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聚焦第641期:校园景观背后的校史故事★仓前篇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时间:2024-12-21 16:50:55
学校正大门
校门,是大学的门户,也是学子旅程的起点。站在仓前校区的正门南大门前,映入眼帘的校名“杭州师范大学”这六个大字由书法界泰斗沙孟海先生亲笔题写。沙老的书法刚劲有力,气韵生动,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沙老最初题写“杭州师范学院”,现在的“大”字源自灵隐寺的“大雄宝殿”中。此外,“马一浮研究所”、图书馆”也都出自沙老之手。
校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琮是古代礼器,象征着尊贵与纯洁。校门石雕仿玉琮样式,寓意“玉不琢,不成器”。在校门左右两边的石雕门上,勤慎诚恕,博雅精进”八字校训苍劲可见。这八字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勤奋慎独并具,诚实宽容同存,追求博学文雅,精进不息。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在当时享有“北有京师学堂,南有浙江一师”的美誉。当年的5月14日正式开学,师大校庆也定在此日。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石雕门的左侧,棵棵梧桐树迎风生长,绿叶随风摇曳,此番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校歌中的歌词:“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校歌创作于1913年,由李叔同作曲、夏丏尊作词。两位教师因提倡人格教育和艺术教育,备受学生推崇爱戴。学生丰子恺曾回忆道:“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所以,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
站在校门前望向校内,交织的校园路网预示着师大师生校友相互交流、碰撞思想火花的姿态。她敞开胸襟,接纳着来自八方四海的客人,是我校开放办学的精神象征。南大门所蕴含着的开放精神,与进校门目光所及的雕塑———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倡导的“与时俱进”理念一脉相承,指引着师生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跨进校园南大门,正对着的便是经亨颐先生的塑像。经亨颐是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的首任教务长,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和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在此期间,校长经亨颐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使学校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策源地,开展了大量的教育改革措施,支持学生自治,试行学科制。经亨颐认为学校不是贩卖知识的商店,提倡教育当以陶冶人格为主,强调学生须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
于1920爆发的“一师风潮”就发生在经亨颐担任校长期间。起因是施存统在《浙江新潮》上发表了《非孝》的文章,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当局把学生的行为归罪于校长经亨颐。当局要求开除老师和学生,遭到拒绝,但因此也免职。在进步学生宣中华等人的组织领导下,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同学以“挽经护校”为号召,开展历时两个月的请愿活动。经过“一师风潮”的洗礼,许多学生开始自觉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早期的革命党人。如俞秀松、施存统是中国共青团组织的创始人。由于”一师风潮“的影响,两人被学校开除,离校去了北京,加入了“北京工读互助社”。
校园内遍布我校前身先贤雕塑群像,在草木之间注视着行走来去的师大人。师生在瞻仰先贤风采之际,随时对话先贤,感悟初心,继承并弘扬其教育思想。
陈建功雕像位于勤园教学楼处,陈建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在函数论,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成就,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数论学派(陈苏学派)。附近还立有《梦笔溪谈》的作者———沈括的雕像,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除此之外,徐旭东像、章太炎像、弘一大师像、丰子恺像……我校大师云集,风云辈出。
恕园西北角伫立着一组雅典群像,是百年校庆时中国美术学院的赠礼。雅典群像是根据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而建,最中间两人中,左边的柏拉图左手夹着自己的著作《蒂迈欧篇》,右手指向天空,暗喻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哲学。右边的的亚里士多德,左手拿着自己的《伦理学》,右手手掌朝向大地,暗示他所代表的实质主义哲学。古希腊哲学家沉思哲理,崇尚智慧,也勉励师大人潜心治学。这些雕像也让广大师生瞻仰前辈学人风采,追求真知、不断创新、把握光阴,也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子渊大道与子渊广场
子渊,为经亨颐先生的字。子渊大道作为中轴线和余杭塘河把校区分为了4个园区,分别为勤园、慎园、诚园和恕园。素有城西“金腰带”之称的余杭塘河穿校而过,将师大仓前校区分为南北两块,而横跨余杭塘河的子渊大道又将学校分为东西两块。站在子渊大道之上,能把学校四大园区尽收眼底。
四大园区名称取自校训“勤慎诚恕”,彰显着师大学脉百年传承。各个模块皆有一块校训石,警醒师大学子时刻谨记校训,作博雅精进的师大人。“恕园”作为我校人文学科园区,以传承人文风骨,书写百年历史为起点,黛色屋顶与青瓦白楼层叠聚落,处处小桥流水,导视和标识标牌采用了象征人文气质、浪漫情怀的橙黄色,亮色与青灰聚集于这水榭亭台,构成诗意之境。“勤园”传递理性思维,布局规整,整齐排布,建筑色调以白、棕、灰为主,具有几何美感,指示牌采用象征理性、逻辑、睿智的灰蓝色,多幢现代化实验室排列在这鳞次栉比之间,引领我校学子探索世间奥秘的科技之门。“慎园”作为生物与医学学科区,指示牌采用象征生命、健康、均衡、和谐的绿色,与建筑楼群的黑色棕色相对应,阳光之下营造出赛博科技之感。与“慎园”并列的“诚园”建筑简洁挺立,白色与深灰的主色调彰显我校美育的深沉积淀。
宽敞平阔的子渊大道为余杭塘河两侧搭建了知识与艺术的纽带,骑行在宽阔的大道上,相携于河畔美丽的公园,穿过子渊广场,聆听河畔师大学子的书声琅琅,感悟着百年师大的历史延续。
越过经亨颐先生雕像,直达仓前校区的中心区———子渊广场。子渊广场汇集各种功能的建筑场馆。如果说每个高校都有一个独特的标志性建筑,那宏伟气派别具一格的由行政楼、图书馆、师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组成的中心区建筑裙楼无疑是师大最亮眼的一处。中心区建筑整体层层叠叠,形似书山,外观如新书般自然堆叠,立体几何变化自然,错落有致,舒展的序列中透露现代与古朴交融的创新之感,尽显大气开放,灵动自由,体现了“百年师大“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延续。2017年获评第十届世界建筑节奖(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最美建筑”。
子渊广场中央,蓝天映衬下,图书馆建筑区如精雕玉琢的玉器般光彩夺目,温润和容。馆内藏书万卷,是百年师大的历史传承,文化延续。仓前校区图书馆1楼设有马叙伦历史资料陈列馆,马叙伦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12年至1913年间他曾任教于我校前身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并于1921年至1922年担任学校校长。马叙伦历史资料陈列馆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开馆。陈列馆展出历史图片资料200余幅,展陈各类实物100余件,较为系统展示了马叙伦先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光辉的一生。
叔同剧场
叔同剧院位于子渊广场的东南角,是学校最大的剧院。取名来源于我国著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佛门高僧———李叔同。1912年李叔同应经亨颐之邀前来任教,首次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并创作学堂乐歌作品,我校的校歌便是在那时完成创作的,一直传唱至今。在李叔同的建议下,经校长买来了50架风琴和2架钢琴,也有了写生素描教室。
李叔同与学生刘质平情同父子故事。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刘质平独自在琴房练习作曲,终于写下了处女作。他便持谱去见李叔同,见老师接过曲谱良久不语,唯恐老师责备其急于求成,因为音乐课从未要求学生练作曲。正当他忐忑不安时,忽听老师说:“今晚8时35分音乐教室。”当晚音乐老师李叔同上完音乐课正准备离开教室,一个叫刘质平的学生怯生生地走到他面前,手里拿着一张纸。李叔同愣了一下,没有说话,随手接过递上来的那张纸,眼睛上下睃巡了好几遍,突然抬头盯着眼前这个学生。然后李叔同嘴里冒出来一句话:今天晚上八点三十五分,你还是在这个音乐教室等我。”
当晚风狂雪大,刘质平还提前来到音乐教室。只见门口雪地里有两行脚印,然教室门关,声息全无,耐在门外静候。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教室里的灯一下子亮了起来,教室门也开了,只见李先生持表出门,嘴里说着:“时间无误,一分不差。”此一曲一约,他已被李叔同认定是音乐好苗子,此后便安排每周一小时乐理、一小时钢琴的教授。
如今,叔同剧场俨然成为了师大文艺生活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剧场的各项活动中来。叔同剧场建筑简单而优雅,内部装修时尚而实用,可以容纳1500多人的观众席,是学校重要演出场所之一。剧场里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出,如话剧、音乐剧、毕业大戏等。我校的闻音合唱团,叶帆戏剧社等在叔同剧场里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妙的演出。
西林音乐厅
以音乐教育家顾西林命名,1915年,顾西林为了反抗严父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离开上海,终身未嫁,全身心扑在音乐教育事业上。由于她的突出贡献,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1933年经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校长章颐年(国学大师章太炎的侄子)邀请到杭师任教。“文革”中含冤去世,生前曾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委员,省、市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主席等职。除西林厅外,玉皇山麓的西林亭,下沙校区的西林路、西林广场都表达了师生对音乐教育先驱顾西林的怀念和崇敬。
顾西林在杭师任教30余年,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被学生爱称为“音乐妈妈”。顾老师善于发现人才,很重视“量才使用”和“因材施教”。顾西林培养了无数的音乐人才,如原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何芸,广州交响乐指挥杨桦、上海歌剧院二胡家吴逸亭及浙江余杭越剧团团长陈乃铨等,都出自她的门下。她一生没有成家,始终是孑然一身,然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就象是她的子女,她的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子渊桥上故事
子渊桥,不仅是校园中的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座学校历史的见证者。子渊桥上从南到北嵌着学校过去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如同一段段凝固的时光,向我们诉说着学校的过往与变迁,从1908年创办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建校贡院旧址,到几度迁址校区,流离办学。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学校历史的一个缩影。
1908年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的校舍照片,建筑风格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相似,附属建筑如健身房、附属小学、音乐与手工教室等,都记录着学校早期的风貌。
学生鲁迅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日本教室上课时打了哈欠。这本非大事,但日本教员认为是学生对教师不尊敬,要记过处分。学生反对说“要记,全班记。”鲁迅作了巧妙的调解,他从两方面解释。从教师方面看,学生打哈欠,是学习时注意不集中;从同学方面看,是教师教得不够好,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既然记一个人的过大家不同意,为使全班安心上课,全班都记过好了。全班记过等于不记。
南山路校舍:南山路校舍由第二任校长徐旭东所建,他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科。自1935到1945年,掌校11年之久。建校三年,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校舍久悬无着。1934年7月,徐旭东校长到任伊始,即着手解决校舍事宜。徐校长以“校舍问题一日不解决,学校一日不稳定”的认识,全力奔赴新校舍建设工程工作之中,从工程设计、承包乃至财务会计帐目,事必躬亲。1935年4月,占地约56亩,建筑面积约5400平方米的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校舍落成,其设计和建筑质量在20世纪30年代堪称一流。校内建有教学大楼一座,还建有办公楼、医务室、学生宿舍,以及一座颇具规模的健身房和图书馆。教学楼内除普通教室外,还有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史地教学、美术教室、劳作教室、音乐教室等特种教室,学生宿舍内兼设有自修室。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年,学校师生就被迫离开了西子湖畔的美丽校园,踏上了八年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1937年冬,由于寇乱影响,学校被迫仓促内迁。临行前,徐旭东校长率领全校师生绕校园房舍一周,依依惜别。可令人嘘唏不已的是这竟是校长与校园的最后诀别。直到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学校师生才得以复员回杭。
联师校舍:由于抗战暴发,1937-1945间我校被迫内迁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三峰村。西迁时期,徐校长提出了“物质低水平、教育高水平”的口号。在开学典礼上,徐旭东曾说:国难时期,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国家培养你们当教师,任重而道远。当教师一言一行要做学生的模范,这叫为人师表。”国难时期下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师生在庙宇中住宿,在草棚里上课。1942年,特大暴风雨袭击丽水,草舍倒塌,有11名学生不幸遇难。1945年10月,徐旭东校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丽水碧湖住所,年仅46岁。从1934年7月到任筹建南山路校舍,到抗战胜利,徐校长主持校务11年5个月,这是杭州师范大学建校史上最为艰辛的一段时期。
据校友回忆,1942年,日军数次逼近碧湖。学校曾两次迁往景宁县的桃源,局势稳定后再搬回碧湖,并在桃源设立分校。在物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徐校长一根棍子、一身肺病、一付傲骨,奔波在碧湖和景宁之间。校长身体本就不好,做事认真操心,物质条件又极端困难,先是得了慢性胃病、眼病、风湿皮肤病。1942年成立桃源分部后,又在两地奔波,因而又得了肺病。1945年9月,抗战胜利的消息让徐校长兴高采烈,10月13日到景宁教育局请示复员大计,去时衣服单薄,适逢雨天,得了风寒,回碧湖后就一病不起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终于还是回天乏力,于10月30日撒手人寰。
返杭复校后,师生为纪念这位“精神是永远与杭师的生命共存共荣”的校长,回杭复校后,将南山路校区的教学大楼命名为“旭东楼”,立徐故校长纪念碑,设“旭东奖学金”,以激励来者。
子渊桥上的老照片,只是学校百年校史的冰山一角。行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在这里,每一块石板,每一棵树木,都有着它们的故事和文化印记。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存,共同构筑了一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现代风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杭州师范大学报》电子版
(校报6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