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校长:张謇——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的苏医奠基者
来源:苏州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4-12-28 06:17:30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金融家、慈善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苏州大学医学教育溯源于清朝恩科状元、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与其兄张詧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张謇、张詧分别任名誉校长和校长。张謇亲自为学校写下校训“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
1853年(咸丰三年),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他自幼聪颖,三岁能背《千字文》。16岁中秀才。此后为生计一边做幕僚,一边准备举业。33岁中举人。1894年(时年41岁)高中状元。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翰林院三十五人上疏《请罪李鸿章公析》,张謇单独上《推原祸始防患未来请去北洋折》,责李鸿章“战不备、败和局”,主和误国。此时亦开始确立了“实业教育救国”之思想。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准许外商在中国内地设厂,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怒和忧虑:“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贷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张謇认为,必须发展民族工业以抵制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他在家乡南通筹办了大生纱厂,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张謇充分认识到“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在发展实业取得一定资产的基础上,他又大力创办教育事业,开始形成他“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强国富民思想。他以南通为基地,以地方自治的形式展开系统的设想与实践,并希望由此而推广到江苏乃至全国。
1903年,张謇应日本政府驻江宁(今南京)领事天野的邀请参观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并对日本工农业与教育进行了70多天实地考察,收获甚丰。另一方面,日本之行促进了他对政治改革的态度。回国后,他积极地投入立宪运动,成为立宪派的领袖人物。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张謇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了一生中最大的转变,毅然由立宪派转向拥护共和派。1912年1月1日,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张謇为实业部长。
1913年,张謇为实现他思谋已久的强国安民的方针政策以及他梦寐以求的“棉铁主义”,就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两年间,张謇主持全国农林、工商政务,编订颁布有关工商矿业、农林水利、渔牧业、度量衡、银行证券、引用外资等20余个法规条例,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15年,袁世凯称帝阴谋暴露。张謇劝说无效,愤而辞职,返回南通。从此倾注全部精力开办实业、教育和社会文化慈善事业,推行地方自治的实践。
1916年,张謇被推选为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会长。1918年,“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在沪成立,张謇被推选为会长。1920年,张謇被推选为中国矿学会及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1922年,被推选为交通银行总理。
1926年8月24日,张謇因病逝世,葬于南通市南郊。墓上不铭不志,此前他曾为墓门自拟联语:“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所谓“有益”就是指对国家、社会、百姓有益。张謇毕生坚守孔孟之道,“父教育、母实业”,一生创办了40多家企业、近400所学校,其品德、思想、事业、成就深为人们所景仰,是“儒商”典范,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开拓者和先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胡适先生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8%AC%87/1129763?fromModule=lemma_search-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