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动物科技学院“耕天下”论坛系列学术报告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时间:2025-02-25 00:12:04
报告时间:2024年9月11日 15:00
报告地点:动科楼318
主办单位:动物科技学院、科技处
报告题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
报 告 人:涂涛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2年)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主持人(2021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入选第八届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称号。一直从事饲用酶工程相关的研究工作,综合饲用酶的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通过对饲用酶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致力于解决饲用酶性能差、难以满足饲料工业应用需求的根本性难题。主持各类科研项目9项,发表科研论文8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IF大于10的论文5篇,封面论文2篇)。以主要完成人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8件(含PCT专利4件),获得授权30件,任《Bioengineered》和《微生物学通报》编委。
报告题目2: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前沿技术研究
报 告 人:余大为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平台科学家。建立了高效的猪规模化基因编辑克隆平台、牛基因编辑克隆平台以及高效的羊基因编辑平台。运用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开展了猪和牛的抗病育种研究,地方猪的生长速度和肋骨数生物育种研究。运用异种嵌合体与人源化技术,制备了首例猴猪异种嵌合体动物,相关成果以封面形式发表在Protein & Cell(2020),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制备首例新冠病毒感染大动物(猪)模型,相关文章发表在Cell Discovery(2021);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免疫缺陷大动物规模化制备、猪的DPF饲养与人源化平台;建立了国际领先的猪多能性干细胞克隆平台,制备了首例多轮基因编辑胚胎干细胞克隆猪,揭示猪诱导多能干细胞异常重编程及其克隆胚胎发育异常的机制,并大幅提高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克隆效率,相关文章发表在Cell Research(2021)和PNAS(2018)。
报告题目3:人畜共患病防控及疫苗开发研究进展
报 告 人:李朋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于布鲁氏菌,鼠疫耶尔森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学研究,并在布鲁氏菌致病机制和细菌外膜囊泡(OMVs)免疫机制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近五年在细菌性人畜共患病领域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身份在PNAS, IAI, mShere,JB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总影响因子˃30。2022年入选中国农科院所级“青年英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