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庆祝活动暨第三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浙师大举行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时间:2024-12-20 22:06:40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元宇宙、ChatGPT等一系列新事物的产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社会。智能时代的德育不仅需要关注传统的德育内容和形式,还需要探索与时代变革相适应的新问题、新内容和新方法。
10月13日,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庆祝活动暨第三届“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浙师大副校长林一钢,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以及国内高校、相关科研机构的德育专家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线上参会人数超过50万人次。
浙师大副校长林一钢致辞。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林一钢代表浙师大对各位专家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发展情况。他表示,“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自2022年创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连续两届会议当日在线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今年的会议继续聚焦“智能时代的德育”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对探索智能时代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模式、新方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亲和性和预见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次会议是浙师大加强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促进浙师大教育学科与国内外学术同行沟通交流的重要举措,希望与会领导、专家继续支持和帮助浙师大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
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致辞。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戴大为表示,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成立五年来,在德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正值田家炳先生诞辰105周年,有11所田家炳学校成为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的基地校,这标志着田家炳学校在德育研究与实践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体现了基金会对于德育事业的重视和坚定支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领域,为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智慧时代德育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价值引领、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等原则,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新模式。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的合作,扩大田家炳系列基地校和项目校的规模,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授牌仪式。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开幕式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庆祝视频,共同回顾、梳理、总结了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成果。戴大为、袁振国还为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第三批基地校进行授牌,11所田家炳学校将与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主旨演讲环节上,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曹刚,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德育理论研究所所长、社科处处长冯昊青,分别围绕“自我伦理:灵魂工程的建筑学”“智能时代'人机协同'中的德育教师:挑战与应对”“智能时代我们如何思考德育”等主题作了报告。
主旨演讲。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建华主持第一阶段的高校学者圆桌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高瑞泉、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申素平、西南政法大学比较私法中心主任张建文围绕“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伦理审视与法律规制”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高校学者圆桌论坛。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主持第二阶段的教育局长圆桌论坛。上海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广耀,衢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晓华,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叶永峰围绕“人工智能助推区域德育变革的实践机制”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教育局局长圆桌论坛。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主持第三阶段的高校学者圆桌论坛。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孙彩平,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中心主任班建武围绕“智能时代学校德育的机遇与挑战”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高校学者圆桌论坛。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研讨会还专门设置了中小学案例交流环节,《中国德育》副主编吴景松主持此环节。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陈博,杭州建兰教育集团总校长、党委书记饶美红,宁波市第三中学校长夏炳,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校长蔡晓珊,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桥(笕文)实验学校校长、书记高琼,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等6所中小学校长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德育的创新路径”主题,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特色做法与德育实践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唐汉卫、中国教育报校家社周刊主编刘华蓉分别作了点评发言。
中小学案例交流环节。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袁振国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智能时代下的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为人服务”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产品为中心;要坚持因地制宜,学校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学情、校情以及所在区域发展状况;要坚持虚实结合的理念,真实与虚拟内容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字智能化不受时间、空间、物质条件限制的优势,拓展智能教育运用场景,将人工智能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要坚持人机协同,深度挖掘人与技术相互协作的能力,通过锻造驾驭工具的技能来发挥技术的价值,以拥抱、审慎的态度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作总结发言。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本次研讨会得到田家炳基金会的支持,由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全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200余名高校学者、教育局长与中小学校长参加。
会议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会议现场。图片来源 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
2019年,在田家炳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浙师大成立了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旨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学校德育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和指导实践的工作平台。五年来,在省教育厅关心关怀下,在田家炳基金会大力支持下,在国内相关高校德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下,中心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已经成为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宣传高地,新时代德育理论的研究重镇,服务政府决策与基础教育变革的资政基地,跨学科创新型研究团队的聚集平台。
编辑:应琳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