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 医学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等你了解
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5-01-13 06:16:48
医学部本科专业一览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沈福彭班)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5年制本科)预防医学(5年制本科)口腔医学(5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4年制本科)药学(4年制本科)护理学(4年制本科) 医学部及附属医院简介青岛大学医学教育与青岛城市相伴而生,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青岛高等专门学堂,也称德华高等专门学堂。1946年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的36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93年,青岛医学院与当时的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青岛大学。2015年12月,青岛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成立青岛大学医学部。2020年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基础医学教学示范中心和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在“中国医学院校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位列第21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中国医院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位列第47位,其中2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0名。医学部设有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5个学院和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儿科学系4个学系;设有22个研究院和1个生物医学中心、1个国际眼科研究中心;设有12所附属医院和3所教学医院,可供教学实习的床位20000余张。现有在校本科生450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583人,留学生300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3个,博士专业学位领域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6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33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眼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骨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进入全球排名前1.36‰。现有专任教师401人,教授95人,临床教师124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院士6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8人,国家优青3人,国家千人6人,中科院百人1人,中组部专家2人,万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4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5人。近年来,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中国医师奖1人、中国好医生1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最美教师2人。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8项;发表医学相关学科高水平学术论文11381篇;获得专利2047项;获批国自然基金473项,获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1项,到账经费4.3亿余元。医学部图书馆藏书42.5万册,《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精准医学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部秉承“明德 博学 守正 出奇”的校训,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走高质量、有重点地发展道路,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为繁荣地方经济、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89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省直保健定点医院,位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21位。目前,医院市南院区、崂山院区、西海岸院区、市北院区、平度院区开放床位5918张。全院五院区年门急诊量642.4万人次,出院31.4万人次,手术16.7万例。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精品特色亚专科5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口腔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18名,博士1132名,硕士2140名,留学归国人员200余名。拥有双聘院士1人,院士“首席科学家”1人,院士“首席医学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4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常委及以上职务16人,省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300余人。医院打造了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中心,目前已完成高难度心脏移植52例,肝脏移植1269例,肾移植2128例,肺移植30例,数量及水平稳居全省第一;达芬奇手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已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6020余例。与此同时,医院大力推行智能化医疗,获批全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成为全省首家通过互联互通五乙测评三甲综合医院。医院不断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取得历史性突破;主办《精准医学杂志》、《影像技术》杂志;在《NATURE》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43.07;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参展“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专业介绍临床医学(“5+3”一体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8年,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家国情怀,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具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人道主义精神,拥有宽广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本硕融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第S1-10学期主要完成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科研基础并通过见习、实习在一级学科范围系统接触临床学科。第S11-16学期进入二级学科培养、科研训练并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一体化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训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训为主。培养过程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学生通过相关考核和答辩,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毕业证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实现“四证合一”。同时,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开拓学生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医学专业的研究视野,培养一批医工理文融通、拥有“三新”理念的新医科人才。4.核心课程(1)基础医学:人体形态学、人体功能学、人体分子与细胞、免疫系统与疾病、病原与感染性疾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流行病学方法、医学统计学(2)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导论、运动系统与疾病、心血管系统与疾病、呼吸系统与疾病、消化系统与疾病、泌尿系统与疾病、神经与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与疾病、血液系统与疾病、女性生殖系统与疾病、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皮肤感官与疾病5.就业前景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沈福彭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8年,医学学位。2.培养目标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基础上,构建“本-硕-博”融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特色班。培养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科研创新精神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学生应掌握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具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人道主义精神,拥有宽广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精神。3.专业教学特色为优化临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高质量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和实现“临床科学家”培养目标,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招生时设立沈福彭班。符合博士申请资格的优秀学生可采用“5+3+3”的培养模式,“5”是本科培养阶段;“3”是专业型硕士培养阶段(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是博士培养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及能力选择攻读专业型博士(MD)或学术型博士(Ph.D)。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课程体系贯通,配备国家级、省级高水平导师带教,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培养过程。合格毕业生将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明、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4.核心课程(1)基础医学:人体形态学、人体功能学、人体分子与细胞、免疫系统与疾病、病原与感染性疾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流行病学方法、医学统计学(2)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导论、运动系统与疾病、心血管系统与疾病、呼吸系统与疾病、消化系统与疾病、泌尿系统与疾病、神经与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与疾病、血液系统与疾病、女性生殖系统与疾病、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皮肤感官与疾病5.就业前景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5年,医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本专业把医德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求,把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研究水平,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服务全国,发挥专业定位及特色。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人道主义精神,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一定的健康服务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高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文医渗透、理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课程为基础,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部分课程开展问题导向、案例导向的小班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亲身体验、研读经典、名师指导、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反思强化”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突出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评价方法。同时,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开拓学生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医学专业的研究视野,培养一批医工理文融通、拥有“三新”理念的新医科人才。4.核心课程(1)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2)临床医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中医学5.就业前景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医学影像学(5年制本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5年,医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影像诊断、技术、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文医渗透、理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课程为基础,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注重教学改革,加强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拓宽学生学习渠道。积极探索影像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鼓励校院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医学影像为主体,重视影像的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并把影像与解剖、病理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影像的认识和理解。课程讲授须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采用电子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平台。该专业拥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超声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核医学专业)3个三级学科硕士点。4.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医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物理基础、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核医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放射治疗学等。5.就业去向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等企事业单位。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预防医学(5年制本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5年,医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科学研究潜能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为公共卫生事业献身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坚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严谨的科研作风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及较强的发展潜能,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3.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行动胜于一切”为院训,以“优秀成为传统”为院风,立德树人,精准育人。(1)名师坐镇,榜样育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包括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青岛市教学名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专家们一直立足教学科研一线,100%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100%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言传身教,培养了同学们开阔的视野和科研思维,显著提高学院教学科研实力。(2)名课引导,与时俱进学院已获批《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全流程仿真实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全食美》《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5门省级一流课程,《食全食美》《新冠病毒肺炎的预防》《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在中国MOOC等平台上线。(3)精准育人,深造率高学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每名学生安排一位学业老师,指导该学生的学习、生活、创新创业、继续深造、就业。该制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自2013年学院成立以来,本科生平均继续深造率为73%,2020届考研录取率达到83.3%。学生大部分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985、211高校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4)科教协同,实践育人全面推行本科学业导师制,落实科教融合理念,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级国际合作项目90余项,经费近6000万,有教学实践基地11个,为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依托。2023年,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4项,省级10项。2022年,我院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即实验设计大赛获国家级银奖,在近两年我院本科生在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2024年3月在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我院荣获预防医学赛道选手团队特等奖和一等奖,单项奖5项,同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奖。近年来,6人获山东省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该专业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学位硕士点(MPH)。学院拥有山东省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医学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强化)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央支持地方重点学科和青岛市中欧营养与健康国际合作中心。2016年成立了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2017年成立了青岛大学展望脂肪酸与健康研究中心和青岛大学维亿阳光功能食品研究中心。目前,学院已与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等多个国际大学开展了良好的交流和科研合作。4.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卫生学导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卫生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毒理学基础、儿童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5.毕业去向70%以上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大部分为985、211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其余大多报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岗位,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妇幼保健院(所)、职业病防治院(所)等机构。有的进入大型综合医院的预防保健科、营养科、病案统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等科室。少数应聘医疗教育和培训、出版社、杂志社、医疗公司等与公共卫生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等。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卫生医疗相关事业单位比例达90%以上。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口腔医学(5年制本科)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以健康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临床操作技能熟练,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富有家国情怀,具备优秀岗位胜任力和创新潜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学院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培养模式,创新性地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构建了以早专业、早实践、早临床、多实践、多临床、打破学科界限,建设整合(融合)性课程的“三早、二多、一融合”特色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秉持循序渐进的课程改进理念,设置贯穿五年的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实施了“综合+专科”的专业实习带教模式,增强学生的临床整体思维意识;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推行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强化学科交叉、医工融合,科研反哺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青岛大学于2001年开设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专业,2002年成立口腔医学系,2013年成立口腔医学院。现有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2018年)和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6年)、颌面整形美容二级学科博士点(2016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口腔医学学科青塔排名第28位(2020年),软科排名为第21位(2022年),2015~2022年连续8年入选全国百强医院复旦排名口腔专科华东区声誉排行榜,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第18位(2021年),2015年国家卫计委医学大数据中心中国最佳临床专科综合排名第15位;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13/2020年);山东省口腔医学专业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2021年);山东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022年);青岛市医疗卫生A类重点学科(2019年),青岛市攀峰学科(2022年)。学院拥有口腔国家级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2017年),拥有7个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4年),建有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22年)、山东省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青岛市数字医学与3D打印工程实验室(2017年)、青岛市口腔医用生物材料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和青岛市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2年),是国家级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分中心,与四川大学研究院共建“生物材料转化实验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09人,9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87.16%),其中75人具有博士学位(68.81%),43人具有海外经历(39.45%);高级职称81人(74.31%);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4人。临床教师中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的有59人;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1人,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分会理事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5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34篇、授权发明专利24项,专利转化2项,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1项。获批教学相关研究课题21项,教学相关奖项18项,课程思政大赛获奖4项,主参编专著24部,发表教学研究相关论文11篇。学院现每年招收40余名本科生。2016年以来,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84.71%,其中2021年为100%,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共组织24支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3次“9.20全国爱牙日”义诊宣教活动以及74次课外活动;各级各类口腔临床技能比赛参与率和获奖数均明显提高,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2项,口腔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活动作品奖12项;本科生科研及创新创业等项目均实现了突破,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本科院校总决赛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挑战杯”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2项、校级金奖4项、铜奖和优秀奖各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校级金奖5项、银奖6项、铜奖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4项、校级项目32项。近年来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9篇。4.核心课程(1)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医学生物学、病理生理学、预防医学等。(2)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3)口腔医学:牙体解剖生理学、牙体修复学、口腔组织学、口腔局部解剖学、口腔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种植学、口腔预防医学介绍、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临床前技能训练等。5.就业方向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综合或专科医院从事口腔医疗工作,也可私人开设口腔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进入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或进入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医学检验技术(4年制本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4年,理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文医渗透、理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课程为基础,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和检验技能培养,部分课程开展问题导向、案例导向的小班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以“临床实习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评价方法。着力培养具有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率为50%以上,其中40%考取重点大学(985、211高校)。该专业拥有临床检验诊断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核心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析化学、临床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要(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等。5.就业方向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等企事业单位。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药学(4年制本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4年,理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药学专业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临床服务等工作的创新型药学拔尖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学院秉承“创新引领发展,特色成就卓越”的办学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该专业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设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学位点和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拥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019年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药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药理学课程获批国家一流线上课程,2024年药物化学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线上课程。学院拥有一支“专、 兼” 结合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53人(占比98%),具有海外留学背景32人(占比59.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高级人才4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学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为每一名学生安排一位专业老师,指导该学生的学习、生活、继续深造与未来就业。自 2013 年学院成立以来,近六年平均继续深造率为 55.22%。2022 届药学专业共有学生97 人,继续深造报考率 90.72%、录取率达到51.02%。药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58.75%,为近六年最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考取率83%。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学生志愿服务与服务社会相融合,学生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本科在校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人数占比100%。近三年在教育部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余项,二等奖30余项。4.核心课程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5.就业方向国内外知名药学院校继续深造;医疗卫生机构、药监药检部门、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企事业单位。6.选考科目必选科目:物理、化学护理学(4年制本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4年,理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护理学和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初步的教学、管理能力,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级护理人才。3.专业教学特色青岛大学护理教育始于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高级护士学校,1995年开始护理专科教育,1998年开始护理本科教育,2003年获批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成为我国首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之一。2015年护理学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2016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青岛大学护理学科评估结果名列全国第31位,2021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了较大进步,2021年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成绩斐然。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重要专业之一。202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在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中,青岛大学护理学科评估结果名列全国第27位。教育部“沿海区域护理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依托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发展以创新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临床护理工作能力、评判性思维、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大批高级护理人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拥有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38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42人;80%的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36人,博士生导师5人。近5年护理学院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承担科研项目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山东省科技厅重大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山东省教育厅立项课题12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项,青岛市科技局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课题4项,横向联合课题4项,获得资助经费总计900余万元。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本科院校教师临床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2项、单项奖3项,获全国护理院校临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2014年,1名护理本科生获“首届青岛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两名学生获得优胜奖。2017年10月,护理本科生代表队荣获由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2019年4月,护理本科生代表队荣获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护理学专业团体二等奖。2021年4月,护理本科生代表队荣获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护理学专业团体二等奖和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华东分区赛团体二等奖。2022年5月,护理本科生代表队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A赛道、B赛道团队一等奖。2023年5月,护理本科生代表队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A赛道、B赛道团队一等奖。2024年3月,护理本科生代表队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A赛道团队二等奖、B赛道团队一等奖。4.核心课程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研究。5.就业方向国内知名高等护理学院校继续深造;医疗卫生机构,90%就职于三级甲等医院。华大基因创新班(4年制本科)1.学制与学位本专业为生物技术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培养目标 通过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模式,构建未来医学人才教育体系,培养大数据时代具备扎实临床医学背景和生物信息学领域前沿技术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在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未来医学前沿领域具备冲击全球顶尖科研期刊或推动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在临床医学广泛应用能力,复合知识与核心能力(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兼备、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国际化、高水平、跨学科、实战型的拔尖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医学健康及生命科学高端产业发展战略,引领未来生命科学前沿发展。3.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创新班学生实施综合评价招生30人。(1)培养模式创新班采用“2.5+0.5+1+X”培养模式,即学生第1-5学期在基础医学院完成生物医学、计算科学相关课程学习及实践;第6学期赴国外深造学习;第7-8学期在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生物信息相关课程学习及实践,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X指优秀本科生获得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特别优秀者进入硕博连读阶段学习。(2)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入学后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华大基因导师),以首位在双创项目、科学研究获得标志性成果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特别优秀者进入硕博连读培养。毕业实习(第7,8学期在华大研究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等。4.核心课程(1)生命科学模块:生命科学导论、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大数据与精准医学;(2)医学模块:系统解剖学II、组织胚胎学、生理学II、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3)计算技术与信息模块:计算机网络与原理、Phython程序设计、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5.就业方向(1)继续在国内深造,攻读生物、医药、食品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往年深造率达到70%以上。(2)出国深造,攻读生物、医药、食品等相关专业的硕/博士学位。(3)本专业与实际联系紧密,理工并学,涉及及生、医、农、食品以及环境等领域,所以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生物学、农业、医药、食品发酵或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企业、公司或机构,从事新产品研发、实际生产或质量监控方面的工作。(4)到各类生物技术公司或有关企业单位从事生物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如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点击查看往期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