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登录?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3-12-07
一、贵阳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怎么复试
一。2014年贵阳中医学院考研复试通知
(1)报到时间: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2)报到地点:贵阳中医学院教学楼十二楼研究生院办公室
(3)复试时间:2014年4月9日——11日
2.考生报到时需提交审核的材料:
(1)学历(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应届考生出具学生证及学生本科期间成绩单(加盖教务部门公章);
(4)1寸近期同底彩色免冠照4张。
3.学校所在地: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50号
4.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双少生)另外还须按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二。2014年贵阳中医学院考研复试安排
(1)报到时间: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2)报到地点:贵阳中医学院教学楼十二楼研究生院办公室
(3)复试时间:2014年4月9日——11日
2.考生报到时需提交审核的材料:
(1)学历(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应届考生出具学生证及学生本科期间成绩单(加盖教务部门公章);
(4)1寸近期同底彩色免冠照4张。
3.学校所在地: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50号
4.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双少生)另外还须按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4)父母亲户口薄原件及复印件;
(5)应届生还须有毕业学校教务部门(教务处)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
(1)火车站乘24、253路公交车,在“老东门站”下,沿市东路前行约800米;
(2)金阳客车站、贵阳客运东站乘229路公交车在“蟠桃宫站”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3)机场乘机场出租车到贵阳中医学院。
6.联系电话:0851-5652671联系人:陈达
注:我校不再针对考生发送纸质复试通知书,请各位考生按以上时间安排,按时前往我校参加复试。考生在复试期间产生的食宿及相关费用由考生自理。
三。 2014年贵阳中医药学院考研复试录取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3号)及《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文件的相关要求,规范和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的管理,维护考生利益,为考生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全面考核考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查,以人为本、择优录取。
1.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协调落实复试工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保障等;
2.专业课笔试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织进行;
3.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专家组负责本学科综合面试,具体工作由各二级学院统筹实施;
4.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由大外部制定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5.在复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由以上各相关机构对所涉环节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
在复试前制定复试办法包括复试程序、方式、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和使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复试办法确定后,经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即按要求在网站上公布。
面试专家由各学科专业所属的各二级学院推荐政治思想好、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素质高、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如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考试必须回避),但总数不少于3人且为奇数,二级学院还需另推荐一名秘书承担协调和记录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级招生考试相关文件精神,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将选派纪检人员在各专家组开展面试工作时进行全程监督。面试专家成员及专家组组长由各相关二级学院推荐并审查,并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批准,研究生院备案,名单以批准备案为准,各二级学院不得私自将推荐名单对外泄露或通知专家。
我校参照初试自命题工作管理规定,组织复试笔试及面试题库命题。加强对命题人员的纪律教育,复试试题包括笔试、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试题。复试试题及其答案在启用前均系国家秘密材料,涉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考试有关保密规定。
5.公布考生初试成绩并确定复试名单
严格执行教育部划定的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按照不低于120%比例确定复试名单,网上公布复试名单,通知复试考生。
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120%的专业,经考生本人书面申请,允许在校内相关专业进行调剂;上线未满专业可接受校内或校外调剂,具体调剂程序如下:
(1)调剂考生的成绩必须符合所报考一志愿专业在教育部划定的二区的最低复试分数线要求。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报调剂志愿。
(3)我校将根据考生学历层次,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结合考生初试成绩及工作学习表现择优选择。
(4)我校只接受初试外语为英语一的考生,申请调剂考生初试科目须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1)按照教育部及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有关破格复试考生要求,对于一志愿报考我校优势特色专业,如该专业生源相对紧缺,可考虑破格复试线下考生。
(2)破格复试考生条件:必须为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初试成绩总分低于国家划定的本专业分数线5分以内或其中一门单科成绩低于国家划定的该专业单科成绩3分以内;
(3)破格程序:考生须在该办法公布后两个工作日内,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超过时限则视为自动放弃。
(4)已经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分数线的考生不再破格。
(5)申请破格考生名单经讨论审定后,公示5天无异议并报省招生考试院批准后,方
(5)申请破格考生名单经讨论审定后,公示5天无异议并报省招生考试院批准后,方准予复试。
1.报到时间:2014年4月8日,报到地点:贵阳中医学院北校区教学楼12楼。
2.复试时间:2014年4月9日-4月11日。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持准考证、身份证、学历证(应届毕业生持学生证及加盖有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学习成绩单)、学位证、以及《政治资格审查表》,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院办理复试手续,并填报《复试情况登记表》,如无故不按时报到,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如发现复试考生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复试资格。
体检由研究生院组织复试考生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考生按照我校公布的各专业复试笔试科目参加相关专业课笔试。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参加两门不同主干课程加试。专业课笔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各科满分为100分。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由大外部组织进行,满分100分,其中听力40分,口语60分。具体工作由大外部组织实施。
综合素质面试为的是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考察内容包括考生的综合分析及表达能力、逻辑及科研思维能力、知识面、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反应能力以及考生的人文素养、举止和礼仪等等。临床类专业须在面试中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具体面试工作由我校各二级学院组织专家组实施,面试需全程录像,相关书面记录及录像资料须在规定日期内交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办公室妥存备查。
1.专业课笔试,同等学力加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均不能低于60分,加试科目成绩不记入总分。
2.初试总评:按初试总分除以5计算。
3.复试总评:外语成绩占10%,专业笔试占30%,综合面试占60%。
4.总评成绩:按初试总评占50%,复试总评占50%计算。
1.政审:为确保考生政治素质,在复试过程中,由研究生院对考生进行政审,政审以函调(须复试结束之前收到)为主,如有必要,可采取实地考查的方式进行。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汇总各科成绩,按以上计分办法计算出总评成绩,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及排名情况,结合政治审查情况,按总评成绩确定一志愿及调剂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后报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并在教育部规定网站进行公示。拟录取名单审定以后,结合研究生填报导师情况,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二级学院协调分配导师。
拟录取名单经公示10天无异议并报省招生考试院及教育部批准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录取信息,并向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严格遵守复试相关信息的保密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全面监督制度。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选派专门人员参与复试环境的检查和现场监督工作。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及录取办法、复试结果、录取名单等信息及时公布。
4.实行复议制度。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在复试成绩公布后5日内进行,考生投诉和申诉的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复议。
5.本办法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贵阳医学院教务处电话
一、贵阳医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贵阳医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851-88416022,该校联系地址为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邮编为550025、联系邮箱为xcb@gmc.edu.cn。
贵州医科大学原名“贵阳医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首任院长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教授,在他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贾魁、杨济时、刘维德、洪谦、林绍文、侯宝璋、张孝骞、郭秉宽、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学术造诣精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国立贵阳医学院,使其被誉为当时的“小协和”,开创了贵州高等教育之先河。
1950年“国立贵阳医学院”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并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65年将“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划离另行组建“贵阳中医学院”;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4月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南北2个校区,占地面积1868亩,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6所,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82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方病与少数民族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拥有国家级平台2个(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部级平台25个(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等),厅级平台18个,各级科研创新团队34个。
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1个,本科专业3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300多人(其中研究生2100多人、留学生300多人),学校已为社会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58500多名(其中研究生7300多人)。学校及附院在职在岗职工4894人,具有博士学位39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603人。具有教育部“*”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二层次专家3人、“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十层次人才2人、“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1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学校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院士、诺奖得主26人担任客座教授。
2011-2018年,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贵州省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50多项。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特色明显。
三、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jwc.gzy.edu.cn/,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高等院校。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
学校2004年被批准为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07年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专业认证,获评贵州省“文明校园”。2018年11月,原“贵阳中医学院”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林城贵阳,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现有本科以上在校学生1525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55人。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学部、研究生院、苗医药学院、中医养生学院等15个直属院(部);有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近600人,获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近80%,有博士生导师(兼职)36名。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国家级知名专家近50人;有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贵州省省管专家、省名中医、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层次创新型“百”“千”层次人才等省部级知名专家80余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5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团队15个。
学校现有23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2个,其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个。
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有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近五年获省级一流建设项目2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共5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全校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09部,其中主编33部,副主编98部。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更达到95%以上。
学校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2项;承担科研项目166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2项,2017、2018年立项数连续两年进入全国中医药高校和科研机构前十强;获得专利授权135项;出版专著218部;发表论文3961篇,其中核心期刊931篇,SCI收录166篇。学校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1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
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我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协会之一,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团体”;“防艾志愿者协会”被国务院防艾办、卫生部、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红丝带健康包‘百校进千企’活动先进集体”。1982年成立的“大学生医学科学协会”为全国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科协之一。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项,获奖数量及层次均居贵州高校前列;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2项;在“全国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在贵州省医药类院校“临床医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涌现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全国百佳志愿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三下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学生”,以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和创新创业团队。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学校具备外国留学生招生培养资格,开展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互换生项目;先后与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开展中韩联合义诊服务;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贵州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宝贵机遇,积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贵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集中精力抓建设,凝聚人心谋发展。学校实现从扩大办学规模、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到注重学科、专业、科研等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变。贵州中医药大学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正在为把学校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医药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登录和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