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学院王辉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时间:2024-11-05 02:51:07
8月25日,浙江师范大学国社学院王辉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语言文字活力》。
原文如下: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文化载体,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明互鉴中具有基础作用。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代表先进生产力质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语言文字依托自身属性、禀赋优势和服务功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将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展现独特价值。语言文字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可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着力点:
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文化根基。语言文字承载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和历久弥新的精神根脉,孕育着新质生产力迸发和壮大的原生土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培育滋养,也遵循着中华文化所引导的价值方向。新质生产力以“新”求“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引领科技向善的先进生产力,而中华文化则为科技创新赋予了人文关怀和价值坐标,使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精神标识和深层的文化内核。
大力培养语言科技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培养更多现代产业所急需的语言信息处理、大语言模型研发等方面的语言科技复合型人才。大力加强语言科技交叉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实验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
有效开发利用语言数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要素资源保障。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语言数据是以语言符号体系为基础构成的各种数据,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据要素,与劳动、技术、知识、管理、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也密切相关。要注重语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语言数据库的开发以及规范标准建设,使其成为可有效转化应用的优质生产要素。同时,要建立健全语言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从业者职业规范,有效规范和指导语言数据的建设和应用。
加快发展语言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生新业态。语言产业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焕发了新机,催生了各种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亮点。要加强语言产业规划,优化布局,提升质量,激发活力,创设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增加语言产业的“智量”。加快机器翻译、智慧教学、智能客服、语言监测、诗歌智创、数字人主播等新业态发展,提升语言产业自身的经济价值和服务其他产业的媒介作用,促进语言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群化发展。
加强中文国际传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中文国际传播是增进国际理解、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路径。要扩大中文的应用领域和场景,促进中文与专业、职业、行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中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文国际传播,通过大语言模型构建基于人机交互和人机协作的中文传播新模式,从而快速提升中文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基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座,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与服务,并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作者介绍:王辉,系浙江师范大学国家语委“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编辑:张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