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批准新设两所本科高校 教育部批准新设两所本科高校名单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5-02-06 00:48:18
一、教育部2023更名进校考察通知
1、2023年下发通知7所大学预计升级“更名”
2、已有7所高校提出2023年申请,希望将本科院校升级为大学,目前正处于2023年评审阶段。近期申请2023年的省份是陕西省教育厅。
3、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相关最新资源,定名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第二所升格更名的大学是海南医学院。
4、2023年申请的名称为海南医科大学。目前,海南医学院已通过公示,学校和教育厅正在准备2023年申请材料,具体研究细节待2023年审核后公布。随着海南自贸区的设立,我相信海南医学院的升格及更名一定会顺利。
5、第三所湖南工学院将升格为湖南工业大学,第四所邵阳学院将更名为湖南工学院。两所大学均属于湖南省,并列入湖南省“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必将取得成功。
6、第五所更名的大学是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申请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奋斗,各项指标均达到升级更名的标准。2023年专家组已完成现场考察,这意味着2023年医学院很有可能在8月份更名。给予统一答复。
7、同样来自安徽的第六所大学合肥学院申请更名为合肥学院。网上对学校做了全面的报道。目前,学校已完成社会公示阶段,并已组织专家组于2023年进行评估。省辖市高校的完善工作将得到省政府的支持,一般会在2023年获得批准。
8、第七是江西省赣南医学院,正在申请组建赣南医科大学。这是弥补江西省医疗人才培养不足的一次尝试。因此,近年来,江西省教育厅重点推动医学院校发展。说到赣南医学院,不少江西人表示,如果能命名为江西医科大学可能会更有用。
9、江西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只存在于历史中,只存在了两年。后来,江西医科大学分为两所学校,一部分并入南昌大学,另一部分就是现在的江西中医药大学。所以,这个名字今天可以再次使用,我相信为了保持江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可能会愿意批准。
10、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发现,想要更名的院校都是实力雄厚的地方院校,而且想要更名的院校都比较高。只有全省地方高校发展得更好,才能帮助推动全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11、此次申请更名的七所高校分别来自全国五个省份,这些省份的学生未来都将受益。这些高效学校已成功更名,未来将被省教育厅视为重点培养院校。未来,本科生和研究生整体招生规模将会扩大,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平均分和更多的选择。
12、2023年,高校更名审核工作将再次启动,上半年已公布部分高校已成功更名。这意味着,在2023年的最后阶段,下半年成功更名的院校也将陆续公布。结果预计8月份出炉,值得大家期待。
二、2019刚刚升为本科的院校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城市学院等。
湖南工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要人才培养计划”硕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试点院校之一,是教育部首批实施“优秀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新型工程研究实践项目”的高校之一。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工程建设单位,湖南省2011计划入选高校。
湖南文理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与湖南省常德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校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入选湖南省“2011工程”,是国家“更严峻的选择——更严峻的后果——在”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一体化发展项目规划,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湖南城市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特色应用学院,是“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是全国具有典型毕业生就业经验的高校。
湖南城市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益阳师范学院和湖南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益阳师范学院成立于1970年,前身为益阳区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益阳基础大学。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拥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省级应用型学科,13个校级应用型学科,6个校级应用型(培养)学科。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12个省级科研平台,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示范实验室(中心)。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办学项目61项,省级精品课程17项,省级高校信息化应用建设项目32项。现有省级校地合作基地1个,省级校企科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南工程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南文理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南城市学院
三、教育部批准新设两所本科高校名单
教育部批准新设两所本科高校名单:重庆中医药学院、郑州美术学院。
重庆中医药学院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以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办学基础,充分整合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等全市中医药教学科研优质资源而组建。
学校前身为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创办的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重庆市中医学校。2001年重庆市中医学校整体并入重庆医科大学,组建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202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整合组建重庆中医药学院。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总占地面积1686.47亩(璧山校区本部一期建设占地645.55亩),总建筑面积22.21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0780.11万元、纸质藏书49万册,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9所、校外实习基地26个、编制床位总数7289张。
有专任教师340人、兼任教师70人;首批规划设置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制药6个本科专业,2022年计划招生1200人。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40人、兼任教师70人,研究生学历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3%,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2%。
其中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1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人。
四、2020年“新增本科高校”有多少所共包含哪3种类别的学校
高校的改名以及高校的升级,是有一定原则的,并且还需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高校的改名虽然不能够决定一切,但“高大上、霸气”的校名往往却能为高校在各地招生中拔得头筹,并且为学校的学子们毕业后在外求职“锦上添花”。
高校的改名或转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刚需,更是机遇。而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很多高校改名,甚至转设变成了一种“新潮流”。比如有不少的老牌院校为了打破当下发展的“尴尬”局面,而选择了从“学院”升格为“大学”、从“民办”转型为“公办”,想尽办法往“本科”院校靠拢。
2020年,以下这些所大学可真幸运了!在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和复审下,成功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那么在教育部已公布的“新增本科”高校名单里,共计有17所大学幸运入选,分别包含了这3个类别的学校:
03、公办、民办高职升格为职业本科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这两所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独立学院,而且两者作为浙江大学与地方合作设立的院校,近些年来深受省内考生的欢迎,录取分数线也一直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抓住了转设公办高校的机遇,相信这两所学校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转设为新疆科技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转设为南京传媒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转设为西安工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转设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武汉文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转设为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转设为蚌埠工商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转设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设为柳州工学院。
如今,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将三本与二本合并招生了,这就意味着三本高校(民办)的招生,与二本高校(公办)的招生处于同一平台,这将促进公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办本科高校的健康发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这6所高职院校(前面2所为公办,后面4所为民办)均一一升格为“大学。既然能够升格为职业本科的高职,想必教学实力都是比较拔尖的存在。“职业本科”即为高等职业本科,简单来说,就是职高的“终极版”。其既涵盖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又包含了普通本科的理论教育知识,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是介于本科与大专之间的一种高教形态。
不过值得一说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名称难以分辨,无法区别,这大大增加了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困惑。当然,最好的区别方法就是看高校的收费,不过对于一些没有深究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往往还是容易“掉坑”。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文章分享结束,教育部批准新设两所本科高校和教育部批准新设两所本科高校名单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