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在学校举办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5-01-01 17:25:34
9月18日至21日,第六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德国吉森大学、施派尔德国管理大学、汉诺威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心、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日本广岛大学以及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大家齐聚一堂,就“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制度保障”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讨论内容涵盖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评估准则、制度性支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德国高等教育学会为学术指导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和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名誉理事长、浙江大学的张应强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的阎光才教授,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兆信教授,德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会长、施派尔德国管理学大学Michael Hoelscher教授,德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副会长、吉森大学的Edith Braun教授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黄兆信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指出,长久以来学校努力提升教育品质,推动教育革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希望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积极发挥作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中德人文交流以及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阎光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呼吁中德两国携手携手共创新局面,在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共同培育引领两国和世界未来的创新人才,共同推进科学前沿探索,推动中德国际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Hoelscher表示中德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中德友好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动力,并期望通过论坛的学术交流,中德两国加强对话沟通,进一步拓展在高等教育、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本次学术论坛精心设计了多个环节,涵盖了主题演讲、专题讨论和圆桌会议等多种形式。与会的学者和专家们就一系列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等。Michael Hoelscher教授以“转学活动的质量评估:当前的路径与挑战”为题,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以“构建以学为本,整合式评价与改进大学生学习的探索”为题,Edith Braun教授以“胜任力/结果为本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题,黄兆信教授以“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创新体系构建研究”为题,Kolja Briedis教授以“一个改善博士阶段教育质量的路径”为题,张应强教授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价的反思”为题,阎光才教授以“优才选拔与培育的成绩导向及其误区”为题,厦门大学刘振天教授以“高校教育评价改革能否回归教学本位?”为题,日本广岛大学黄福涛教授以“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的传承与创新:从洪堡理念到中国实践”为题,Ann-Kristin Matthé博士以“寻求平衡点:德国大学的国际化质量保障”为题,华中科技大学陈廷柱教授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能否兼顾底线思维与持续改进”为题,南京师范大学王建华教授以“工作危机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为题,黄扬杰教授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关键要素和实践进路”为题,北京大学沈文钦副教授“追求科学还是金钱? 中国博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决定因素”为题分别作了大会报告。青年学者圆桌论坛由浙江大学的吴寒天研究员负责主持,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徐艳茹、清华大学文雯、浙江大学韩双淼、华中科技大学彭湃、北京师范大学马佳妮、华东师范大学李峰、南京大学王世岳、清华大学李曼丽7位青年学者就议题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与分享。
论坛闭幕环节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作总结讲话。他回顾了中德论坛十余年的历程和两国学者间建立的深厚友谊,他表示,未来论坛除了继续重视资深学者的交流,还会更加关注青年学者的互动。他对杭州师范大学为论坛提供的高质量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在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的框架下,两国学者能进一步交流学术成果,实现互学互鉴,为推动两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