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
来源:择校网 时间:2024-11-27 15:53:20
一、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
1、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
3、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4、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5、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6、春秋战国时代是由封建制向郡县制过渡的时代,是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战胜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时代,在学术上是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空前活跃的时代。
7、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春秋战国持续了几百年,各诸侯国独立发展,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李学勤先生概括为几个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在相互兼并战争中相互融合。
8、秦统一后,共同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春秋战国之交,欧洲的希腊文化也正进入发展的盛期,中西两大文化体系遥遥相对。两相比较,希腊以技艺高超的雕刻闻名于世,为后世留下无数的艺术珍品,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9、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则以多功能的青铜器闻名于世,青铜器是集雕刻、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融实用、审美于一身,既是沟通人权与神权的信物,又是区别等级名分的标记。
二、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1、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2、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3、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4、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5、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6、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三、春秋战国分为几个时期
1、根据《史记》记载共有一百零九国,分别是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郯、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义渠、大荔、孤竹、山戎。
2、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3、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4、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5、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6、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7、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8、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得名,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相传《春秋》为孔子修订,直至今日学术界对此说尚有诸多质疑,并无统一观点。
9、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10、春秋时期,政治上,各种改革,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政治变革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11、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四、谁帮我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军事方面,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到后期战争越发激烈、残酷,越来越多的小国被兼并。
2、政治方面,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各国通过改革变法,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过渡。
3、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制度开始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城市开始出现,商业贸易开始繁荣。
4、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等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奔走四方宣传个人思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时期,周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礼乐制度逐渐崩坏,诸侯为了争夺霸权,相互攻伐。
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使统治者无暇顾及思想领域,客观上为各种学说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人们思想获得了解放。
春秋晚期,以及战国时期,人才流动也十分繁荣。比如孙武是齐国人,在吴国担任将军,助吴破楚;吴起,卫国人,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做官;苏秦推崇合纵,配六国相印。
这种人才流动的现象,反映出当时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步加强,思想的碰撞、文化的融合,使得各种学说能够增删补益、取长补短,不断完备。
五、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
1、政治动荡与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各国之间频繁发生兼并战争。这一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各个小国被吞并,最终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韩等强大的诸侯国家。这种政治动荡和兼并战争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和改革,也加速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2、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随着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力得到提高,土地私有化进程加快,井田制逐渐瓦解。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手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士族地主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
3、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文化的共同发展,也使得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同时,随着兼并战争和民族迁徙,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也逐渐加强。
1、学术流派众多: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流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传统。这些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思想潮流,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化交流频繁和人才辈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加强,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各地文化的共同发展,也使得各种文化元素相互借鉴和吸收。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人才辈出,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3、文学作品丰富:春秋战国时期,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左传》等经典著作。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艺术形式多样化:春秋战国时期,艺术形式多样化,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工艺品都展现了当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文章分享结束,春秋战国时代和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