老师告诉我,就从实践起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科研的基础是需要具备动手能力,它是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陆老师手把手教我整个课题需要的实验技能:如何从兔粪便中经高渗盐水法和离心分离得到球虫卵、如何建立重铬酸钾液培养虫卵的条件、如何显微观察成熟虫体,记录测量和绘制典型虫体形态,以及计数统计虫体种类等。说起来容易,看起来也不难,但是,即使有老师指导,真正做起来,却也是步履维艰,频频出错。每一步都要通过反反复复实践,才有一点点进展。在陆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用了一周多时间,我初步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在实习点,尽管县级兽医站条件不尽人意,连普通离心机都没有,只有通过土法上马,用手摇装置勉强获得虫卵。但是,得益于陆老师的精心指导,我才逐步在实践过程中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
在实习点经过几周的工作,我获得了一大堆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整理成毕业论文成了新的问题。在陆老师指导下,开始新的实践。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大堆实验数据:既有不同种类球虫的来源、比例等统计数据,也有绘制的虫体图片,更有球虫卵培养时间温度等条件以及大小等。陆老师先是带我逐条逐点地分析,然后分类归纳,最后找出有价值的内容,分析每个数据的意义。随着整理、分析、归纳,思路慢慢产生,线条逐渐清楚,各种无序的数据内容有了主次,也有了内在逻辑。随后陆老师给了论文模板,让我参考其格式,进入撰写阶段。
论文答辩后,我毕业进入硕士阶段学习,一年后,陆老师告诉我,她在我毕业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将论文投给了《安徽农学院学报》并成功发表了。这是我的第一篇科技文章。
从此,我迈入了科学研究这扇门,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育人导师——吴信法教授
我1985年入职畜牧兽医系时,吴信法老师已退休多年,但他仍然辛勤耕耘在兽医教学科研领域,尤其是培养帮助青年教师,可谓呕心沥血,其中几件事使我记忆犹新。
新编教材《兽医细菌学》 1993年,教育部兽医专业教指委招标新教材《兽医细菌学》,当时已经82岁高龄的吴老师编写并提交了教材提纲。由于年事已高,他委托我赴南京,向教指委会议汇报教材的准备情况。会上大家对教材内容评价很高,一致同意由吴老师主编该教材。会议期间,我结识了国内兽医界诸多专家学者,为两年后学院申报并获批预防兽医学硕士点提前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本教材实际上凝结了吴老师的终身学识和长期心血,因为,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吴老师已完成的手稿基础上编写的。他提出编写教材,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多年的宿愿、积累和准备。
吴老师让我撰写第一第二等共十五章。此外我还主要负责核审教材中与当时国际上新版的细菌分类权威手册《Berg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1989)相关内容的一致性,并将新内容翻译补充编入教材;文字输入和图片制作;与出版社、主审专家廖延雄和蔡宝祥老师联系。当时,无论是学术期刊投稿还是编写教材,都是所谓的“爬格子”,抄写在格子纸上,而我们走在人前,直接电脑输入,然后打印。由此减少了失误,为其后校稿提供发了方便。
吴老师曾主编了多部教材和专著,这是他主编的最后一部教材,却是我参编的第一部教材。这部教材从立项、撰写、一审二审到出版经历了三年多。全程参与的过程,让我感受到吴老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即使在教材审稿结束,正式交付出版社后,他仍然在阅读稿件,以备勘误遗漏之用,并对一些新名词提出见解。这也让我对编写教材充满敬畏之感,尽管我后来也曾参编了三部其他教材,但是没有把握不敢轻易承诺,而且也只承担自己认为比较熟悉并有把握的内容。
吴信法教授指导作者(1994年)
学术小纸条 我想,系里的青年教师都会从吴老师那里收到小纸条,上面写着:“小某老师:《xxxx》期刊某卷某期某页关于某细菌的检测方法”。
因为是同一学科,我自己收到的小纸条最多,我也为他转递过给其他老师的这类学术纸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还未普及(1992年我在家安装了互联网,windows也是几个月后才安装的),学术资料查阅要到省科委下设的情报所接通国际互联网检索,并按分钟计时付费)。所以,专业领域的科技信息主要依赖图书馆外文版《Microbiology Abstracts》、《Index Veterinarius》、《Biological Abstracts》等,而吴老师是最忠实的读者。他把所获得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他认为需要的老师。一张简单的条子,凝聚了老师心血,也反映出老师的谦虚待人、乐于助人和对专业的挚爱。如果论资排辈,他是我南农大硕士导师的老师,而我本校老师是南农大导师的学生,他却谦虚地称呼所有青年教师为“小某老师”。在平时交谈中他也从不以长辈自居,总是平等相待,谦虚待人,让人敬重。
最后一篇科技文章 我曾在检索文献时发现,吴老师最后公开发表的一篇科技文章是2001年, 90岁高龄的他,此时已常常卧床不起。吴老师自1934年从原中央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诸如早期西北农学院系主任,上海血防委兽医组主任等。他更多的是长期关注兽医学科的理论发展,著书立说。从第一部教材《普通畜牧学》(1935年)到最后一部教材《兽医细菌学》(1996年),共24部教材专著,涉及畜牧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检验学,病理学等。他发表的科技文章难以统计,跨越60多年。他一生献身于畜牧兽医专业生产、教学和科研事业。
吴老师已去世多年。长期以来,在我的脑海中还经常浮现出他的身影——在二宿舍和图书馆之间的路上,一个身材高大,拄着拐杖,步履颤巍的老老师。那时,他只要在合肥,几乎每天上午8点后的时间段,都会出现在那里,我曾路遇多次。另一场景是在他狭小的房间内,戴着眼镜,伏案工作。在编写教材的一年里,我常去他家送稿件校改或有事请教。我每次去他家,所见到几乎都是如此。图书馆资料室和家里书桌前是他的日常位置。工作就是他的常态,奉献就是他的追求。这是留给我的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形象。
我常常在思考,什么是事业?什么是事业心?吴老师把兽医学作为他的事业,为此兢兢业业奉献了一辈子,生动地诠释了事业心的内涵。
两位老师,一位为我推开科学研究的大门,一位指引我孜孜不倦立德树人。幸遇恩师,致敬恩师!
附:
【陆凤琳教授简介】
陆凤琳,1934年出生,教授,1958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兽医专业。1961年起在我校畜牧兽医系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人、兽共患病,特别是畜禽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寄生虫种类的发现和快速检测诊断方法建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信法教授简介】
吴信法,1911年出生,教授,1934年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专业。长期从事兽医微生物学和公共卫生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58年起在我校畜牧兽医系任教。之前先后在西北农学院任教授和系主任、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任技正等。曾出版专著、教材30多本,发表学术文章数百篇,是我国食品卫生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