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职校,职校招生和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择校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择校网

>

职校资讯

>

高考信息

廖红:发掘根对土壤的情谊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时间:2024-12-04 09:38:23

人物简介:廖红,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妇联十二届常委,长期致力于作物养分高效根系遗传改良研究。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曾荣获2014年度“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并被评为2015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现为我校海峡联合研究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植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植物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国内外多项学术职务。

  

  

在福建有这样一位研究根系的老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助力“三农”事业,在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上展现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

“挥着锄头的女科学家”书写大爱情怀

廖红从事根系生物学研究迄今已逾30年。在就读研究生时,她就坚定了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的信念。每当她跟随导师来到田野,看着一望无际的碧绿庄稼令她心花怒放,那时候她全力指导农民有针对性地施肥,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方式和方法,想到能当一个有智慧并且能帮助他人的农民,内心充满喜悦。为了让自己热爱的学科不断发展,她不遗余力地支持同行及年轻学者的发展,毫无科研竞争的偏见;为了让卖水果的阿婆在寒冷的天气里早点收摊,廖红经常在下班时买走摊上的水果。她对农民、普通民众、对她的同行都怀有一份爱心。正如她所说,要做一个真正有用处的人,就得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上世纪90年代,她被推荐到美国宾州大学根系研究中心学习。“植物90%以上的养分都是依靠根系吸收的,这类研究当时在美国已成为前沿方向,但在国内还没有人专门从事相关研究。”于是,她与团队在国内率先开辟了根系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希望借助科学手段,控制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培育出优质、高产和高效的作物。她主要研究的是大豆根系,与玉米、小麦等作物不同,大豆是土壤的朋友,有生物固氮的作用,她的研究让大豆根系潜力得到发挥,增加产量,同时保护土壤和环境。为了做好研究,廖红经常带着学生在田间忙碌,一个铺盖卷,一块塑料布,曾经是他们常备的行头,她也因此被农民称为“挥着锄头的女科学家”。

廖红在实验室

除田野劳作外,她的实验室经常都是灯火通明的,每天都可以在那里看到她的身影,2015年,学校筹建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特邀她担任首席科学家兼中心主任。中心计划在数年内,在大豆根系生物学及大豆养分高效遗传改良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夙兴夜寐的辛勤耕耘,在科研高峰上她不断攀登。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美国McKnight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如PNAS、科学通报等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26个,出版专著3部;构建了国际首个基于田间实验数据的大豆磷效率遗传图谱,创制了国际上首批通过根系改良提高磷效率的大豆新材料。杰出的科研工作使她获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并被中国妇女杂志社评为2015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2017年10月18日,廖红作为福建省属高校唯一当选的十九大代表出席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返回福州后,她迅速在自己的支部做了第一场宣讲。“作为党代表,我想让先进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农民,也要把他们的想法传递出。”她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深入校园把十九大精神和全校师生员工分享,还深入到田间地头,让基层的涉农干部、农民也听到来自十九大的声音。“在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利用我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涉农干部们讲课。”廖红认为,“科研成果只有服务于农业和农民,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很多基层干部很想为农民干实事但苦于专业知识不够,通过这几年我们的尝试,如今已经形成一定的示范效果,结合实际让基层涉农干部先接受新的理念,这是我能做到的、马上要做的。”廖红平静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作为一名农林学科的党员科技工作者,为农业为农民做一点实事,是我份内的事情。”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留住绿水青山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的行程中,廖红向总书记汇报了带领科技特派团队进行优质高效茶园建设情况,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

廖红与团队师生调研武夷山茶叶产区

“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因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茶叶是福建省的重要产业之一,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正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市场带动下,国内茶园大规模开垦和种植,普遍存在养分效率低、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而土壤肥力不够,农民只好大量施肥,作物吸收不了,就会加剧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

廖红带领团队构建了国际上首个基于田间实验数据的大豆磷效率遗传图谱,在这一研究的指导下,廖红团队2015年赴安溪县和武夷山市,在茶叶种植区走访了1000多家茶企和茶农,采集各类茶青样本、收集不同土壤标本,进行各项大数据分析研究,制定了高品质茶园土壤最适合养分范围。基于调查分析,她提出了茶豆套作的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筛选推广适合当地、具有“绿肥”效果的大豆,示范推广“夏种大豆、冬种油菜”的间作绿色栽培模式,指导茶农进行豆科轮种、间种,促进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每次下乡,廖红拿锄头、挖沟、撒肥料、播大豆,手把手教会并安排茶农科学种植。

“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提升土壤肥力。”廖红说,这样不仅解决了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又通过将农作物改造成“绿肥”保住了土壤的养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廖红团队的指导下,套种绿肥作物,让茶叶的优品率较3年前提高了20%左右。

如今,在福建省武夷山、安溪等地,廖红团队建立了多个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点,从2015年至今,全省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积逾万亩,辐射面积超过10万亩,组织培训农技人员1000多人次、农民2000多人次,并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在廖红看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该深入田间地头,强化农业应用基础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让科研接上“地气”。“我始终觉得,论文不能只写在纸上,推广生态茶园让我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在不减少产量、提升质量的前提下,留住绿水青山。”廖红表示,“要做好科研,必须要考虑社会责任:你的科研成果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好处,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能给国家作出什么贡献。”

立德立学,当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在认真做好科研和社会服务之余,作为学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一级学科带头人,廖红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她为本科生创新性开设了《生物学原理与应用》,把海峡联合研究院所有的中心主任,全校最顶级的专家团结在一起,亲自为各学院的本科生上课;负责《高级植物营养学》《根系生物学原理》两门研究生课程,坚持邀请学校海峡联合研究院多名国际专家系统授课,同时开设网络课堂,将拍摄的多位领域知名专家的讲学视频共享,让研究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了解研究领域前沿进展,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廖红认为,无论是哪个时段的教育,都应该从一年级抓起,廖红也在真正实践自己的观点:“一开始就先找准方向,他们的大学生活会很充实,他们的能力会很强,并且他们也会很积极向上,很有自信。” 她在给本科生教授专业课时,就会教他们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可以服务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党代表,她也时常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参加十九大的见闻,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得到思想水平、政治觉悟上的提高。“只有思想品德上的端正,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廖红说道,“要让学生有大视野、大情怀,才能有大担当、大作为。要让学生们知道我们这个学科和‘绿水青山’有什么关联、我们学的知识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廖红给团队师生讲课

廖红始终秉持学生优先的教学理念,在注重学生品德建设的同时,不忘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廖红强调,“我们总说‘三下乡’,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实践经验,你去了能做什么?”在廖红的实验室,学生到了三四年级就会定期到田间地头去实习,接触土地、接触农民,了解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廖红每次带学生去茶园亲身实践,即便已到饭点,她也要和学生一起先将试验做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廖老师去安溪茶园取样,廖老师亲手去挖茶树根,亲自示范技术要领,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示范。”2019级农学专业博士生刘扬谈到。

在廖红眼里,比起发表论文,她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她认为对于一个学生的评定应该采用更多维的考核体系。在廖红的实验室,每学期都会有一次全体师生参加的学术大比武,每个学生准备10分钟的演讲,由现场的评委老师和学生进行打分,分别考核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等各方面,既保证了评定的公平公正,也展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她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二年级之前,她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小组的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她认为,学生多跟几位导师学习,有利于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更好地把兴趣融入到学习之中,但学生的方向一旦定下来,就一定要投身进去,潜心做研究。

廖红不仅重视学生学术方面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生活也十分关心。“一定要对学生好。”“我希望学生觉得在我们实验室读书是很骄傲的事。”为了让学生能心无旁骛地学习,她尽可能提高学生助学金。疫情期间,部分学生只能在学校过年,她便想办法给学生送去一些水果,让学生体会到一丝温暖。

谈起毕业的学生,廖红如数家珍:“前年毕业的一个博士作为副教授被其他学校引进,去年保送和第一志愿的硕士生已经超过了一半……”脸上满满都是夸奖自家孩子般的骄傲。“我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是第一位的,根正才能苗直。要学习为社会服务的本领,成为有用的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廖红表示,“教育的根本就是立德树人,培养的学生要让老百姓满意、让社会满意,教师自己才能满意。”

  


标签:      

2024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chinazhen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陕ICP备20230103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