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国有疑难可问谁?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时间:2024-11-08 21:25:19
又到樱花盛开时。此时正是海大园最美的时节:一丛丛、一簇簇,粉红色、纯白色、淡绿白色的樱花竞相开放,如烟如云,似雪似锦。片片花瓣随风荡,袭袭馨香满园飘。远可观可赏,如一片彩云,如仙女巧挽发绺;近则可品可读,三五朵花蕾排成伞状或者雪花状,间以嫩嫩的绿叶,如婴儿一般安详而纯洁,美得令人不忍呼吸,任凭缕缕思绪在花瓣中飘飞,婉转迤逦,化为永恒。世间樱花何其美,海大樱花更芳菲。一代又一代的海大学子对樱花情有独钟,而最早的非罗荣桓莫属。 在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共和国元帅罗荣桓青年时代在这里读书的珍贵照片:戴着近视镜、身着学生袍的罗荣桓一手叉腰一手背后,目光炯炯、英姿勃发地站在盛开的樱花树下。 默默地凝视着这幅美轮美奂的“花儿与少年”绝版照片,耳边仿佛又激荡起元帅留在樱花树下的铿锵足音……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私立青岛大学创建。9月15日,私立青岛大学新生入学,9月20日正式上课。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并定该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 22岁的罗荣桓就在这个美丽的校园学习生活。 罗荣桓,原名罗镇慎,字雅怀,1902年11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一个乡绅家庭。1924年,新成立的私立青岛大学招生,罗荣桓经考试与张沈川等七八个湖南同乡被录取。 罗荣桓读的是工科预科,他的外语底子比较差,学起来很吃力,但他坚持利用清晨和傍晚到校园的树林中朗读外文,背诵单词,进步很快。每逢上课,罗荣桓总是端端正正地坐着,聚精会神地听讲,仔仔细细地做笔记。他个头高,坐在教室的后边,戴着深度的近视镜,黑板上的图表、公式等看起来挺费力,但他从不丢掉一点儿知识,那怕是一个数据、一个符号;看不清的,下课后,借来同学的笔记认真地补上。课余时间,他不是写作业,就是阅读专业书刊,很少有消遣的时候。由于勤奋学习,他的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加上和同学们的关系很融洽,同学们都十分敬重他。 在青岛,罗荣桓第一次看到了樱花。美丽的樱花,曾引起风华正茂的他多少美好的憧憬啊。珍存至今的一张罗荣桓站在樱花树下的照片,就是1925年4月在校园内(现鱼山校区海洋馆前)留下的纪念。 当时的青岛,日本人到处耀武扬威,罗荣桓积极投身于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激流中,开始了血与火的拼搏。罢课、游行、演讲,揭露反动军阀及其帝国主义的罪行,表现了满腔爱国热忱和组织能力。 1926年6月,罗荣桓在工科预科班毕业后到上海找到了上海大学附中主任、上海学联负责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侯绍裘,在他的推荐下,参加了广州的大革命。后又回到家乡湖南加入到农民运动之中。1927年4月,罗荣桓赴武汉求学,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罗荣桓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等,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病逝,享年61岁。他的离世让毛泽东悲伤不已,夜不成寐,挥笔写下吊罗荣桓一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是毛泽东对罗荣桓一生高度的概括和评价,也寄托了毛泽东对他痛切的哀思。这首诗也是毛泽东唯一的一首悼诗。 中国海洋大学为自己的校园走出这样一位杰出的共和国元帅而骄傲和自豪。樱花绽放的时节,每一位海大人仿佛都能看到从母校走出的共和国元帅罗荣桓,还是那样目光炯炯、英姿勃发地站在樱花树下,亲切地注视着母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殷切地希望母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章作者:王宣民文章来源:第1843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1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